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关系缓和寻求民用核协议对话 特朗普施压北约聚焦欧洲安全——美国外交一周观察

2025年06月28日13:10:17 国际 1032
美伊关系缓和寻求民用核协议对话 特朗普施压北约聚焦欧洲安全——美国外交一周观察 - 天天要闻   
作者:绮蝶

本周,特朗普出席了在海牙举行的北约领导人峰会。和他第一任期的北约峰会不同,本届峰会议程的目标设定完全迎合了特朗普的政策偏好。与会领导人签署的“海牙宣言”淡化了俄乌问题,中国议题也未被提及,北约盟国在特朗普施压下承诺十年内将防务支出提高至gdp的5%。虽然西班牙等国对此仍有异议,盟国兑现这一目标仍面临挑战,特朗普团队和美国媒体已将其称为美国的“重大胜利”。与此同时,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后的美伊关系趋于缓和,特朗普寻求和伊朗通过对话达成民用核协议。


设置红线,重启和伊朗的谈判


从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到促成以伊停火,特朗普本周实现了从“武力干预者”到“和平缔造者”的角色转化。紧接着,美媒又曝出,美国正秘密推动与伊朗达成一项“全面和平协议”。为促使伊朗重返谈判桌,特朗普政府正考虑通过海湾国家向伊朗提供300亿美元发展民用核能,同时放宽对伊制裁,并解冻数十亿美元的伊朗受限资产。美方底线是:伊朗可以拥有和平与民用目的的核计划,但不得继续铀浓缩活动。美国建议伊朗可以从阿联酋等地区国家进口浓缩铀。美国政府可能有机会向伊朗提交一份条款清单。特朗普25日对记者表示,美方下周将与伊朗会面,并可能签署协议。美国中东特使维特科夫25日也表示,美国正寻求与伊朗达成“全面和平协议”。


特朗普政府的秘密外交努力,也体现了其一贯的“先打后谈”策略:先通过极限施压,甚至动用武力制造紧张局势,迫使对手陷入被动,再适时抛出“橄榄枝”,提出美国主导的解决方案。这样美国在谈判中就处于更优势的谈判地位(参见《调停以伊停火 特朗普“一举三得”》)。在本轮以伊冲突中,伊朗的核设施不仅严重损坏,还损失了数名核科学家,这一切都无疑会延缓其核项目的进程。因此,特朗普相信,面对安全与政权稳定的双重压力,伊朗此时很有可能接受美国的方案。


美伊关系缓和寻求民用核协议对话 特朗普施压北约聚焦欧洲安全——美国外交一周观察 - 天天要闻

6月26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伊以停火后首度发声,祝贺伊朗“取得了对以色列、美国的胜利”,称伊朗“狠狠地给了美国一记耳光”。特朗普随后驳斥哈梅内伊这一说法。


不过,美伊关系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一是以色列并未放弃对伊朗继续进行军事打击,目前只是在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后暂时“服从”美国;二是伊朗仍然坚持强硬立场,包括更加果决地研发核武器。其议会已经投票暂停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并威胁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三是伊朗核设施是否被彻底摧毁,美国情报界众说纷纭。美国国防情报局的初步评估显示,美军的打击并未摧毁设施的核心部分,伊朗核预计最多只会延迟6个月。美国中情局(cia)局长拉特克利夫则发声明称,伊朗几个关键核设施已被摧毁,需数年重建。美国防长赫格塞斯26日召开记者会也辩护道,情报显示伊朗的高浓缩铀未被提前转移。


基于不同情报,美伊谈判也会呈现不同的形式和成果。尤其当可靠情报认定伊朗核设施并未被彻底摧毁时,以色列也有可能重启军事打击计划,并就此游说美国。美国的政策仍有可能发生变化。


特朗普在北约的“胜利”


伴随着北约秘书长吕特迎合特朗普,海牙峰会俨然成为了“特朗普的主场”,成果也符合特朗普的期待。北约各成员国同意在2035年前将国防开支目标提升至gdp的5%;作为交换,特朗普改变先前的模糊态度,重申对北约集体防御条款的承诺。cnn、《纽约时报》、美联社和politico和《华尔街日报》都认为这是特朗普的“胜利”,是其2017年以来政策上的成功。有分析称,此次北约峰会体现了特朗普在国际舞台设置和主导议程并达成成果的能力。


美伊关系缓和寻求民用核协议对话 特朗普施压北约聚焦欧洲安全——美国外交一周观察 - 天天要闻

6月24日至25日,北约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


和往年北约峰会不同的是,此次海牙峰会并未聚焦中国议题。特朗普团队施压删除了最终宣言中涉华或印太内容。俄乌问题在本届峰会被相对冷处理,泽连斯基在峰会上被边缘化。特朗普团队希望北约更专注于欧洲本土安全事务,特别是欧洲自身的防务和安全问题,而非过多介入或分散资源于印太地区。这种立场符合特朗普“美国优先”理念以及盟友应承担更多己方责任的主张(参见《特朗普让欧洲人专注于欧洲事务》《中东冲突并未让特朗普收缩印太战略》)。


