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台湾台南,有一处久旱不雨的地域,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慢慢的形成了一处的盐滩地。
七股盐山
处于台南市七股区顶山废弃盐滩地,蓄积的浅坪海水蒸发,盐滩出现色彩变幻莫测的奇特景观,成为真正的秘境。
这片盐滩地位于七股盐山,七股盐山位在台南市七股区和将军区,是台湾面积最大、最晚发展的七股盐场遗迹之一,总面积有2,700多公顷,全盛时每年产盐11万吨,主要供应国内农工业用盐,随时代变迁,晒盐不符经济效益,七股盐场遂于2002年5月废晒,结束台湾338年晒盐历史,七股盐山的休闲游憩时代随之开启,转形成为著名的盐业观光据点,即新南瀛八景之一“盐田晒玉”的所在地。
由于盐山如白雪耀眼,像长年堆雪的长白山,也称作“南台的长白山”,来台观光的日本人则戏称是“台湾的富士山”。最主要的盐山有两座,为盐山主峰和盐山北峰,前者是为七股盐场末代的晒盐堆叠出的人造山,海拔高度为20米,约相当于七层楼高,堆储之盐约六万吨;后者来自西澳洲,为粉碎盐工厂的原料盐。
变化莫测的盐滩地
大多数的人都只是在七股盐山景点拍照取景,但是却不知道还有一个如此变化莫测的盐滩地。
蓄积的浅坪海水蒸发,盐滩出现色彩变幻莫测的奇特景观,成为真正的秘境。
由于地点偏僻隐秘,少有人为破坏。还有海水的废盐滩地,有的结晶成白色的盐,混在红棕色的卤水周边或池底,海盐在偏光照射下,有白色也有淡蓝色,龟裂的盐滩地也呈现不规则图形,形成美丽的构图。
还有海水的废盐滩地,有的结晶成白色的盐,混在红棕色的卤水周边或池底,海盐在偏光照射下有白色,也有淡蓝色。
出现奇景的废盐滩位在七股西寮以北的盐埕,道路难行,而且必须步行靠近,早上和黄昏拍摄的景色又不同。早年制盐产业是利用水门引进海水进入储水池,再引到大、小蒸发池,海水浓度升高成为盐卤水,最后引进结晶池晒盐而成。
久旱不雨,废盐滩内的海水蒸发后,变成铁红色的高浓度卤水,有的已结晶成盐,各种色彩及线条在阳光照射下,形成奇特景观。
废盐滩地的蓄积海水形成不同奇景。出现奇特景观的废弃盐滩地必须有形成要件,如果海水太多,就只是一池水,水太干则只有干涸龟裂的盐滩地,盐滩内要有适量的海水,加上久旱不雨,日照强,才有出现奇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