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债累累!4月7日,伊朗的报复开始了。。。

2024年04月06日23:55:04 国际 1370

近几天的国际局势颇有些反转。

主要是因为以色列成功惹怒了伊朗,并且还拉上了美国

伊朗发誓要报仇雪恨。

财联社3月20日,以色列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实施了空袭,空袭导致5名伊朗军事顾问死亡。

新京报当日,伊朗总统莱希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住宅区发动的空袭,并表示伊朗势必对此做出反应。

4月1日,以色列再次空袭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造成至少13人死亡

血债累累!4月7日,伊朗的报复开始了。。。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国际在线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2日发表声明,发誓要对以色列的“犯罪行为”进行惩罚。

其实,以色列、美国和伊朗结梁子,还得再往前追溯一下!

1月3日15时左右,伊朗克尔曼城遭到恐袭。

这起爆炸导致89人死亡

这是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在伊朗发生的最严重袭击事件。

1月5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公开表示“我们相信,美国和以色列创造了‘伊斯兰国’”。

伊朗总统莱希在克尔曼声称“以色列的末日已近”。

血债累累!4月7日,伊朗的报复开始了。。。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如此,可谓是血债累累。

而以色列也是屡屡挑战伊朗的底线。

有人分析称以色列是在故意拉美国下水,似乎有道理,但是对于做事总是以利益为主的犹太人来说,这种做法,实在是有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愚蠢。

因为除了拉美国下水外,对以色列基本上没什么好处。

而且,伊朗并不好惹。

在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及“阿拉伯之春”爆发之后,尤其是在2015年《伊核协议》签署后,伊朗在中东地区迅速崛起,成为中东地区的强国之一。

伊朗崛起不仅损害了以色列与沙特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而且威胁到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权。

在广阔的欧亚大陆上确实有不少像伊朗一样的地区大国掌握了核武器,如西欧法国、东亚的中国、南亚的印度等。

但这些国家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其核武器虽能威胁美国,却更可以威慑美国的战略对手,例如法国和中国的核武装可以平衡苏俄,印度的核武装可以平衡中国。

而伊朗的情况却不同。

伊朗极端反美,却和美国最主要的战略对手走得很近,一旦实现了核武装,对美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但是,尽管美国多方打压,伊朗依然蓬勃发展。

现在,伊朗的军事实力在全球排名第十四位,现役军人约九十万人,预备役人数更是高达一百一十余万人。

血债累累!4月7日,伊朗的报复开始了。。。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史观风云

拥有十多种中程导弹以及超高音速导弹。

若真的打起来,以色列和美国未必就能占便宜。

另外,巴以冲突已经让以色列和美国成为众矢之的,若是再和黎巴嫩真主党联合起来,结果可能会更糟糕。

所以,以色列害怕,美国也不敢掉以轻心。

4月5日,以色列临时关闭28个驻外使馆。(环球报)

4月6日,美国正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为伊朗可能针对以色列或美国在中东的资产发动袭击做好应对准备。(参考消息)

其实,真正追究起来,伊朗曾经是以色列的小弟。

中东国家中,以色列和伊朗原本是比较友好的。

由于有波斯人和犹太人之间古老文化纽带的维系,以色列和伊朗一直是关系紧密的盟友。

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甚至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两国都一直保持着一定的合作。

而他们的友好关系也是建立在各取所需、各得所利的基础上。

首先,表现在战略策略上。

以色列1948年建国,但是阿拉伯国家基本都持反对意见。所以,以色列还是比较孤立的。

但在1950年3月6日,伊朗曾以非正式、非公开的方式承认了以色列。

这对于以色列来说,也是极其重视和重要的,并且为以后的两国建交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除此之外,在中东地区,以色列也清晰地认识到必须与该地区的非阿拉伯国家建立密切关系才能不受伤害。

而选择伊朗可以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1.通过与伊朗等非阿拉伯国家的合作来抵制阿拉伯国家的消极影响。

