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俄乌战场上,随着乌军切断红利曼所有通往外界的道路,并在路口打卡拍照,历时近1个月的红利曼之战算是落下了帷幕,救援红利曼的俄军第58集团军1个团终究是没能创造奇迹。乌克兰总统办公室称,有5000名俄军被围其中,一些已经冲出包围圈的部队在前往克雷明纳的路上也被乌军火炮覆盖,损失惨重,撤退之路成了死亡之路,剩下的只是清缴残军的垃圾时间。而此战之后,俄“新领土”卢甘斯克州门户洞开,能不能守得住都要打个问号,俄乌战场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正在急剧增高。
▲乌军打卡红利曼,战局已无悬念
红利曼之战的影响极大
9月以来,哈尔科夫的失败和红利曼之战的失败先后发生给了俄军重创,但相比之下红利曼之战的影响更为深远,这是因为:
其一,俄军在哈尔科夫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主动撤退,而在红利曼的失败则是战场上“真的打不过”。平心而论,乌克兰能在哈尔科夫胜利多多少少是有“偷鸡”的嫌疑,即瞅准了俄军最薄弱的地方插进去,快速突破后连续突击,扩大战果,所以短时间内夺回了6000多平方公里,但真正值得夸赞的战斗却没有发生几次。这不能说是乌军太强,而是俄军指挥的失误,之前乌军从来都没有在打硬仗中正面击败过俄军,无论在士气还是建制部队的战斗力上都无非与之相比。
而红利曼之战则完全不同,乌军集中主力部队5个旅2万多人,俄军也有西部战区第2特战旅、第13、16BRAS志愿者营和民兵部队共计1万多人,在进攻和防守兵力2:1、俄军有空天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双方展开了拼死较量。乌军第一次能在正面较量中完全彻底击败俄军,这意味着现在乌军的兵员素质、战斗技巧都已经提升了一个档次,到能与俄军匹敌的程度了。这对双方部队的士气和指挥层的信息来说是极为关键的影响。
▲红利曼之战证明乌军已经能够正面对抗俄军
其二,红利曼是俄军必守不退的战略要地,而哈尔科夫则是可以被放弃的战略鸡肋。9月30日,普京宣布合并的乌克兰四个州中,卢甘斯克是唯一一个俄罗斯全部控制的州,防止乌军进入该州自然是大政治,是绝对需要保证的,而哈尔科夫本就不在俄罗斯要合并的名单之列,丢失的政治影响并不大。此外,红利曼还是俄军自哈尔科夫失败后重建的奥斯基尔河防线的重点要塞,一旦该地失守,乌军哈尔科夫集团向东可以收回被俄军血战才拿下的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向南可以席卷正在进攻巴赫穆特的瓦格纳集团,可谓是牢牢地占据了战略主动,因此,红利曼不能丢。而现在俄军丢了,自然对日后的作战行动影响极大,俄“新领土”卢甘斯克州很可能不能保全。
核战风险空前上升
▲俄军想靠常规武力挽回败局不可能
俄罗斯想靠常规挽回败局是不可能的,因为西方支援乌克兰的力度在不断升高,而俄军的武器装备和兵员力量随着损失都在下降,连开战之初最强的俄军都拿不下乌克兰,更别说现在被削弱的俄军面临更为强大的乌军和后面排队的波兰了。俄罗斯只有最后一张牌,那就是核武器。俄罗斯在战场上越不利,使用核武器的风险就越高,现在乌军正在狂攻作为“俄罗斯领土”的四个原乌克兰州,俄罗斯主动使用核武器已经完全合乎国内法了,而一旦俄罗斯使用核武器,那人类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纪元,说不定我们的文明也要就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