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炒粉姐”戴回口罩,踢腿甩锅一气呵成,网友:活得漂亮就行

2025年03月22日21:20:43 国际 8421

东莞炒粉姐唐应,又戴回了口罩。

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摘下口罩会招来那么大的恶意,不少网友吐槽她长相一言难尽,还说跟想象得差距太大了。

就连她的门店,生意也大受影响,不得已重新回到摊位。

看着唐应踢腿甩锅一气呵成,不由感叹,长得漂不漂亮有什么关系,活得漂亮就行。

唐应最初的走红,靠的是接地气的烟火味。

她原是一名普通打工人,跟着丈夫来到东莞,为了生存,丈夫摆摊炒河粉,她则开了家美甲店。

美甲店跟炒粉摊距离很近,店里没生意的时候,她就跑去摊位,给丈夫帮忙。

丈夫的手患腱鞘炎,不能长时间颠锅,唐应就学着炒粉,通过一段时间努力,很快掌握了颠锅技术,把粉上下翻炒成一道靓丽风景线。

由于她从美甲店过来,身上的衣服也没有换,唐应就成了夜市的另类。

东莞“炒粉姐”戴回口罩,踢腿甩锅一气呵成,网友:活得漂亮就行 - 天天要闻

别的摊主都穿着围裙,她却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漂亮的时装,还脚踩高跟鞋,很快引来很多人的围观。

说实话,大家吃了不是粉,而是新奇。

也有人对她不看好,觉得她坚持不了多久,你想,一个长期站在灶台前的人,怎么可能保持精致的妆容。

谁也没想到,唐应坚持下来了,一站就是好几年,她看炒粉生意好,索性关掉美甲店,一心一意炒粉,每次出摊前,都会认真打扮。

东莞“炒粉姐”戴回口罩,踢腿甩锅一气呵成,网友:活得漂亮就行 - 天天要闻

要不是看她抱着一筐筐食材,你都会以为她去参加宴会。

时间长了,大家也被她的炒粉折服,一份才8块钱,价格不贵,还很干净,谁不想尝尝呢?

唐应成了夜市最火的女神,也被人称之“炒粉姐”。

随着生意的火爆,唐应开了一家门店,请了好几位师傅,店面装修精致,炒粉的价格也从8元涨到28一份。

有网友探店后吐槽:以前吃的是烟火气,现在吃的是智商税,也不是特别好吃,价格也太离谱了。

东莞“炒粉姐”戴回口罩,踢腿甩锅一气呵成,网友:活得漂亮就行 - 天天要闻

或许是觉得自己火了,唐应也摘下口罩,展现了自己真实的模样。

让她没想到的是,大家看了她的长相,纷纷吐槽不忍直视。

对此,唐应很难接受,坦言自己不靠颜值吃饭,而是靠实力。

可不管她怎么说,店里的生意也一落千丈,很快连成本都顾不住了。

没办法,唐应又戴回口罩,关掉门店,回归摆摊生活。

她一面利索地炒粉,一边眼观六路,跟过来的顾客打招呼,每一次炒粉出锅,她都会用力地敲一下锅边。

时间长了,锅边都被敲变形,那一个个印记,仿佛是她对生活的不甘。

说实话,我觉得唐应长相并不丑,甚至是同龄人里的佼佼者。

东莞“炒粉姐”戴回口罩,踢腿甩锅一气呵成,网友:活得漂亮就行 - 天天要闻

大家之所以失望,是因为期待值太高。

不可否认,不少人戴口罩后,会增加神秘感,只要眼睛炯炯有神,就会给颜值加分。

但要因为长相,就影响对一个人的态度,我觉得完全没必要。

不管怎样,唐应这几年的努力是真实的,她在口罩期间,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勤奋,打拼出了一条路。

就算穿戴独特,也没什么问题,反而能看出她是个讲究的人,这样的精致态度,必然也会严格把关食材的卫生。

东莞“炒粉姐”戴回口罩,踢腿甩锅一气呵成,网友:活得漂亮就行 - 天天要闻

我们作为普通人,没有太高的天赋,唯有通过打拼来提高生活,站在这个角度,唐应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活得漂亮。

反而是看中颜值的人,倒该反思自己,颜值真的能当饭吃吗?

你在注重一个人颜值的时候,对方已经靠努力实现了经济自由。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 天天要闻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被不起诉人的住所地和违法行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实行政处罚?日前,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检察院通过向异地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书,并以办案为契机,实现湘黔四地联动会签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协作机制,为一起跨区域涉非法狩猎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闻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来,拉萨市城关区已为1263名高龄、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家里配备了护理床、制氧机以及床头“一键呼叫”等智能设备,这些设备的数据都会连接到市级智慧养老数据聚合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为老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与安全保障。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 天天要闻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2021年,贵州一男子凭借一手独特的养牛方法,养殖一头牛他就能净赚一万多元,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他还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创立了一套以养牛为主的立体循环农业模式,通过使用这种模式,他的年收入高达700多万元,那么他的这套养牛方法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 天天要闻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铁路拉林线开通之际,我便投身到这条线路的工作当中,能够深度参与拉林铁路的运营,这份荣耀始终在我心间熠熠生辉。”4月1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携手青藏铁路集团公司,于拉林铁路共同开启“坐着高铁看中国·寻访藏家桃花源”主题采访活动。身为青藏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 天天要闻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县阿扎乡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记忆中的黄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温室在烈日下泛着银光,这片曾在戈壁荒滩种出圣女果而闻名的“戈壁田园”,如今,能让土壤要求极高的蓝莓也在此扎根,上演着现代农业最震撼的逆袭剧本。
大货车雨夜侧翻 司机被困 民警变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闻

大货车雨夜侧翻 司机被困 民警变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过大货车时发现,司机王某已从驾驶室爬出,坐在车门上。由于腿部受伤,加上气温低,王某全身发抖,一时无法自行脱困。于是,民警用身体靠着车身,并提出让司机王某踩着自己肩膀,助他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