2.通过与伊朗的合作对整个阿拉伯世界都起到制衡作用。

3.解除来自伊拉克的威胁。

其次,在经济和能源策略上

伊 朗 和 以 色 列在巴拿马瑞士建立了被称为“反亚洲石油”(Trans-Asiatic Oil)的新公司。

这个新公司的主要功能是为以色列提供石油。

这一合作不但能让以色列获得丰厚回报,而且也恰好符合了伊朗希望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确立主导地位的愿望。

再次,军事策略上

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每年都要从以色列购买价值约5亿美元的武器。

并且凭借着与以色列的武器贸易,伊朗的军事扩张计划也达到了顶峰。

即使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革命后伊朗的外交政策开始意识形态化,霍梅尼对以色列表现出强烈的反对。

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尽管依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但是裂痕已然产生,二者处于利益所取的维持期。

但是在海湾战争后,以色列还是立即将伊朗划归为对以色列的威胁因素,因为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的惨败使得以色列担心伊朗极有可能趁机谋取在中东的霸权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一方面与土耳其接近,签署了《土以军事协议》,寻找军事上的另一依靠点,另一方面积极与美国靠拢,保持美以之间的坚定盟友关系,在美国一系列反对和打击伊朗的政策上表示赞同和支持。

尤其是在2001年“9·11” 事件发生后,以色列更将伊朗的威胁提上了新的高度,认为其支持甚至从事恐怖主义活动,频频呼吁国际社会对其进行军事打击。

伊以之间矛盾进一步升级,两国的关系走向了新的对立点。

其实,关于这次伊朗的报复,即使政府高层不作为,伊朗百姓也不会放过。

4月5日,伊朗全国超过2000处地点举行游行集会。

血债累累!4月7日,伊朗的报复开始了。。。 - 天天要闻

伊朗民众游行集会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大量民众手持伊朗、巴勒斯坦旗帜,经由10条不同游行路线汇集到德黑兰大学前,高喊抨击以色列和美国的口号。

血债累累!4月7日,伊朗的报复开始了。。。 - 天天要闻

伊朗德黑兰,人们参加伊朗驻叙使馆遭袭事件中丧生的7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成员的葬礼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看来,伊朗势在必行,曾经的盟友一旦反目成仇,往往更加凶猛!

注:文中新闻事件及图片来源于环球网、财联社、环球时报、新京报、新华社、史观风云、红星新闻、百度百科等,参考文献《“伊斯兰国”称制造伊朗克尔曼爆炸》《浅析20世纪70年代伊以关系》《“科纳拉克”号悲剧的背后——对伊朗核心军事能力的重新评价及影响》《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与伊朗军事对抗探析》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四川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涉多个省管高校正职 - 天天要闻

四川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涉多个省管高校正职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管理办法》等规定,为进一步减少用人失察失误,把干部选好选准,现将白洁等同志拟任职情况公示如下:白洁,女,满族,1977年9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四川旅游学院党委常委、
伦敦拒绝效仿华盛顿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闻

伦敦拒绝效仿华盛顿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伦说英国不支持在拉法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英国已明确表示不会跟随美国拒绝向以色列运送武器,英国外交大臣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谈到两国在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异”。卡梅伦周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张工会见中国中煤董事长王树东一行 - 天天要闻

张工会见中国中煤董事长王树东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在迎宾馆会见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一行。此次中国中煤在津设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能源与低碳技术创新中心,是落实京津冀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也与我市创新发展目标高度契合。
震动金融圈!张红力,被开除党籍 - 天天要闻

震动金融圈!张红力,被开除党籍

5月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乌克兰到底在为了什么而战斗? - 天天要闻

乌克兰到底在为了什么而战斗?

本期我们将探讨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乌克兰到底在为了什么而战斗? 近年来,国际局势日益紧张,乌克兰作为欧洲的一个国家,也不断地面临着各种挑战。在这个充满火药味的舞台上,乌克兰人民一直在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战斗。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乌克兰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