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军阀众多,他称得上其中著名的一个,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四川军阀刘湘。
刘湘(1888年7月1日-1938年),四川成都大邑人,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省主席,重庆大学首任校长。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
1921年7月,他被推为四川各军总司令兼省长。
1935年2月,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
1937年日军进一步扩大了侵华的脚步,这激起了刘湘的爱国主义情怀。
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刘湘就电呈蒋介石“请缨抗日”,并“同时通电全国呼吁一致抗日”。
8月7日,刘湘乘飞机到南京出席中央召开的国防会议,他慷慨激昂地发言了近两个小时,他指出:“竭力抗战,四川可以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500万和粮食若干万担。”
“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以川军为第二路预备军,辖两个纵队,并任命刘湘为第二路预备军司令长官,担任平汉铁路的作战任务。
在刘湘的积极推动与督促下,出川抗战的先头部队于9月1日分东北两路,浩浩荡荡地开赴抗日前线。
1937年10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任刘湘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随后,蒋介石将邓锡候的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调任第二战区归阎锡山指挥。在第二十三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到达武汉后,划归第一战区程潜指挥。
刘湘知道这一情况后,很是着急,虽然已经身患重病,仍赶赴前方担任作战指挥任务。
省府秘书长邓汉祥劝刘湘坐镇后方,但是刘湘却态度坚决地说:“我一向高呼抗日,如今战幕揭开,自己反退缩不进,岂不贻讥后世。”又说“过去在省内打了多少年内战,脸面上不光彩,今天枪口向外,正好乘时为国效命,借以洗刷自己的污垢,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11月20日,刘湘被转到汉口万国医院。在住院期间,他依然积极关心抗战大局。
当有记者就当时盛传日本通过德国驻外大使提出议和问题,问刘湘意见时,刘湘说:“如果有人要和,我刘湘决定率领四川七千万同胞和川军将士抗战到底!”
1938年1月13日以后刘湘病情恶化,于20日下午去世。
一直到去世前,刘湘仍不忘在他的遗嘱中嘱托四川军民“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一日誓不还乡,以争取抗战最后之胜利。”
刘湘去世后,他的遗嘱成为大多数出川将士的信条,对整个抗战时期川军各部的抗战杀敌仍然起着相当大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