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去年公布的相关数据,全球五代机产量已经超过千架,包括中美俄英澳日韩等二十多个国家装备了五代机,这也意味着全球空军正式进入五代机时代。乍看一下五代机的扩散速度挺快,然而实际上目前能够独立自主的研制生产五代机的只有中美俄三家而已。尤其是中国的歼-20,自2011年首飞后便引起了各方的强烈关注。此前成飞公布将建第4条歼-20脉动生产线,预计年产量提高到50架,中国空军总装备数量超过200+,说明歼-20已经日臻成熟。
不过中国并没有停止挖掘歼-20的潜力,成飞研制的双座型歼-20又引起了外界的强烈关注。印媒《欧亚时报》近期发表题为《中国的J20“领先”F-22、F-35战斗机将拥有双座变体来控制忠诚的僚机》的文章,文中认为,中国新歼-20公开现身,就等于向外界透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新歼-20的双座设计将成为全球第一款双座五代机,搭配忠诚僚机后,将领先美国同类的F-22、F-35战斗机。
美国早在研制生产F-22的时候就有想法推出双座版,此后更是在F-22的基础上放大尺寸,增大吨位的FB-22隐身双座战斗轰炸机。根据洛马的设计,FB-22最大起飞重量将从F-22的32吨增加到45吨,航程增加到1600英里(F-22的3倍)。FN-22还继承了F-22的超音速巡航能力,拥有一个更大的武器舱,能够携带30枚114公斤级小直径炸弹(SDB),比F-22多22枚。FB-22采用了F-22的成熟技术,所以有着相对较低的成本和风险。
FB-22研制之初其实颇有些代替FB-111“土豚”战斗轰炸机的意味,颇有些“区域轰炸机”意思。在FB-22出现的21世纪初,经历过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美国空军发现,以F-15为代表的多用途战斗机航程短,对加油机依赖性过高,如果美国空军的得不到附近战区几个关键基地,那么多用途战斗机的打击效果将得不到保证,而多用途战斗机不能在战场上空长时间徘徊的缺点也让其难以打击时效性目标。
另外,多用途战斗机还存在着载弹量小,在打击多目标时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美空军迫切需要一款介于B-21隐身轰炸机与F-15战斗轰炸机之间的,能够携带足够载荷并具有打击机动目标和时效目标能力的高速轰炸机。
FB-22这个一度被美国空军看好的项目,随着美军深陷中东“治安战”而变得没有用武之地,终于在2006年被取消。可以看出美国的FB-22战斗轰炸机的作战定位更加倾向于轰炸机。与之相比,歼-20则幸运了许多。随着“忠诚僚机”概念的兴起以及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双座版的歼-20无论是在对空作战,还是对地打击方面,都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近年来美军逐渐转向大国竞争战略,五角大楼认为,目前潜在对手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升级地空导弹组成的防御网络,这使得美国和盟国在战时很难进入其领空,即使是F-35这样的隐身五代机也是如此。所谓的“忠诚僚机”概念正是美国空军于2015年提出来的,以“有人机/无人机编组技术”的“忠诚僚机”概念,将第五代战斗机与无人驾驶的第四代战斗机组合搭配成一个编队,借助五代机的信息优势成为作战网络节点角色,充分发挥四代机的机动性和火力充足的优势,从而大大增强两者在空战中的致命杀伤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各国空军非常重视的长僚机编组作战方式,只不过与有人驾驶的长机进行配合的,是无人驾驶的战斗机或无人机罢了。
美国空军认为,在多数极度危险的情况下,1架无人机可以在1架有人战机面前扮演突防角色,承担搜索、摧毁目标的任务,从而有效保证五代机的生存,避免遭受到对方的强力打击。而且“忠诚僚机”在制造和运行成本上有优势,其采购成本仅相当于F-35C的20%,使用保障成本则只相当于F-18C/D的30%,即使是作为消耗品也能承受。
随着“忠诚僚机”概念的发展,多数军事专家认为,能否指挥无人机作战,已经成为六代机的标准之一。当前中美俄英法澳等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忠诚僚机”概念,从此次歼-20双座版现身这点来说,歼-20很明显是走在了五代机的前列,开创了五代机的先河,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忠诚僚机”无人机方面,美国有“女武神”XQ-58,澳大利亚有ATS空中力量编组系统无人机,英国有“雷神”无人机,俄罗斯有S-70B“猎人”无人机。中国同样不甘落后,此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珠海航展上公开亮相了FH-97“飞鸿”中程高速察打无人机。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FH-97是新一代高速隐身多用途无人机系统,采用了与歼-20类似的隐身外形,搭载了分布式合成孔径雷达和智能蒙皮天线感知系统,实现了隐身条件下的360°全覆盖光学和电子侦察系统,可在1000公里作战半径范围内快速抵达战区,实施6个小时以上,全天时、全天候、全疆域的战场态势感知和精确打击能力。 印媒就在文章中指出,未来歼-20很可能会搭配FH-97无人机一起行动,并称在“忠诚僚机”项目上,歼-20已经领先F22与F-35。
也许有人会问,相比于已经下马的FB-22项目,歼-20双座版的起飞重量、航程、滞空时间均不及FB-22的“PPT指标”,是否意味着歼-20比不上FB-22呢?
大家大可不必担心这个问题,这两款战机的定位不同。FB-22的作战定位是一款更加专注于轰炸任务的“区域轰炸机”,而歼-20双座版则着眼于当下全球五代机装备数量越来越多,空战态势变得势均力敌,因此必须打破常规思维,利用新技术发展新思路,寻求打破五代机均势的一种探索。歼-20双座版在未来的空战中,将扮演战役级战术核心的重要角色。
考虑到中国有大批的歼-5/6无人机,未来完全可以和歼-20双座编组,由后座武器操纵员进行控制,从而有效消耗敌人弹药,尽量保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