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关税战中国人为什么淡定很多

2025年04月11日08:00:47 国际 8404
这两天我在苏州参加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昨天晚上,去金鸡湖边走上一会,春日的湖畔,风景迤逦,游人众多,一群群的大妈,蜂涌而至,甚至还开了直播,在镜头前扭动。空气里弥漫着暧昧的味道,所谓关税战似乎和大家没有一点关系。
面对关税战中国人为什么淡定很多 - 天天要闻
我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以前去欧美时,看到他们的景区,多少有点羡慕,觉得建设得比我们好,人的感觉也比我们轻松、悠闲。现在看中国,其实早已经超过了他们,建设得更好,科技感更强,治安很好,服务更好。我一路走过去,看路边坐着一个年轻的姑娘,像是一个失恋的少女,无助地坐在路旁。走到她身边,才发现,她并不是呆呆地看着天空,而是拿着遥控器,操控着无人机,问一句,她是飞着好玩,还是工作?她爱理不理地说:工作。不久我就看到天空中升起的无人机阵列。
面对关税战中国人为什么淡定很多 - 天天要闻

这静好和岁月,哪知中国正面临不断升级关税大战我凶险?
面对这样的关税大战,中国民众非常淡定,其实这是最正常的反应。对方是没有章法的胡乱出牌,我们自然是从容应对,淡定看世界。
开会时老男人一起,自然要议论几句关税战,打到这样的程度,其实并不需要关心是不是又加码了,因为加了已经没了意义,而是看双方谁乱了阵脚,是否有章法,有线路,还是胡乱没有目标的开炮。特朗普的做法,让我想起了李逵,上来就三板斧,砍完了,就没有套路了,就是一顿乱砍,他最怕的是浪子燕青,用的是技巧,上来摔他,一摔一跤。
国家之间相互博弈,不是有章法的推进,想一出是一出,总统代替了行政部门,这样不断出台的关税政策,一会加税,一会豁免,对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政策,很多政策都没有官僚部门商量。这样的政策能落实,中国的老大爷都知道,落实个棒子。
面对关税战中国人为什么淡定很多 - 天天要闻

以前美国出一个政策,我们就脑补,美国有一套完善的系统,很好地执行了总统的行政命令,事实上是众多的领域,根本没有相关机构,没有相关人员,没有大数据和监管系统,管制后面都是千疮百孔。对于这些,白宫没有人管,只管不断出各种政策,一会加税,一会豁免,一会延期,一会又加码。
这种搞法,全凭蛮力,对付李逵,都不需要宋江、吴用,派个浪子燕青,把他一摔一个跟头,一摔一个跟头。
关税政策,是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僚系统来执行,还需要强大的技术来支撑,特朗普估计忘记了件事吧?
现在的中美博弈,大家关注的已经不是什么关税的具体数字,而是看两个大国,在这个较量中,谁是心浮气躁,谁是气定神闲,谁是不断不出招,招招不实,谁是从来都是后以制人,招招毙命。
面对关税战中国人为什么淡定很多 - 天天要闻

其实所谓关税战的最后,就是金融战,全面的经济战,最终确定的只有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有没有生产制造能力,另一件事情有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生产制造已经是很清楚,领先美国20年也不止,就是现在美国认认真真的干,美国干20年也不可能追上我们今天的水平。何况美国人三天一变,这个能力基本上可以预计永远追不上。至于军事实力,无人机、机器狼、无人艇、军舰的水平、下一代战机,这些能力也是很清楚的,据说美国核弹很多,它要炸自己倒也可以,打别人除了核弹,还得远程定位,还得远程投送,发射民兵三成功过几次?
真正的实力对决,最后就是我有制造能力,你没有制造能力,我有基础材料,你没有技术材料,这是最终的实力。至于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消费市场,你为什么能消费,因为你会印钱,因为你能发债。印钱我自己不会吗,发债我还不必发。把美国的国债弄崩了,让美国没有办法发债,美国还能是世界上第一大消费市场吗?
尽管有些中国人出来说点泄气的话,觉得自己比中国政府还聪明,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知道我们的实力在什么地方,也相信中国政府,这么几十年,中国政府的水平不是亲眼所见的吗?世界上所有的大国,有哪个国家有这样的治理水平,有哪个国家有这样的增长速度,我们小时候哪想到我们能过上这样的美好生活?
什么许小年、张维迎还敢出来多说一句吗?他们出来说就是把自己说成了笑话,中国人民都看清楚了他们的本质。除了唱衰中国,装的比别人都知道,实际能力什么都没有,理论都是从国外搬来的,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让他们去当个村长都当不好,他们还想指导中国经济发展?
过不了几个月,中国人就会发现,关税大战风淡云轻的又过去了,会和科技战一样,极大地推动中国科技发展,增强中国的韧性,增强中国的凝聚力,提升中国的能力。甚至会在金融领域和服务贸易领域,形成对美国的冲击,进一步加剧美国的衰退。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 天天要闻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被不起诉人的住所地和违法行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实行政处罚?日前,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检察院通过向异地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书,并以办案为契机,实现湘黔四地联动会签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协作机制,为一起跨区域涉非法狩猎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闻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来,拉萨市城关区已为1263名高龄、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家里配备了护理床、制氧机以及床头“一键呼叫”等智能设备,这些设备的数据都会连接到市级智慧养老数据聚合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为老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与安全保障。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 天天要闻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2021年,贵州一男子凭借一手独特的养牛方法,养殖一头牛他就能净赚一万多元,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他还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创立了一套以养牛为主的立体循环农业模式,通过使用这种模式,他的年收入高达700多万元,那么他的这套养牛方法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 天天要闻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铁路拉林线开通之际,我便投身到这条线路的工作当中,能够深度参与拉林铁路的运营,这份荣耀始终在我心间熠熠生辉。”4月1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携手青藏铁路集团公司,于拉林铁路共同开启“坐着高铁看中国·寻访藏家桃花源”主题采访活动。身为青藏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 天天要闻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县阿扎乡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记忆中的黄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温室在烈日下泛着银光,这片曾在戈壁荒滩种出圣女果而闻名的“戈壁田园”,如今,能让土壤要求极高的蓝莓也在此扎根,上演着现代农业最震撼的逆袭剧本。
大货车雨夜侧翻 司机被困 民警变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闻

大货车雨夜侧翻 司机被困 民警变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过大货车时发现,司机王某已从驾驶室爬出,坐在车门上。由于腿部受伤,加上气温低,王某全身发抖,一时无法自行脱困。于是,民警用身体靠着车身,并提出让司机王某踩着自己肩膀,助他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