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2022年10月14日05:42:03 军事 1483

  抗美援朝战争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于1952年10月14日凌晨三时爆发。在这场历时43天、被称之为“绞肉机”的惨烈战斗中,为了夺取上甘岭村庄附近约3.7平方公里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侧无名高地(即北山),“联合国军”投入了美国陆军第7师、韩国陆军第2师和第9师等部队,总兵力高达6万人。此外,还动用105毫米以上大口径火炮324门、坦克118辆、飞机100余架次,总计发射81毫米口径以上的各种炮弹197万发,投掷各种航空炸弹1万余枚。整个战役期间,按时间计算,志愿军阵地平均每天落弹4万余发;按面积计算,平均每平方公里落弹近50万发,上甘岭阵地上的岩石被炸成了30多公分厚的粉末,整座山头竟被削低了两米之多!

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 天天要闻

朝鲜五圣山前沿的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12军第31师和第34师102团,利用以地下洞库和坑道为依托的坚固工事,与凶猛的敌人展开激烈、残酷的反复争夺,阵地多次失而复得,粉碎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创造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大规模进攻的山地坚守防御作战的光辉范例。

  上甘岭战役不只是钢铁和兵力的较量,更是精神和意志的比拼。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弘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用勇气、鲜血和生命向全世界证明,英雄的中国人民和军队,敢于和武装到牙齿的强大敌人抗争,并且战而胜之!

  在此引用指挥上甘岭战役的秦基伟将军的一段话:“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下面,摘选国内外记者拍摄的一些鲜见的战地照片,共同回顾这一举世闻名且空前惨烈的战役及战斗历程。

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 天天要闻

向上甘岭地区开进的美7师和韩2师17团

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 天天要闻

美军在上甘岭附近的高地沿山脊线修筑工事

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 天天要闻

美军大口径重型火炮密集轰击志愿军阵地

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 天天要闻

美韩军炮击上甘岭志愿军阵地后堆积如山的炮弹壳

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 天天要闻

志愿军与美韩军反复争夺达59次的上甘岭主峰阵地

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 天天要闻

攻占上甘岭表面阵地后惊魂未定的美韩军

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 天天要闻

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左二)和参谋长张蕴钰(左三)研究上甘岭防御方案

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 天天要闻

坚守上甘岭阵地的志愿军机枪手

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 天天要闻

志愿军战士奋勇阻击疯狂进攻之敌

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 天天要闻

志愿军战士坚守在坑道随时准备出击

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 天天要闻

冲破敌火力封锁向阵地运送补给的后勤人员

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 天天要闻

志愿军从坑道出击猛打上甘岭表面阵地之敌

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 天天要闻

志愿军夺回上甘岭地区537.7高地北山

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鲜见老照片再现战斗的惨烈和志愿军的顽强 - 天天要闻

顽强坚守上甘岭阵地的志愿军英雄们欢庆胜利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一箭六星: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 天天要闻

一箭六星: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今日 12 时 05 分,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 6 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搭载的载荷包括:泰景三号 04 星、泰景四号 02A 星、星睿十一号卫星、星迹源一号卫星、立方 108 001 星、西光壹号 02 星。IT之家查询获悉,这次任务是力...
袁晋程,交纳15万元特殊党费!湖北这位抗美援朝老兵实现遗愿,他是邱少云战友 - 天天要闻

袁晋程,交纳15万元特殊党费!湖北这位抗美援朝老兵实现遗愿,他是邱少云战友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通讯员 高晓旭这是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遗嘱,写于2018年。它的作者,是湖北省军区武汉第十八离职干部休养所的一位老干部,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袁晋程。袁晋程写下的“身后留言”袁晋程2024年5月28日因病去世。在遗嘱中,他叮嘱子女,将15万元积蓄交纳党费。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将这份大额党费收据转回,...
海军第三艘“大白船”亮相,加装PCR实验室 - 天天要闻

海军第三艘“大白船”亮相,加装PCR实验室

近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医院船“吉祥方舟”号在黄海某海域开展卫勤演练,检验舰艇整体训练水平,锤炼官兵遂行多种医疗救护任务的能力。这是她的首次亮相。 据央视新闻,海军“吉祥方舟”号医院船,舷号为868,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三艘万吨级远洋医院船。此次演练抽组的医护人员包括内科、外科、急诊重症等多...
歼-20超300架只是开始,让人头疼的还在后面 - 天天要闻

歼-20超300架只是开始,让人头疼的还在后面

当美媒还在争论“中国歼-20数量是否超过F-22”时,我军早已悄然完成了一场空中力量的革命。截至2025年,歼-20服役量突破400架,但真正让五角大楼夜不能寐的,远不止数字本身——中国空军用一套“组合拳”,将隐身战机的价值推向了全新维度。
俄北方舰队在巴伦支海举行演习 - 天天要闻

俄北方舰队在巴伦支海举行演习

俄罗斯国防部20日发布消息称,由俄北方舰队大型反潜舰“北莫尔斯克”号和“库拉科夫海军中将”号组成的舰队在巴伦支海按计划进行了演习任务。 演习科目包括潜艇搜索和反潜武器运用。在演习中出动了卡-27舰载反潜直升机,北方舰队的核动力潜艇则扮演了假想敌的角色。参演舰艇使用无装药训练鱼雷对假想敌潜艇实施了攻击,还进...
正确理解优待证上“优待”含义,退役军人使用优待证便不尴尬 - 天天要闻

正确理解优待证上“优待”含义,退役军人使用优待证便不尴尬

有许多退役军人战友反映,在使用退役军人优待证的时候,经常遭遇到尴尬的场景。造成尴尬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退役军人优待证中“优待”二字的含义,以为优待证是“优先证”、“免费证”、“通行证”,甚至是包罗万象的“万能证”,也以为退役军人优待证
HK CC9自动手枪问世,主打隐蔽携带引关注 - 天天要闻

HK CC9自动手枪问世,主打隐蔽携带引关注

近日,德国黑克勒-科赫公司(Heckler & Koch)在美国市场推出的首款主打隐蔽携带的HK CC9自动手枪,引发全球枪械爱好者及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在竞争白热化的防御手枪市场中,HK CC9凭借创新设计与卓越性能,有望开辟新局面。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3B卫星 - 天天要闻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3B卫星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都鑫鑫 摄) 新华社海南文昌5月20日电(李国利、崔婉莹)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