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宗室因为穷得吃不上饭选择造反

2023年07月12日23:34:27 热门 1666



明朝宗室因为穷得吃不上饭选择造反 - 天天要闻

明朝的皇亲宗室,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老朱家定鼎天下,朱元璋最怕的便是后世子孙如他少年时一样挨饿受穷,因此给子孙们制定了各种福利。

除了每一代子孙中的幸运儿可以接他的班继续当皇帝之外,其余没有接班资格的,老朱也早就贴心的为他们作了安排。

简单说,就是老朱家的子子孙孙,不准做官,不准经商,不准读书,不准做工,只准被国家养起来!

除了直接接班人之外,皇上的儿子封亲王,亲王的儿子封郡王,郡王的儿子封镇国将军,以次类推,还有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最不济,离龙根龙脉最远的子孙,只要您是个男丁,在老朱家的族谱上查得到名字,那么也还有个奉国中尉的爵位在等着你。

爵位有了,收入呢?

明朝宗室因为穷得吃不上饭选择造反 - 天天要闻

亲王每年禄米10000石,郡王每年2000石,最差的奉国中尉,200石。

这个收入高不高,对比一下就知道。

假设您生于明朝,出身和大明天子他们家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通过刻苦攻读,终于金榜题名,再加上若干年的奋斗,躲过无数明枪暗箭,终于官居一品,位极人臣。那么您的收入是多少呢?

明朝的正一品官员,一年的收入是1044石,基本上和一个镇国将军的俸禄划等号。

如果您读书成绩稍弱一点,只是一个举人出身,最后好歹做了一任知县,是一县百姓的青天大老爷。那么您的俸禄又是多少呢?

很遗憾,明朝七品知县的年俸,只有90石,连宗室里最底端的奉国中尉的一半都比不上。

真是干得好不如生的好!只要会投胎,生下来就一生衣食无忧。明朝的皇亲宗室们,分明就是一群明朝版的“八旗子弟”,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但同时他们也是最不幸的。

明朝中期以后,宗室人口急剧膨胀,伸手向朝廷吃白饭的人越来越多,一省之粮“犹不足以供禄米之半”!

宗室们都来吃大户,久而久之,朝廷也没余粮啊。

没办法,只能拖欠!一拖二欠,很多别无财产,也别无生计,只能等着朝廷禄米活命的低级宗室,就被朝廷生生拖欠成了穷光蛋!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因为朝廷长年累月不断拖欠,有的宗室到了三十几岁,还无钱结婚,有的宗室死了十几年,连安葬费都没有。有的“贫宗”,早上只吃一个饼垫肚子,晚上睡在蓬窝里对付一下。龙子龙孙,和叫花子无异。

还有穷得被逼到谋反的。

朱充灼是山西大同代王一脉的宗室,爵位是年俸600石的奉国将军。

虽然顶着一个“将军”名号,600石禄米看着也不少,但这笔钱朱充灼却拿不到。

明朝给宗室们发俸的形式。是“米钞中支兼半”,也就是禄米分成两半,一半发粮,一半发钱。

听着似乎挺美好,充分考虑到了宗室们的生活需要。

问题是,发的这一半钱,既不是银子,也不是铜钱,而是大明宝钞

纸币。

明朝宗室因为穷得吃不上饭选择造反 - 天天要闻

大明宝钞的价值,到了嘉靖后期,已经和废纸差不多了,真是擦屁股都嫌硌得慌。

那总还有另一半俸禄可拿吧,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禄米,三百石的话,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一家人混个温饱总还是可以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按《大明会典》记载,大明宗室的俸禄,亲王、郡王是直接从粮仓领取,将军级别以下的,要由宗室所在的地方官员负责发放。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地方官员,分明就是中下级宗室们的财神爷。

可我们的朱充灼同学,偏偏就把财神爷得罪了。

朱充灼做人很光棍,既然朝廷拖欠自己的俸禄,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说不得,只有抢了。

宗室出去抢劫,那不能叫抢劫,当时叫做“索禄”,朝廷不发钱,我出去要回一点属于自己的钱有什么错?一笔写不出俩朱字儿,说到底,这天下都是我们家的!

明朝宗室抢劫,地方政府一般还不敢管。就算都穷的当土匪了,人家毕竟还是宗室,出了事有宗人府兜着,轮不到地方官过问。

朱充灼偏偏不打眼,这一次就直接抢到了地方官头上。

他直接把前来上任的大同知府刘永给抢了。

事情报到大同巡抚詹荣那里,詹大人咽不下这口气:太平世界,朗朗乾坤,市长来上个任都要被打劫,以后百姓出了事来报官,一打听,哎呦,原来知府大人也被打劫了,还是无处伸冤的那种。百姓一看,这还不如我呐。

你让他以后怎么管理百姓?这还有王法吗?

