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撸猫撸狗深受大家喜爱,萌宠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但随之而来的疾病也令人担忧。首当其冲的,便是狂犬病。今天是世界狂犬病日,一起来听两江二院(中医院)急诊科的专家给大家带来的分享。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世界上最难治的传染病之一,发病后的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它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会侵袭人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因为狂犬病患者有害怕喝水的表现,所以,狂犬病又称“恐水病”。
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一般可分为三大步:病毒侵入身体——顺着神经蔓延至大脑——进入大脑。
狂犬病病毒从侵入人体到进入大脑的这段时间就是狂犬病的潜伏期。它的潜伏期为2周-3个月,99%的患者在一年内发病,超过一年少见,潜伏期最长的为6年。
狂犬病发作时的症状
临床上狂犬病主要表现为两种:
1.狂躁型:表现为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而出现吞咽困难、口水增多、多汗、排尿排便困难。患病后见到水、听到水流声、饮水、甚至提及饮水,均可引起严重的咽肌痉挛;受到微风,如用口轻轻吹患者面部就可激发咽肌痉挛。
2.麻痹型:主要表现为肢体瘫软、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狂犬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狗并不是唯一可以传播狂犬病的动物,几乎所有的犬科动物,如:猫、狼、狐、蝙蝠等都可传播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它是从感染动物的唾液内排出,通过咬伤相互传染。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粘膜、破损的皮肤或开放性伤口,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舔舐或者被狂犬病病毒污染;通过移植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病人器官或组织而感染。
如何预防狂犬病
目前为止狂犬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狂犬病不可治,但可防!如果被狂犬病病毒感染,可以通过及时规范地处理伤口、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合理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手段,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病。
被动物咬伤后应如何处理
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必须将伤口掰开用流动的自来水或肥皂水进行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后用干净的纱布将伤口覆盖,后去医院诊治。注意:即使再小的伤口,也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同时可感染破伤风,伤口易化脓。因此,应向医生要求注射狂犬疫苗和破伤风预防处理。
狂犬病疫苗接种原则是越早效果越好,最好在24小时内注射。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的,只要在疫苗刺激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之前,人还没有发病,疫苗就可以发挥作用。因此,补种疫苗是有效果的。从完成全程注射的最后一针算起,半年内再次被咬伤是不需要再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
想必看完上面的科普,大家对狂犬病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所以,被可疑动物咬伤、抓伤后,不必惊慌,但也不能大意,要尽快到狂犬病门诊进行规范化处理。今年年底,重庆两江二院(中医院)将开设动物致伤门诊,若不慎发生动物致伤,可及时来院就诊。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健康传播,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收到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