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曾于2015年在《安徽商报》发表。
91岁的张保有跟着儿子目前住在阜阳市颍州区,由于当年耳朵在渡江战役中被炮火震聋,记者采访时沟通起来有些困难。不过提起当年抗日经历,张老的状态似乎又回到那个炮火连天的岁月,很多事情的细节记不太清了,所在部队的番号却能脱口而出。他说,在泗县与日伪军的三天三夜一辈子也忘不掉,那是他经历过最为兴奋的胜利。
新四军的部队番号忘不了
张保有1924年生于阜阳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人入侵到安徽时,他才14岁。由于日本人没有进驻阜阳地区,因此对于张保有来说,“日本鬼子”是一个“听说”的概念。之前,他对日军的残暴十分恐慌,但还没有想到六年之后自己将拿起枪对抗这种恐惧,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1944年元月,整个抗战到了最艰苦的时刻,在正面战场上的国军兵源不足,于是在阜阳地区征兵,不少人还被拉了壮丁。此时,张保有已经20岁,家有弟兄三个,他排行老二。“当时国军征兵,每家每户都要出人,不去也得被拉壮丁。”张保有说,为此他没有犹豫,自愿站了出来不让家人为难。他让大哥和三弟安心在老家尽孝,自己决定要和“小日本”干一场。
在国军的日子里,张保有所在的部队在皖北不仅与日军进行小规模的游击战。后来他投诚参加了共产党的军队。虽然很多事情都忘记了,但是他在新四军部队番号忘不了,“是4师9旅188团,团长姓李”。
1945年8月15日,像过年一样
1945年晚春,日本人已经快挺不住了,中国军队开始最后的反攻。张保有所在的新四军部参加了在苏豫皖交界的大反攻。当时他们是受命攻打泗县的伪据点,日军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伪军“白鬼子”。“在曹圩子那个地方,我们挖了战壕工事,和对面一里地远的日伪军正面交锋。那场仗打了三天三夜。”张保有对那场战斗记忆犹新,因为敌我双方距离很近,战壕里的战士们根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不敢睡觉,同时也心无旁骛,一心想着把阵地攻下来。最终,张保有和战友们攻进县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张保有这辈子也不会忘记。“领导突然让我们集合,然后激动地喊:‘告诉同志们一个好消息,日本鬼子投降了。’当时真是太激动了,整个团都在欢呼,有的人都哭了。”对他来说,那些年这天是最像过年的一天。
但是战争还远没有结束,很快解放战争开始了。张保有参加了渡江战役,右耳被炮弹震鸣,后来就听不太清了。他在芜湖渡江时用手榴弹攻进了敌方阵地,因此获得了三等功一次,这是最值得他骄傲的一次战役。
全国解放了,张保有回家的脚步被美国人拖住。他参加了志愿军渡过鸭绿江,在朝鲜呆了一年多后才复员回家当了农民。他说,其实刚参军时是很害怕打仗的。可是后来,他知道打仗是为了什么,因此在军队一呆就是7年多。现在,他安度晚年,“现在国家强大了,跟那时候不能比,希望以后子子孙孙不要再扛枪上战场了。” 马翔宇/文 刘职伟/摄张保有
本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原网址:张保有:在泗县三天三夜战日伪军 https://www.sohu.com/a/29670070_163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