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日】以高质效办案的检察实践弘扬宪法精神

2023年12月04日18:40:10 国际 1545

以高质效办案的检察实践

弘扬宪法精神

——写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


又是一年12月4日,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如期而至。今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检察机关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如何以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切实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最高人民检察院新一届党组带领全国检察机关“答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检察实践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依法能动履职,捍卫宪法权威


醉酒驾驶、无证驾驶……社区矫正对象田某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违法情形,社区矫正机构却没有掌握这一信息。


面对这一问题,检察机关详细调查后发现,原来是因为公安机关对田某立案侦查但没有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也没将情况通报给社区矫正机构,因此社区矫正机构毫不知情。


据此,检察机关分别向社区矫正机构和公安机关提出监督意见——依法纠正社区矫正机构未及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等问题;督促公安机关及时将社区矫正对象违法情况进行信息通报。


随后,田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法院判决撤销田某缓刑,以危险驾驶罪判处其拘役一个月,与原判决合并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田某被交付监狱执行刑罚。


检察监督助力社区矫正质效提升,这只是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尽责的一个缩影。


在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要求的道路上,各级检察机关始终不遗余力。


在刑事检察领域,全国检察机关依法履行刑事诉讼基本职能,推动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2023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52万人、起诉118.2万人。


在民事检察领域,2023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加强对民事审判、执行活动的监督,提出检察建议10.4万件,检察建议采纳率均接近95%,切实保障民事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在行政检察领域,全国检察机关推动构建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制度,稳妥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


公益诉讼检察领域,2023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办理“4+10”以外的新领域案件1.7万件,公益诉讼履职范围不断拓展,公益诉讼制度效能充分释放。对于诉前检察建议解决不了的问题,积极通过“诉”的确认推动类案治理、诉源治理。


…………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轰轰烈烈展开。最高检明确了120项检察为民实事、36项检察改革任务、24个院级整改整治问题、90项建章立制任务,让检察机关在依法能动履职,实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保障公民权利,落实宪法规定



“努力为人民服务”,这是宪法的要求。


“为人民司法、让人民满意”,这是一切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如何将宪法的要求落到实处?最高检新一届党组给出了答案:根本是要以高质效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平正义,通过高质效办案让人民群众能感受、可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着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阳光听证’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采访时,浙江省诸暨市检察院枫桥检察室主任何梦迪如是说。


卞老大和卞老二两兄弟在听证会上握手言和了。此前,二人因琐事发生争执并大打出手,伤情构成了轻伤一级。案件被移送到诸暨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鉴于两兄弟在案发前一直关系融洽,且遵纪守法,在村里影响较好。承办检察官决定对案件进行公开听证,以真正化解矛盾。听证会上,听证员一致认为两兄弟系初犯、偶犯,情节较轻,主观恶性不大,社会危害性较小,且案发后双方达成了和解,可以对二人作相对不起诉决定。


两兄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拥抱结束了这场听证会。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检察机关始终把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到检察履职办案全过程,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深化做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和包案办理首次信访申诉案件等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认真组织实施信访矛盾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加强信访积案化解……面对宪法“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的要求,检察机关始终积极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回应群众关切,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方面,全国检察机关面对刑事犯罪结构呈现明显的轻罪化,社会治理进入新阶段的新形势新变化,依法做到“宽严有据、宽严有度、宽严相济”,同时推进非羁押强制措施的适用,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确保逮捕措施规范精准适用,努力将宪法“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落到实处。


落实普法责任,传递宪法精神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群众真诚的信仰。


“愿我们都以宪法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学习宪法的同时大力弘扬宪法精神!”11月27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周慧娟走进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为全校3000余名学生送去法治大礼包。


近年来,最高检会同教育部等部署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携手推进4.3万名检察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与中国关工委、司法部等6部门扎实推进“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用法治浸润青少年心田。


事实上,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也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的明确要求。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道路上,检察机关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监督办案,办有影响、有引领、效果好的案件,通过以案释法、普法宣传,“润物无声”地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促进提升人民群众法治素养。


2023年,最高检陆续发布了以“守护国财国土、助推惠民政策落实”“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假释监督”等为主题的指导性案例和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等典型案例。检察机关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案例,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法律不仅仅是条文,更是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立足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把宪法的要求落到实处。


【国家宪法日】以高质效办案的检察实践弘扬宪法精神 - 天天要闻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转自: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美国警察射杀一名13岁持假枪少年 检方将介入调查 - 天天要闻

美国警察射杀一名13岁持假枪少年 检方将介入调查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美国警方29日说,一名警察前一天开枪打死了一名13岁少年。纽约州检方将调查这名警察执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  事发地尤蒂卡市位于纽约州中部。当地警方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8日晚22时许,多名警察拦住两名少年进行“调查”,其中一人拔腿就跑,边跑边拿出一把“枪”指向追赶他的警察。在与这名少年的...
匈牙利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前夕,总理欧尔班:欧盟领导层想与俄开战 - 天天要闻

匈牙利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前夕,总理欧尔班:欧盟领导层想与俄开战

【文/观察者网 杨蓉】据塔斯社和“今日俄罗斯”(RT)报道,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当地时间6月29日在《匈牙利民族报》发布署名文章称,欧盟领导层正推动欧盟与俄罗斯开战,而忽视了成员国人民的利益。欧尔班说,欧盟正面临着一系列危机,包括经济挑战和恐怖主义威胁的加剧,但“更糟糕的是,生活在泡沫中的布鲁塞尔官僚机构近年...
党旗飘扬丨“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徐乃超:守国亦守家 守家即报国 - 天天要闻

党旗飘扬丨“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徐乃超:守国亦守家 守家即报国

6月25日车从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驶出一路向北途中目之所及之处只有黑色戈壁和漫漫黄沙除了偶尔遇见的骆驼很少能看见走动的生物……颠簸了300多公里后记者在阿左旗银根苏木查干扎德盖嘎查见到了徐乃超他与妻子李文娜正在巡逻“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我们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开展二线查缉、一线巡逻,对辖区内的陌生人员进行核查...
西藏“6·26”国际禁毒日活动在拉萨举行 - 天天要闻

西藏“6·26”国际禁毒日活动在拉萨举行

在第37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自治区禁毒办联合拉萨市禁毒办,在拉萨市拉鲁文化广场公园举行2024年“6·26”国际禁毒日环拉鲁湿地健步走活动。自治区副主席、区禁毒委主任张洪波出席活动并致辞。自治区禁毒委副主任、区政府副秘书长王齐春出席活动并向健步走代表授旗。学
重庆: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以新体制构建新格局谱写新篇章 - 天天要闻

重庆: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以新体制构建新格局谱写新篇章

编者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所在。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即日起,重庆市委教育工委联合人民网重庆特别推出《重庆中小学百名书记话党建》专题报道,聚力抓学习、强堡垒、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