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美关系刚刚在日内瓦会谈中出现“转折”,结果却没有按照预定剧本走。
5月16日,特朗普突然宣称“准备好直飞北京”,想通过“元首通话”实现外交突破,结果只是“自导自演”,自己先撤回了安排。
不过中方并未“配合”这场戏,轻松捅破了这层“窗户纸”,美国也随即报复,究竟这波操作能影响多大?中美关系接下来会走向何方?
美国的“如意算盘”
特朗普刚结束中东三国之行,回国的他可是“满载而归”,满手捧着超过8000亿美元的投资和军售协议,数额大到让人咋舌。
媒体纷纷拿来大做文章,特朗普一口气宣称这是他的外交大胜利。
表示自己成功阻止了海湾国家与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进一步合作,仿佛他一手拯救了美国在中东的“全球霸主地位”。
不过,媒体可不买账,美国一些主流媒体立刻泼了特朗普一盆冷水,指出他所吹嘘的这些协议,不过是些“政治表态”。
看起来像是大功告成,实际上却距离落地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那些所谓的巨额协议,不过是草拟的意向书,沙特、卡塔尔等国家虽然在表面上和美国达成了协议,可他们背后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毕竟,中国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和5G通信领域的优势,特朗普可不能忽视。
像沙特和卡塔尔这些国家,早就和中国在“一带一路”下合作得火热,收获了不少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成果,怎么可能因为一纸协议就轻易撇开中国呢?
特朗普想要阻止这些国家和中国更深的合作,恐怕是打错了算盘。
特朗普这趟中东之行,看起来像是他想为自己未来的政治生涯铺路,给自己镀金。
他希望通过这次所谓的外交成绩来向美国选民展示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在未来选战中赢得资本。
可惜,光有表面功夫,并不能解决美国在中东的问题,反而让美国的形象显得更虚伪、令人不信任。
结束了中东之行,特朗普便转头开始喊着要访华。
他在多个场合表示,中美关系“至关重要”,自己很希望能去中国和高层深入交流。
这话一出,不少人都觉得有点突兀,美国在科技战和关税战中接连失利,正是特朗普访华的推动力之一。
多年来,美国不遗余力地对中国进行科技封锁和关税打压,试图在各个领域“卡住”中国的脖子。
但现实却狠狠打了美国的脸,中国不仅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像华为的5G技术就甩开了美国几条街。
甚至在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时,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增长,表现得比美国强得多。
美国的这些制裁,不仅没能遏制住中国,反而让中国更加坚定了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更糟糕的是,特朗普面临的美国国内问题一大堆。
国债飙升,经济面临通货膨胀,民众生活成本急剧上升,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在这样一片烂摊子面前,特朗普知道,只有和中国合作,才能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
他希望寄托在与中国的合作上,也许是想为自己铺一条“解困”之路。
中方拒绝,坚守底线
美国那点小算盘,早被中方看得一清二楚。
特朗普想访华,咱们一方面看得透他背后的算盘,另一方面也没什么太多热情。
你说美国的那一套“极限施压”策略,真是拿得出手。
每次只要是谈判,总是想用这招把中国逼到墙角,迫使我们做出让步。
特朗普这一回想访华,也不例外,打着合作的旗号,实际上还是想在谈判桌上捞一笔。
但中方的态度可是很清楚的,眼前这一局,得先看看美方的诚意。
特朗普要来,口头上说得再好,实实在在的行动才是关键。
要是美方还拿着那根关税大棒挥来挥去,一边来谈判,一边又捏着不放,那这不是“谈判”,这简直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谁愿意跟一个动不动就威胁要打人的人做朋友?更何况,美国的那些“承诺”,谁知道靠不靠谱?
回头一看,美国的许诺,常常像是空头支票。
每次签了协议,刚过了几天就找理由推翻,甚至还给加税,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直接损害了两国之间的信任。
中国企业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生意,最后还是被这些“借口”搞得焦头烂额。
所以,中方早就明白了,跟美国这种“嘴上说得好,实际做得差”的合作关系根本就不靠谱,根本不能再拿这些虚假的承诺当饭吃。
合作,必须得建立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特朗普如果真心实意,先取消那些不合理的制裁,真正展现诚意再说。
光是嘴巴说合作,行动上却在拆台,谁还敢信?
看历史就知道,美国那些花言巧语总是能骗过一时,但时间长了,谁还愿意受骗?
只要美国不放下那根关税的大棒,不拿出点实际行动,中方就不会轻易开启高层交流的大门。中国这次绝对不会再跟着美方的节奏走,只会在美方展现出真正诚意的时候,才会考虑下一步的合作。
自断生路的“昏招”
被中方拒绝后,特朗普心情大坏,气得直接撤回了原本安排好的通话。
这样一来,原本可以通过对话沟通解决的问题,一下子变得更棘手,双方也错失了一个沟通的机会。
这还不算完,特朗普似乎觉得自己丢了面子,决定报复一下,接下来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加征对中国岸桥起重机的100%关税。
你可能会问,起重机和关税有什么关系?那就告诉你,岸桥起重机是港口装卸货物的“灵魂人物”,没有它,港口的效率可就差得很。
美国的很多港口,几乎全都依赖中国制造的起重机,因为它们技术先进,质量可靠,而且价格亲民。
《特朗普拟对中国起重机加征100%关税,美国业内反对:美国这行上世纪80年代就黄了》——观察者网
特朗普这一举措,简直是给自己国家的港口当“拆弹专家”,让原本就不太平的中美贸易关系更加扑朔迷离。
你以为特朗普加关税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制造业?
这就不对了,他的想法是“保护”美国的相关产业,可他一时心急,完全忽略了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已经空心化了很久。
要知道,美国早就不再是起重机生产的“全球大佬”了,制造业早已大规模外迁。
纽约港、洛杉矶港这些大港口,用的可都是中国的起重机。
美国没有相应的生产能力,进口依赖性极强,特朗普这一关税政策,简直是“自己砸自己的脚”。
美国港口协会可不干了,直接发声,告诉大家:“我们现在没有本土生产这类设备的企业,至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没有了。”
而且,除了中国,还有一些其他国家也生产起重机,但它们的生产能力根本赶不上美国的需求。
休斯顿港明明已经与中国签了采购合同,八台起重机准备2026年交货,现在突然加了这个100%关税,得加起来差不多要270%的关税!
这对休斯顿港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巨额负担,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投资计划,甚至让当地的就业机会受损。
不仅是港口,连美国航运商会直接表示这项政策简直与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背道而驰。
他们的意思是,现在大家都在努力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搞点合作共赢的事情,而特朗普这个时候跳出来加关税,就是在给谈判添堵。
如果这个政策真的落地,企业们的采购成本会飙升,建筑和物流企业可能得拖延重要项目,甚至取消,对美国经济的打击,真是“自作自受”。
结语
这项关税政策完全是特朗普那种“报复心强,脑袋快热”的典型表现,既没有保护美国本土产业,反而让美国的供应链更加脆弱,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巨大负担。
这“昏招”恐怕不仅对中美关系造成破坏,连美国自己都得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