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卧病在床时就知道,独生子女和多子女家庭的区别很大

2025年03月25日13:30:34 国际 1477

在写文之前,我们看看“阜阳公众网”上的一张图。

人老了,卧病在床时就知道,独生子女和多子女家庭的区别很大 - 天天要闻

在安徽阜阳,47岁的母亲刘妮跪在医院门前4个多小时,直到女儿手术结束才起来。

女儿十几岁,读初中,学习成绩不错。不幸的是,女儿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行走困难,不得已就进了手术室。

母亲离婚多年,独自拉扯女儿。在女儿手术时,她百般担忧,却无能为力,只能祈祷。她说:“这是唯一能为女儿做的。”

手术之后,母亲一直陪伴着,拉住女儿的手,一刻都不敢离开。

真的,病一场,就知道了什么是人间真情。父母爱儿女,在骨子里,恨不得把生命赔给儿女。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老了,儿女成年了。哺育,变成了反哺,却和当年育儿的情况,大不一样。

父母老了,卧病在床,就深刻体会到——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独生子女、多子女家庭,各有各的难处,又大有区别。

人老了,卧病在床时就知道,独生子女和多子女家庭的区别很大 - 天天要闻

01

老人生病当初,多子女家庭,人气旺,力量大;独生子女家庭,人少力单。

我的祖父,在七十多岁的时候,还常常下地干活。

有一天,他倒在田埂上。

具体是什么病,我不太清楚,但是清楚地知道,五个子女都蜂拥而至。

祖父被送到卫生院。五个子女分工协作。女儿们做饭,儿子们夜里陪护。

有时候,孙辈也会到病房看看,说一些暖心的话。

祖父出院的那一天,也是热热闹闹的。有人在门口放了一挂鞭炮,表示驱邪。

一些邻居也来探望,小院里显得格外热闹。大儿子做东,还办了两桌,喝了几杯。

这时候,多子女的好处,就体现了。只要大家轮着来,给父母治病,陪护等,都不是问题。

就算有一个子女在远处,来不了,那也无碍。毕竟在老家,也有儿女,能够照顾周全。

而独生子女就不同了,往往是人丁稀薄。

子女在外地打工,对老家的父母,是鞭长莫及的样子。要不,就让老父母自己请护工吧。

子女在身边,还好一点,送父母去医院,下班后就到医院看看,送一顿饭,安排一些事情。

另外,子女结婚了,夫妻和睦,也还好,夫妻也能轮着来。

但不管如何,都不会很热闹,治病的过程,都是冷清的。子女少了,亲戚朋友也少了,也是冷清的因素。

人老了,卧病在床时就知道,独生子女和多子女家庭的区别很大 - 天天要闻

02

老人卧病多年,多子女家庭,互相责怪开始了;独生子女家庭,默默扛着一切。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一旦老人病很久,几个月都不见好转。这家庭的情况,就发生改变了。

多子女家庭,大家意识到老人是一个累赘,这时候,老人应该住在谁家,谁来照顾一日三餐,谁来承担医药费,就开始推诿。

有一个子女推诿,退出陪护的队伍,那就引起了“剧场效应”——一个人这样,大家都跟着这样。

看着一大群子女,都陆续走远,对老人不闻不问。这老人的心,是很痛苦的。

到了后来,大概只有那个最老实,也在老家混日子的儿女,会承担起老人的照顾任务。

在远方谋生的儿女,开口就说:“我工作忙,假期就那么多,要去上班了。”

狡猾的儿女,会说:“我还有别的事情,我要去打工。”反正有的是理由。

万一所有的子女都不愿意照顾老人,这老人如何呢?其一,如果老伴在,就只能老伴互相搀扶,走一步看一步;其二,如果没有老伴,住养老院,或者拖着病体,慢慢熬;其三,老人彻底走不动,那就只能眼巴巴看着儿女胡乱安排。

