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区建设① | 我市聚力推进协作区建设 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导读

为破解基层监督力量薄弱、“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安徽各地结合实际建立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织牢织密基层监督网,着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市全力推进纪检监察协作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8月31日和9月19日,我市相继召开全市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推进会,并现场观摩各县区协作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情况。从今天起,《铜陵廉镜》微信公众号开设“纪检监察协作区建设”专栏,介绍我市纪检监察协作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展情况,今天推出第一期:我市聚力推进协作区建设 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在省纪委监委坚强领导下,铜陵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协作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1-8月,全市协作区共处置问题线索561件,立案13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0人次;运用“四种形态”处理485人次,其中第一、二、三、四种形态分别占比76.7%、15.3%、4.5%、3.5%。

主要工作情况

市纪委监委及时向市委常委会传达郑栅洁书记批示、全省协作区建设推进会精神。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推深做实协作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将监督融入基层治理,提升监督质效。市、县(区)纪委坚决落实省纪委监委部署要求,细化具体举措,狠抓贯彻落实。市纪委成立工作专班,由委主要领导总牵头,明确市纪委常务副书记靠前指挥,委办公室牵头协调,第一至第四纪检监察室具体负责,组织部等部门协调配合,并以“周反馈、月统计、季点评、半年报”等为时间轴,建立请示报告、定期调度、督促指导、统计分析、成效评估五项专班运行机制。组织召开全市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建设推进会,上下联动推进协作区工作向纵深延伸。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加强基层调研,围绕协作区的“四项职能”、处理好“三种关系”等强化指导督促,推动县(区)有力有序抓好落实;对标更高要求,指导推动各县(区)完善相关制度,健全工作例会、请示报告、联合监督办案、考核评价等配套机制,为协作区高效规范运行提供坚强保证。

按照就近整合、区域划分、便于指导、利于工作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完善组织设置,全市纪检监察协作区调整为12个,覆盖全市31个乡镇、5个办事处、18个城市大社区、4个县区开发区,每个协作区覆盖3-6个乡镇(办事处、社区)。整合利用现有闲置办公用房或基层站所用房,改造协作区集中办公点,目前12个协作区办公地点均已选定,8个协作区具备办公条件。在不增加机构、职数、编制的基础上,配齐配强协作区人员,主要负责人由县区纪委领导或者联系室负责人兼任,成员由联系室人员、联系的乡镇(办事处、社区)纪委负责同志、纪检监察干部等组成。全市协作区共安排77人集中办公,平均每个协作区6-7人,积极协调解决协作区工作各项后勤保障。

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中心工作,统筹用好“纪检+信访”工作机制、“监督一点通”平台,重点加强对基层小微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枞阳县充分发挥协作区贴近群众的优势,以“清单式”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1-8月份督促解决群众诉求、化解信访积案94件,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20起3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8人;铜官区结合困难群众救助补助专项监督,推动协作区成员全面下沉,开展联动监督检查24次,发现问题54个,谈话提醒37人,制发《监察建议书》2份;郊区紧盯作风建设、疫情防控、营商环境等,组织联合专项监督、异地交叉检查370余次,督促整改问题180余个。

在审查调查方面,最大限度地整合基层办案力量,对疑难复杂案件进行联合办理、提级办理、交叉办理,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查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

在廉政教育方面,义安区依托协作区建设,按照“梳廉脉、编廉书、拍廉片、绘廉景、建廉馆”的“五廉同创”工作思路,打造廉洁文化旅游景点23处,带动参观1.2万多人次。郊区在第一协作区建成廉洁教育“微展厅”,同时将基层廉洁文化建设与红色文化、孝廉文化、乡村文化有机整合,做到“一镇一品”“一镇多品”,嵌入式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加大培训力度,强化考评激励,市、县、乡镇三级联动开展“室主任上讲台”、典型案例复盘等活动,着力提升协作区干部监督执纪执法能力。枞阳县围绕财务管理、监督职能、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等方面,实行跟班学习、以案代训,以“业务熟手+办案能手+工作新手”模式,在协同工作中快速掌握办案技巧;健全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协作区主要负责人每年向县纪委监委述职述德述廉。义安区落实案件查办质量“一包四定”责任制,建立协作区“办案人才库”,强化协作区内人员统一调配、资源互通共享,切实解决人情干扰等问题。实行“四看四比”考核制度,打造青年学习小组培训品牌,营造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市纪委推动各县(区)全面加强协作区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建立健全协作区安全责任制,为协作区规范、有序、高效运转提供坚强保证。

文字:铜纪办

图片:同冀暄

图文编辑: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