詹荣气不过,直接一封检举信,把事情捅到嘉靖皇帝那里去了。

嘉靖帝的处理倒也简单:对朱充灼批评教育,外加罚俸一年。

对朱充灼来说,批评教育还好说,毕竟都逼得去当土匪了,脸早就不打算要了,可罚俸一年就很难受了。

我要是有钱,干嘛还要去抢呢?

抢是不能再去抢了,禄米虽少,总好过没有。现在倒好,皇帝直接把活路给断了。

在找同宗代王向朝廷求情未果的情况下,朱充灼约到了和他同样落魄的低级宗室朱充耿、朱俊桐、朱俊振等人,一同谋划“大事”。

“充灼邀各宗室及文博等饮,充灼曰:我等夺禄代王又为理,奈何困死?若引虏围大同城,我等内应开门纳之,杀代王及镇抚大吏举事,则不忧不富贵矣!”

——《明世宗实录》

朱充灼是个狠人:不想让我好好活的,都得死!

朱充灼也知道就凭他们几个上不得台面的小宗室,没兵没钱,是没能力“举事”的。他通过手下人,秘密联系到了当时的造反专业户白莲教,最终和一个叫罗廷玺的白莲教头目接上了头。

双方商定,派人联络蒙古小王子,大家里应外合,拿下大同,借蒙古兵挥师入雁门关,先扶立朱充灼在平阳称帝,改朝换代,然后设计杀害小王子,再逐步南下,一统天下!

朱充灼手下有一个叫卫奉的地痞,经常和蒙古人打交道,朱充灼就派他秘密出关,联络小王子。

朱充灼的造反大业,至此就算进入实操阶段了。

明朝宗室因为穷得吃不上饭选择造反 - 天天要闻

小王子见到朱充灼派来的人,大喜,当即表示对朱充灼的造反事业很感兴趣。实际上,但凡对能给明朝捣乱添堵的活动,小王子都很感兴趣。

当然,小王子不知道朱充灼对他的后续安排。

双方计划先烧毁大同附近的草场,破坏明军的骑兵作战能力。为了制造烧草场的火箭,朱充灼还特意忽悠来两个不知情的宗室朱俊弃、朱俊掖。

策划虽好,只可惜朱充灼造反能力实在有限,梦想和实力之间,差距太大了。

军用草场被烧,非同小可。明军立刻开始严查。

结果一查之下,先是在长城附近抓到了一名叫王义的人,在他的行囊里发现了用于点火的工具,经过严刑拷打,王义承认了他就是小王子派来烧毁草场的奸细。

接着合川郡王府发生了一起盗窃案,此事原本和朱充灼没有丝毫关系,却在审讯中扯出了曾深度参与朱充灼谋反的同伙门四,他也曾奉朱充灼的命令去烧过大同草场。

最后,就连最早派出去联络蒙古的卫奉,也被大同总兵派去的士兵抓住了,而且当场搜出朱充灼勾结蒙古小王子的书信若干,可谓人赃并获。

消息被火速报告给宣大总督翁万达,翁总督明白此事非同小可,立刻下令拿人。

朱充灼和他那些“共谋富贵”的宗室们,悉数被抓。党羽也都被擒获,白莲教头目罗廷玺知道自己必死,畏罪自杀。

朱充灼的谋反大业,还未正式开始,旋即灰飞烟灭。

这件事情的结局是:朱充灼等参与谋反的宗室,全部押送京城。嘉靖帝下令多方会审。

审判结果:首犯朱充灼,从犯朱充耿、朱俊桐、朱俊振等共八人,“俱令自尽,仍焚弃其尸”。

朱俊弃、朱俊掖两个倒霉蛋,参与了制造火箭之事,虽不知情,亦不能免罪,被夺去爵位,发配宗室的专属监狱——凤阳高墙。

至于对参与谋反的其他同党和受牵连之人,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张文博等三十人,俱依谋反律,弃市枭首于边。代府长史孙质等论死系狱,余悉如议。”

——《明世宗实录》

朱充灼之乱后,明朝虽然也开始着手解决宗室问题,但提出的办法大多都治标不治本,宗室问题依然愈演愈烈。直到万历朝,明神宗才颁布圣旨,允许宗室们自谋生计。只是这时候的大明朝眼看就要风雨飘摇,已经没有多少安稳日子可过了。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