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就关税谈判下“最后通牒”,中国外交部发布《不跪》檄文,将强硬立场浓缩为两个掷地有声的汉字。

【特朗普要中国做出实质性让步】
日前,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再次放狠话,称除非中国在关税问题上做出实质性妥协,否则美国不会降低或取消对华关税。他似乎已不满足于上调关税带来的短期刺激,要敲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使之更加依赖美国商品。
而就在几天前,他可不是这么说的。在多次场合,他曾乐观地宣称,只要中国主动来签个协议,就能大幅降低对华关税。他甚至多次宣称,中方已经在和他谈了。
然而,中国外交部很快就戳破了这个泡沫,表示根本就没这回事。我们都知道,他真正的目的,是制造一种美国已经胜利的舆论假象,进一步压榨那些已经妥协的国家。
面对特朗普的步步紧逼,中国当然不会屈服。中国外交部发布了一则视频,名为《不跪》,堪称一篇现代檄文,直接宣告:中国不接受讹诈,不屈服于霸权。

【外交部发布《不跪》双语视频】
不难发现,从掷地有声的“奉陪到底”,凝练为简短有力的2字宣言“不跪”,这一转变,旨在以更具冲击力、更庄重正式的姿态,对美方蛮横讹诈行径予以有力回击。
这部视频选材讲究,从日本签订广场协定到法国阿尔斯通被肢解,通过历史事件昭示与美国“低头”的悲惨下场。同时展示了孟晚舟回国的动人画面,象征着中国在困境中的坚韧与胜利。这样的叙述无疑是在告诉世人,向霸权低头的结局早已被历史验证。
这段视频还带着别样的用心。由于中英双语的运用,显然意在向世界表达立场:一方面是向美方表明,我们不会屈服;另一方面也是在劝告全球其他国家,屈服于美国压力,最终只会换来更大的得寸进尺。因此,与其单独面对,不如联合起来共同反制美国的霸权行径。

【外交部发布《不跪》双语视频】
然而,没过多久,网上就有了一些其他声音。有些人开始对“跪”字挑刺,认为这个词有低人一等之嫌,可这样的解读不免显得矫情。
当下最重要的是,中国需要更强烈的不屈声音来凝聚力量,而非陷入无谓的咬文嚼字中。毕竟,《不跪》视频就是在强调中国不屈的意志,我们应该摒弃无谓的争论,专注于核心问题上。
更何况一系列事件已经表明,美国在关税问题上已难以继续。财政部长贝森特自己也意识到,美国对中国制造品的依赖度,远超过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这种不平衡的贸易结构,使得美国在对抗中显得更为被动。
特朗普以为高筑关税墙,就能逼中国就范,不过是打错了算盘。实际上,这些关税并未由中国去支付,而是转嫁到了美国消费者头上。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的支持率跌落谷底。

【特朗普支持率暴跌,创80年来总统最低纪录】
反观中国,我们在这场关税战中筹码还有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占据了多个有利位置。
1. 稀土元素的掌控无异于将美国置于技术瓶颈上。中国的稀土资源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在提炼和生产上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而这些资源对于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军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一旦中国对出口收紧限制,美国的科技发展将遭遇巨大打击。
2. 全球供应链问题同样是美国的软肋。经过多年的产业外迁,美国想要迅速重建本土制造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目前全球80%的供应链集中在亚洲,中国早已是世界制造业的枢纽。特朗普即使在关税上大做文章,也无法扭转这个基本现实。

【中国拥有与美国奉陪到底的底气】
3. 中美之间的经济纠葛已深。尽管关税战可能对中国经济带来短期冲击,但从长远来看,受创最大的仍是美国经济。事实是,美国经济与中国市场的深度绑定,使其在拉锯战中耗不起。而中国在这场持久战中表现出来的耐力和战略调整能力,给予了它更大的回旋空间。
可见,中国并非是被动地应对这场关税战。中国做了诸多努力,包括加速经济转型、增强内需市场活力,并不断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国不仅没有被织牢的关税网拖住脚步,反而是在新科技、新能源等领域加速突破,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如今,中国的经济体量和内需潜力早已不容忽视,外国企业纷纷扎根中国市场,那些美国自断臂膀的市场,早已被来自其他国家的商品所填补。讽刺的是,特朗普所施压的关税政策,反而成为中国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