尽管北约成员国为防止美国全面撤出欧洲安全架构做出重大让步,但5%的国防开支目标能否真正落实是个未知数。北约在2014年设定了2%的防卫支出目标,但数据显示,十多年后,只有70%的成员国有望实现该目标。《纽约时报》分析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欧洲领导人是否愿意动用政治资本向本国民众进行宣传,说明安全威胁的紧迫性和投入资金进行威慑的必要性。此外,即使真的达到这一目标,欧洲国家还需要将新增开支尽快转化为切实的军事能力。这一切对西欧国家而言都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本周其他原创文章


《特朗普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面临“三重陷阱”》


《马斯克与maga的决裂》


《特朗普的技术权力追逐术》


《美以代理人战争旨在颠覆伊朗政权》


《“新雅尔塔协议”:为中美ai竞争建立交易型稳定框架》


《新加坡学者:东南亚正从美国转向中国》


其他


6月26日,特朗普表示,美国和中国在25日签署了一项贸易协议,但他没有提供有关协议的任何细节。按照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当日的说法,与中国签署的是日内瓦谈及的“一份关于稀土贸易的谅解”。协议内容包括:中国调整稀土对美出口,美国撤销伦敦会谈前实施的反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乙烷等材料的出口限制。


6月26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计划很快与10个主要贸易伙伴达成协议,并将在未来一两周宣布若干协议。卢特尼克特别提到印度和欧盟,称美印之间的谈判接近完成,并对美欧达成协议感到乐观。


6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北约峰会记者会上表示,他不会阻止伊朗向中国出售石油,因为伊朗急需用钱来进行重建工作。此前一天,特朗普也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中国现在可以继续从伊朗购买石油了,希望他们也能从美国大量购买石油。我很荣幸能促成此事!”


6月20日,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在特朗普政府要求日本将国防开支提高至3.5%,高于此前要求的3%之后,日本取消了与美国的会谈计划。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原定于7月1日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举行日美2+2会谈。一位日本高级官员表示,取消会谈的决定也与7月20日的日本参议院选举有关,预计当前执政的日本自民党将在参议院选举中失去席位。





·end·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UNIK联凯建工承建南非洛斯科普供水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 天天要闻

UNIK联凯建工承建南非洛斯科普供水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由UNIK联凯建工承建的“南非洛斯科普供水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万方储水罐顺利封顶,同时27公里的供水管线也即将铺设完成。LOSKOP WP 2项目进入竣工倒计时的关键阶段。南非国家水利和公共卫生部部长马约迪娜(Ms Majodina)
1.4亿退休人员“享福了”!中央已敲定2025年养老金继续涨!3200元/月及以下“中低收入群体”到底能不能多涨?一文讲清楚! - 天天要闻

1.4亿退休人员“享福了”!中央已敲定2025年养老金继续涨!3200元/月及以下“中低收入群体”到底能不能多涨?一文讲清楚!

根据社会保险法及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企事业单位职工均需随用人单位依法、依规且及时、足额缴纳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在内的各项社保费用,以分别享受到相对应的社保待遇,比如像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便是参保职工退休后日常生活的经济保障。
上合防长会结束,印度拒签联合声明,还送中国2句话 - 天天要闻

上合防长会结束,印度拒签联合声明,还送中国2句话

近段时间召开的上合防长会议引发了国际的广泛关注,而印度防长在此次会议上的行为确实令人咋舌。会议当中的一项是各国防长一起签署发表联合声明,可是印度的防长却拒绝在这份声明上签字。这个行为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而在会议结束之前,印度防长送给了中国两
为什么这次学习教育对“违规吃喝”抓得这么严这么紧?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这次学习教育对“违规吃喝”抓得这么严这么紧?

违规吃喝往往伴随着公款消费、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问题,这直接违反了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一些干部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中,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把公款当成了自己的“小金库”,把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当成了“理所应当”。
特朗普回应美国被“打耳光” 警告不排除再袭伊核设施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回应美国被“打耳光” 警告不排除再袭伊核设施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在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发表“伊朗给了美国一记耳光”等强硬言论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27日回应称,他当初没有下令袭击哈梅内伊本人,因对方的言论现已不再考虑解除对伊制裁。特朗普还威胁,不排除再次攻击伊朗核设施。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齐28日说,只有美方停止对哈梅内伊出言不逊...
百余学者聚首天津 共探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与社会治理融合 - 天天要闻

百余学者聚首天津 共探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与社会治理融合

中新网天津6月28日电 (记者 周亚强)第二十一届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华法治文明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论坛28日在天津举办。来自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法律实务界、学术期刊界的1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探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研究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图为研讨会现场。天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