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日人社部发布的关于2025年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中明确表示了下一步将会把落实待遇调整工作,扎实做好今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工作。这也是从2024年12月12日中央工作会议中首次明确定调2025年增长以来,第一次明确表示将会把落实待遇调整作为下一步工作,可见距离养老金调整方案的公布已经不远了!并且相比较于去年是在6月17日公布养老金具体的调整方案,现在已经是5月28日,差距不到20天的时间,养老金调整方案的公布有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并且在4月28日上海市人社部部长杨佳瑛也在访谈中表示今年的养老金补发工作也会从1个月开始进行调整补发,所以小编觉得无论是5月末能够公布还是像去年一样6月份公布,都是时间问题,补发都是会从1月份开始进行的,也会一分钱不差的发给退休老人们!
那么工龄15年和工龄40年的老人能够在养老金调整中差距多少呢?我们先分析养老金调整主要是根据三结合的调整公式,也就是定额+挂钩+倾斜共同组成,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出定额调整是每人每月增加固定的金额,也就是意味着工龄15年和工龄40年在定额调整中是一致的。参考2024年辽宁地区的调整方案定额调整是33元。
然后看倾斜调整分为高龄倾斜和艰苦偏远地区倾斜,那么假如工龄15年和工龄40年年龄都没有达到70岁,也就是都无法享受高龄倾斜。同样假设该人员都没有身处艰苦偏远地区,也就意味着倾斜调整并不根据工龄长短有影响,主要还是根据退休人员的年龄以及身处的地区。
最后看挂钩调整,分为工龄挂钩和养老金水平挂钩,可以看出挂钩调整秉持着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更长的工龄有着更高的养老金调整,更高的养老金有着更高的挂钩调整。所以可以说工龄40年比工龄15年更加的占有优势,那么假设工龄15年养老金水平是1500元,工龄40年养老金水平是4000元的话,在工龄挂钩辽宁省是分为15年和超过15年两个档位,可以看出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对于工龄更长的退休老人是更有倾斜的,工龄15年是工龄挂钩调整15元,超过15年部分是每年调整1.6元,可以差异有(40-15)*1.6=40元,确实是不小!然后再养老金水平挂钩是0.5%,这样在工龄影响养老金水平差异的情况下,不难看出更高的养老金也有着更高的养老金挂钩,也就是1500*0.5%=7.5元,4000元*0.5%=20元,差距了12.5元!
这样我们共同来看工龄15年老人按照去年辽宁省调整方案,在没有倾斜调整的前提下是33+7.5+15=55.5元。工龄40年老人是20+40+15+33=108元,差距了将近一倍!但是工龄15年的退休老人别担心,如果今年有中低收入群体倾斜的话可能会在养老金调整中更加的受益,可能会缩小其中的差异,但是小编觉得无论怎样进行中低收入群体倾斜都应该站在公平的角度,不能损耗高收入水平人员的利益,要维护养老金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