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抨击国际开发署,利用纳税人的钱研究生化武器,致数百万人死亡

2025年02月11日16:50:27 国际 9311

2025年2月2日,美国科技巨头埃隆·马斯克和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同一天对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发起了猛烈攻击。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直指usaid为“犯罪组织”,并揭露其资助生物武器研发的惊人内幕。

特朗普则要求关闭该机构,指责其资金使用存在“腐败”和“欺诈”。

马斯克抨击国际开发署,利用纳税人的钱研究生化武器,致数百万人死亡 - 天天要闻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全球关注,美国国际开发署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其关闭又将对美国自身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双重面孔”

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成立于1961年,是美国联邦政府负责对外非军事援助的主要机构。在其官方网站上,usaid被描述为一个致力于“减轻贫困、治疗疾病、应对饥荒和自然灾害”的人道主义组织。

马斯克抨击国际开发署,利用纳税人的钱研究生化武器,致数百万人死亡 - 天天要闻

usaid以对外援助为名,提供经济、医疗、教育和人道主义援助。根据美国国会的数据,该机构每年的预算高达数十亿美元,全球雇员超过1万人,其中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

在其宣传中,usaid被塑造成“美国全球善意的象征”,向贫困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医疗帮助。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个机构并非如其所宣称的那样单纯。

2025年2月5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usaid已沦为一个“真正的犯罪网络”,其触角遍及全球上百个国家。

沃洛金指出,该机构每年预算达500至600亿美元,用于在全球各地实施多项犯罪活动,包括在乌克兰建立生物实验网络,部分乌克兰居民甚至沦为生物实验的对象。

此外,该机构还在全球多国策划和组织政变、资助恐怖组织、助长毒品蔓延等。

马斯克抨击国际开发署,利用纳税人的钱研究生化武器,致数百万人死亡 - 天天要闻

2025年2月2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消息,指责usaid利用纳税人的资金资助生物武器研发,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这一指控引发了全球舆论的轩然大波。

尽管美国政府紧急否认这一指控,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usaid的资金确实流向了多个生物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并不单纯是疫苗和公共健康,而是涉及基因工程和病原体改造等高度敏感的研究。

实际上,近些年来关于美国开发生化武器的新闻并不少。

《纽约时报》就曾在2023年报道过一项来自美国前总统肯尼迪侄子——小罗伯特·肯尼迪的爆料,他称“美国正在针对中俄研发生化武器。”

马斯克抨击国际开发署,利用纳税人的钱研究生化武器,致数百万人死亡 - 天天要闻

还有此前媒体爆料的在乌克兰的生化实验室。

美国研发生化武器似乎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

因此,如果说马斯克和特朗普这次把目光放在美国国际开发署,是为了“声张正义”似乎过于童话了,其背后恐怕有关于利益的考量。

特朗普和马斯克的动机

削减政府开支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马斯克声称,通过关闭usaid,特朗普政府可以在明年从美国赤字中削减1万亿美元。

这一数字虽然未经证实,但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对政府开支的严格管控态度。

马斯克还指出,专业的“外国诈骗团伙”通过伪装或创建虚假的数码美国公民来窃取巨额资金,暗示usaid的资金流向存在严重的浪费和腐败问题。

马斯克抨击国际开发署,利用纳税人的钱研究生化武器,致数百万人死亡 - 天天要闻

除了经济因素,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行动还涉及政治动机。

特朗普任命马斯克为政府效率部(doge)掌门人,赋予其前所未有的权力,以清理政府内部的“浪费性支出”和“权力滥用”。

马斯克接管后,获得了全面访问所有未分类的政府数据、软件系统和it基础设施的权限,甚至可以追踪涉及生物实验室的机密数据。

这一举措不仅削弱了usaid的财务自主权,也有了清除政治对手和利益集团的可能。

那么如果美国国际开发署真的被关停,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对美国的潜在影响

首先便是美国的“国际援助”形象将会迎来更大程度的“塌房”。

长期以来,usaid被美国政府宣传为“美国全球善意的象征”,但如今却被指控资助生物武器研发、干涉他国内政、策划政变等。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形象的一块招牌,关停无疑就是砸了这块招牌。

此外,还可能导致美国国内政治分裂加剧。

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国际开发署议题上向来有不小的分歧。

马斯克抨击国际开发署,利用纳税人的钱研究生化武器,致数百万人死亡 - 天天要闻

共和党主张政府对国际开发署的政策制定和资金使用施加更多控制,而民主党则认为国际开发署应该是一个独立的联邦机构,具有自主决策权。

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行动可能会加剧两党之间的政治斗争,进一步分裂美国国内的政治格局。

而对于全球而言,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关闭可能会影响其在全球的援助项目。

关闭usaid可能会导致这些援助项目中断。此外,美国在全球的生物实验室网络也可能会受到冲击。

结语

美国国际开发署事件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不容忽视。

其背后隐藏的权力斗争和经济利益,不仅对美国自身的国际形象和国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可能对全球合作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国际社会,国际援助体系必须建立在透明和公正的基础之上。

以善之名种下恶果,最终必将遭到反噬。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28岁环球小姐被判入狱,刑期240天 - 天天要闻

28岁环球小姐被判入狱,刑期240天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5月8日,28岁环球小姐李思萱因早前向香港大学提供假学历,讹称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从而获港大录取修读硕士课程,被沙田裁判法院判其监禁。署理主任裁判官郑纪航表示,被告不诚实取得香港大学学位后,仍进一步管有伪造的毕业证书,并在假的证书上指其成绩优异,贯彻其不诚实行为,认为所认两罪不能...
中欧,正在下一步大棋 - 天天要闻

中欧,正在下一步大棋

作者 | 刀马编辑 | 刘景丰就在欧洲成为中国企业出海新的热门目的地时,另一个重要的好消息也来了。本周二(5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证实: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
特朗普要求俄乌立即停火30天,不遵守就加码制裁! - 天天要闻

特朗普要求俄乌立即停火30天,不遵守就加码制裁!

特朗普继续施压俄乌,渴望达成和平协议,但白宫内部似乎意见不一……美国总统特朗普呼吁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实现为期30天的停火,为关于持久和平协议的谈判铺平道路,并威胁称如果停火协议被违反,将实施进一步制裁。乌克兰已表明愿意接受美国提出立即实施停火30天的提议,而俄罗斯只提议停火三天,以配合周四举行的二战结...
宁波市推动与中东欧国家务实合作,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果 - 天天要闻

宁波市推动与中东欧国家务实合作,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果

5月9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及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图/国新网 宁波市市长汤飞帆在会上介绍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和博览会落地保障情况。 第一个方面关于示范区建设情况,近年来,宁波市秉持开放、合作、共赢...
地球局|特朗普第二任期首次出访为何又去中东? - 天天要闻

地球局|特朗普第二任期首次出访为何又去中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5月13日至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进行其第二任期的首次出访,目的地是中东地区的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8年前特朗普开启第一任期后就打破惯例,首次出访选择了中东地区的沙特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