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客机为什么一直不能普及?或许这次可以

2022年09月27日05:09:08 军事 1924

超音速客机为什么一直不能普及?或许这次可以 - 天天要闻

X-59超音速飞机

都知道美国宇航局会造火箭、太空飞船、太空探测器等航天器。但你是否知道这家机构还有个“传统手艺”,那就是造飞机,还是超音速的那种。这个传统要从1946年设计的X-1型飞机说起,它是世界上第一架超音速飞机,空中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小时1278公里,伴随着一声巨响响彻云霄,人类第一次超过音速,将声音甩在了后面。

一直以来,由于超音速飞机在飞行时会产生巨大的音爆,所以只能在特定的空域飞行。历经70年,X系列已经更新到了X-59型号,这一代机型或许可以解决噪音的问题。

超音速客机为什么一直不能普及?或许这次可以 - 天天要闻

飞机突破音障,音爆瞬间!

‬为什么会产生“音爆”

任何物体扰动空气的时候都会引起周围气压变化,这种变化类似于水中的波纹,会以一定的速度不断地向外扩散,形成屏障,也被称为音障。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44米。而当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移动速度超过了声音传播的速度时,就冲破了这道屏障,进而产生一个强烈的冲击波,我们的耳朵会听到“啪”的爆炸声,这便是音爆。

超音速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机头所产生的冲击波会向各个方向传播,还会与飞机的其它部位产生的冲击波叠加。最终结果就是,我们在地面上会听到两次巨大的音爆。

只要飞机保持超音速飞行,音爆就会不断地产生。飞机航线下方不同地点的人会在不同的时间听到音爆,音爆所波及的范围内,声音往往超过130分贝。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我们听到大于120分贝的噪音,就会受到永久性听力损伤。也正因如此,超音速飞机才被限制了飞行范围。

超音速客机为什么一直不能普及?或许这次可以 - 天天要闻

‬X-59怎么安静的飞行

怎么才能将超音速飞机对地面的影响降低到普通飞机的水平?这是几十年来难以攻克的问题。好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进步,让这个想法成为可能。X-59机型便是一架应用了静音超音速技术的试验飞机。

X-59机型一切的设计都旨在控制冲击波产生的位置和强度,进而降低地面所能听到的声响,减轻对地面的干扰。

实际上,想要完全消除超音速飞行所产生的冲击波是不可能的,目标是让冲击波沿着飞行方向平均分布。这样一来,冲击波就不会叠加形成巨大的音爆,而是单独衰减,把声音弱化了。

X-59机型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空气动力学因素,机身长度接近30米,尖尖的机头占据了约三分之一的长度。驾驶舱不安装挡风玻璃,由一块高清显示器来为飞行员提供视野,也被称为“外部视觉系统”。

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设计方案可以把音爆的巨大声响变成锤击般大小的声响。当X-59以每小时1400公里的速度飞过时,地面上的人们能听到的应该只是轻微的“砰砰”声,而声音的大小差不多接近于附近有人关车门的声音。

不过,以上所说的研究内容还处于理论阶段。到2023年初,才会开始X-59机型的测试。测试计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特定区域进行详尽的科学测试;第二阶段,在美国选定几个城市进行实测反应研究。

重点在第二阶段,因为人们对噪音的反应千差万别,并不像测试仪器那样简单明确。最终,X-59机型的噪音是否在公众可接受范围内,只能等收集到他们的实际反馈后方可揭晓答案。

超音速客机为什么一直不能普及?或许这次可以 - 天天要闻

‬超音速飞行2.0时代拉开序幕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2030年之前我们将见证第二个超音速飞行时代拉开序幕。同时也宣告第一个超音速飞行时代的落幕。

巨大的噪音限制了曾经的超音速飞机只能在特定区域的航线上飞行。又由于高昂的造价,让航空公司没有足够的动力去研究、改进这类飞机。

如果在噪音得以改善的情况下,超音速飞行的境遇将会不一样,也必然会成为所有长途航线的首选项。接下来,就看X-59机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突发!美军发动空袭 - 天天要闻

突发!美军发动空袭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发布一段视频,称视频中的也门胡塞武装分子正在集会接受发动袭击的指示,随后空袭发生。特朗普称,视频中的这些武装分子再也无法发动袭击。特朗普未说明此次袭击发生的时间和具体
两岸已释放了积极信号?外来者干预,会被瞬间打脸的 - 天天要闻

两岸已释放了积极信号?外来者干预,会被瞬间打脸的

近期,台海区域出现多组异常动向。有观察人士注意到,某些团体通过争议性表述加剧了区域紧张氛围。例如,个别官员使用带有明显倾向性的地域称谓,部分民间人士也发表涉及敏感议题的言论,这些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对现有局势的刻意挑衅。作为回应,我国解放军于2
规则将变?美军研制“太空航母” - 天天要闻

规则将变?美军研制“太空航母”

文︱陆弃美国商业航天公司Gravitics最近宣布,他们已经获得美国太空军的投资,开始研发一种前所未有的“轨道运载机”,投资金额高达6000万美元。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太空军事化的一次巨大飞跃,也让全球太空格局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
北约,避谈格陵兰 - 天天要闻

北约,避谈格陵兰

文︱陆弃北约的最新表态,不仅让人感到震惊,更让全球瞩目。就在美国试图谋取格陵兰岛主权的关键时刻,北约秘书长吕特却宣布自己“置身事外”,将焦点转向“更重要”的北极安全问题。
特朗普采购48艘破冰船,与中俄争夺北极航线 - 天天要闻

特朗普采购48艘破冰船,与中俄争夺北极航线

瞄准中俄合作大局,特朗普开辟新战场,48艘大船疯狂涌入 近些年,北极航道的象征意义已悄然升级为全球三大强国——中、美、俄之间无声而激烈的博弈舞台。 就目前来说,在这个寒冷却暗流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