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媒体的报道,当地时间9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告诉随行记者,他已经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了电话。不过,他没有透露具体细节,只是说普京表达了不愿看到“杀戮”继续以及停火的意愿。然而,有些蹊跷的是,俄罗斯方面却不愿证实俄美领导人的这次通话。
根据俄罗斯《消息报》的报道,对于特朗普声称与普京通话一事,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日回应称,他“既不能证实、也不能否认”。不过,他同时表示,俄美“沟通”一直在通过“不同渠道”进行。
特朗普毕竟是一国总统,而且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国家的领导人,他都亲口说通话了,对方却未置可否。显而易见,俄方的回应有点“不合惯例”。对此,有分析称,可能是俄方对这次通话内容“不满意”的缘故。
无独有偶,根据西方媒体的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特、普的这次通话气氛不是很友好。或者说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且,相互之间的“语气”似乎也都有些“重”。
根据消息人士的描述,特朗普首先向普京申明称,如果2022年他还在美国总统位上的话,俄乌冲突肯定不会爆发,是“拜登让美国遭受了耻辱”。对此,普京表示赞同。此后,双方的通话进入“主题”。
在特朗普简要介绍了“美国方案”的大概框架后,普京表示,他也不愿看到“杀戮”继续,他也想通过谈判结束战争,但乌东四地的领土问题不能让步。理由是:这几个地方都已通过“合法”程序纳入俄联邦版图。一听此言,特朗普有些恼火,随之怼道:那好,我们也将俄罗斯的领土纳入乌克兰版图(指乌克兰占领的库尔斯克部分领土)。
显而易见,特、普的这次通话不算愉快。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谈判”不是叙家常,也不是情感交流,而是个“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过程。那么,特朗普说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方案让普京“不能接受”呢?
对于特朗普可能会提出的“结束战争”方案,很多专家、学者、智库、媒体,包括舆论场上的吃瓜群众都有过见仁见智的预测。不过,随着“沟通”的公开化,加之多方“互动”时的言论及有意无意释放出的“信号”,这份“方案”其实已经开始“浮出水面”。
在2月3日,特朗普曾表示,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必须与“稀土资源”的合作“捆绑”,对此,基辅是“满口答应”。紧接着,特朗普又提出乌克兰应该购买美国的石油、天然气,对此,泽连斯基也是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并且强调,美国的油、气必须经乌克兰输往欧洲(因为乌克兰的管道体系完善)。
此外,美国众议院共和党议员威尔逊准备提出一项将关于乌克兰的“租借法案”延长到2025年的议案。也就是说,将拜登2022年5月9日签署的关于“援助乌克兰”的“租借法案”再延长一年。目的是要将俄罗斯逼上谈判桌。由于这是一名共和党议员,所以,可以理解为是特朗普政府的意思。
以上这些信息可以说明三个问题,一是美国会继续军事援助乌克兰。二是美国将在未来与乌克兰进行“稀土资源”的联合开发及贸易合作。三是美国“结束战争”的方案中不会有明显的乌克兰“出让主权”条款。
显而易见,美国没有放弃乌克兰,乌克兰也不会像舆论场上一些人所说的那样被“肢解”。因为,不管是“稀土资源”的联合开发还是贸易往来,都是需要与“主权”国家来完成的。
2月9日,泽连斯基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当俄罗斯变得虚弱时,乌克兰将让被占领土回归。在回答记者关于塞瓦斯托波尔、马里乌波尔、顿巴斯等地是否也包括在内时,泽连斯基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泽连斯基称:“我很确定!在俄罗斯虚弱的那一刻,一切都会回归的。我们的任务就是确保一切都能早点,越早越好。会通过外交手段回归的。”
从泽连斯基上述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乌克兰同意在实控线上停火。(二)乌克兰仍然保留了对乌东四地及克里米亚的主权,即便是名义上的。因为记者提问时提到了隶属于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三)将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被占领土问题。
当地时间2月9日晚,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沃尔兹谈到了关于“结束战争”谈判的几个相关问题。他说:“下周,我们的国务卿、五角大楼负责人、副总统、俄乌冲突问题特使将在欧洲,他们将详细讨论如何结束这场战争。”
在谈到相关于俄罗斯的话题时,沃尔兹称:“俄罗斯经济状况不佳。特朗普总统承诺施以新税收、关税和新制裁……我们需要各方都坐到谈判桌上。”
在谈及停火后的乌克兰安全保障问题,沃尔兹说:“这里的关键原则是,欧洲人应该承担起这场冲突的后续事务。特朗普总统打算结束这场冲突,从安全角度来说,之后他肯定会支持欧洲人。”
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的话语中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谈判即将开启。(2)美国会施压俄罗斯,迫使其坐上谈判桌。(3)乌克兰的战后安全保障将由欧洲人来承担,但美国会为欧洲“托底”。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大使涅边贾日前表示,俄罗斯愿意在平等的基础上与美国接触,现在正在等待美国发出明确信号。而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2月6日表示,俄罗斯无法接受“冻结冲突”和“临时停火”。俄方的表态也说明了两点:一是俄罗斯愿意谈判。二是“反证”了“美国方案”中并没有所谓的“乌克兰割让领土”之说。
欧洲方面,英国已经从美国人手中接过了拉姆施泰因“援乌会议”的主持权。此外,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6日发出呼吁:欧洲应该有北约之外的“替代选择”。她称:“北约仍然是我们国防的基石,但显然我们需要一个泛欧洲的防御体系。”这两个信息从侧面证实: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确实将会由欧洲来承担。
如果将以上信息归纳和总结,再参考这段时间一些消息灵通人士的透露,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这份“结束战争”方案的大概框架也就基本清晰了。因此,有分析人士给出了此方案的大概条款:
(一)实控线停火。
(二)不涉及主权问题。即俄控区的主权不属于俄罗斯。
(三)乌克兰暂停加入北约的进程,但不承诺放弃加入北约。
(四)乌克兰撤出库尔斯克地区,作为交换,俄罗斯“让出”所占领的哈尔科夫地区的乌克兰领土。
(五)乌克兰的安全保障由泛欧洲国家承担,且不以北约的名义。至于如何保障,可在实际停火线乌克兰一方派驻欧洲军队,也可以部署在基辅以西的乌克兰地区。
(六)俄控区的乌克兰领土主权问题,双方承诺通过外交手段解决。
(七)作为附件,西方不承诺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但可视战后的情况变化“灵活”决定。
显而易见,这只是一份“停火方案”,而不是一份传统意义上的“和平计划”。不过,其中也照顾到了俄乌双方的一些关键性“诉求”。
比如,乌克兰暂停加入北约的进程是照顾到了俄罗斯的战略诉求,而乌军撤出库尔斯克地区,则是给了俄罗斯“尊严”;不涉及乌东俄控领土的主权问题,也是给乌克兰保留了“尊严”和“希望”。而不要求乌克兰承诺“放弃加入北约”,则是在“保护”一个国家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力”。
至于俄乌双方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安排”,直白地说,就看特朗普的“协调能力”了。不过,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0日的最新报道,美国可能会推迟这份方案的“定稿”,以便充分征求欧盟和北约国家的意见。看来,特朗普还是顾及美国盟友的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