在久病的情况下,独生子女也无法推脱责任,要么彻底不管,要么自己一直扛着。

也许子女有怨气,但是还是要管。因此老人多少还能够得到一些温暖。

人老了,卧病在床时就知道,独生子女和多子女家庭的区别很大 - 天天要闻

03

老人有没有钱财,直接影响到两代人的关系,也决定了养病的质量。

在当下,有一种新兴的养老方式:老人把大部分退休金,用来请保姆,而保姆就是自己的女儿或者儿媳。这样两不吃亏。

如果老人可以这样,确实是解决了很大的问题。毕竟,儿女是需要收入的,不能丢掉一切收入,专注伺候老人。

也说明一点,不管多少儿女,老人没有钱,养老的矛盾,越发突出。

当孝道,也和金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老人自己有钱,就是最大的退路了。

有远见的父母,在中年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准备一份养老金。退休的生活,是必须安排的。

通常,独生子女家庭,老父母都退休的概率更大,毕竟育儿成本小,能够有一份余钱,用来缴纳养老保险。

多子女家庭,父母养活孩子都够呛了,或者需要借贷。自己准备退休金,难。

另外,老人是否买房,也是养老的基本条件。在迫不得已的时候,老人可以把房子变卖。

老人自己有钱,就在卧病在床的日子,让子女宽慰了不少,也多了一些解决难题的办法。

04

反哺,不是特别难,特别难的,是“用心反哺”。

为什么父母养儿女,再难再苦,都会扛住,不会放弃。而儿女赡养老人,却不行了呢?这就是,人心的用处,不一样。

对于养老,要想好好来,就得两代人都用心。

父母用心安排自己的晚年,退休,有房子,健康的日子多一些;儿女用心,关注父母的健康,早考虑卧病在床的情况。

老人们,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两种方法一起来,才是对的。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精准施策 进一步提振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 天天要闻

精准施策 进一步提振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领馆紧急提醒:近期避免前往尼印边境地区,严防误入印度国境! - 天天要闻

中领馆紧急提醒:近期避免前往尼印边境地区,严防误入印度国境!

9日,中国驻尼泊尔使馆发布通知,提醒旅尼中国公民避免前往尼印边境地区。通知提到,近期,随着印巴局势趋紧,尼泊尔政府加强尼印边境安全检查。连日来,尼泊尔武装警察部队大幅增加边境巡逻,增设检查站,加大盘查力度,并同印度边防部队开展联合巡逻。印方亦在边境敏感地区加强管控和巡检。在此背景下,中国驻尼泊尔使馆...
顶压力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绕道也要去俄罗斯 - 天天要闻

顶压力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绕道也要去俄罗斯

武契奇访俄:巴尔干“火药桶”旁的地缘棋局与战略共舞“我答应过普京我会来,我没有对任何人隐瞒此事。”武契奇7日在红场接受塞尔维亚广播电视台(RTS)采访时表示。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钢铁洪流与尖端装备的轰鸣声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身影成为国
华人牛津博士讲述伦敦抓小偷惊险过程,感谢多方协助 - 天天要闻

华人牛津博士讲述伦敦抓小偷惊险过程,感谢多方协助

现代快报讯(记者 季雨)近日,一段华人牛津博士在伦敦地铁站智斗外国小偷的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吸引了数百万网友的关注,网友们纷纷为视频中的华人博士点赞,盛赞其勇敢无畏。5月9日,现代快报记者联系到了视频中的主人公——牛津大学华人博士邱思力,听他讲述了事件背后的过程。面对网友们的称赞,邱思力十分谦...
我驻尼泊尔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尼印边境地区 - 天天要闻

我驻尼泊尔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尼印边境地区

9日,中国驻尼泊尔使馆发布通知,提醒旅尼中国公民避免前往尼印边境地区。通知提到,近期,随着印巴局势趋紧,尼泊尔政府加强尼印边境安全检查。连日来,尼泊尔武装警察部队大幅增加边境巡逻,增设检查站,加大盘查力度,并同印度边防部队开展联合巡逻。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