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期待已久的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终于兑现了,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这一点从股市超90%的股票下跌和贷款积极性持续下降就可以看出,部分人说是因为这次释放的流动性太少了,只有0.25%的5000多亿资金,不足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但事实真的如此么,我看未必。
降准
首先,现在市场当中并不缺乏流动性,缺乏的是对未来的信心,不是银行金融机构没有钱,而是好多人已经不想从银行融资贷款买房,创业了,出于对于未来的悲观情绪都开始变得谨慎起来。从银行角度来说,现在是非常着急将钱贷给大家的,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我是体会颇深,今年接到的银行主动贷款电话是明显增多了,身边的朋友也是一样经常接到银行的贷款电话,但多数人都不想贷款。
贷款
所以,这次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意义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上的安抚,目的是告诉大家银行并不缺钱,央行也不缺钱,在必要的时候会用货币工具来支持实体经济,现有金融体系中并不缺钱,问题现在不是要多释放多少资金,而是要将已经释放的资金真正贷出去,最终在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循环,因为只有钱循环起来才能让多数人增加收入,从而最终拉动经济的发展,如果资金不能有效循环起来,那释放多少资金也没有太大作用,因为大家不敢用。
悲观预期
其次,我们部分地区的经济可能正在发生萧条,具体会发生什么样的萧条,这里不方便多说,但是,我们可以从日本过去经历过的萧条所导致的结果得出一些值得参考的点。
第一,失业率大幅上升,找工作变难,就业机会变少,这是萧条时期最先发生的事情。经济学中的萧条可以用一个简单而粗暴的方式来描述,那就是自己生产的商品自己买不起,进而导致失业率不断上升。当年日本经济奇迹之后,随后日元大幅升值导致了很长时间的萧条,而萧条发生之前,日本当时的就业人口是3500万左右,当萧条发生之后,就业人口掉到了3300万左右,同时,多数岗位的工资水平都停止增长了,这一点是不是跟我们某些地区类似。
工作机会
第二,屋价大幅度下跌,部分地区甚至长期阴跌。这一点上我个人跟部分人理解的略有不同,当年日本经济奇迹破灭后,屋价随之而来也迎来了史诗级下跌,部分地区的屋价跌幅高达90%,虽然我们目前多数地区屋价也开始下跌,交易量变差,但我们的屋价下跌跟日本当年地产泡沫的破灭有着本质区别,这论点可以从黄奇帆相关的讲话中就可以得出结论。
屋价
日本当年的屋价是纯粹的货币超发导致的,客观来说,日本当时并没有建设那么多的房子,只是社会上的资金太多了把房子和股票权益资产价格推到了不该有的位置,所以当日元升值导致流动性收回的时候,屋价必然会回到其原有的价格。我们的屋价虽然也有一定的泡沫,但我们是建设了大量房子的,近三十年的房子总量增长了10倍以上,我们的房子可以承载更多的货币,所以,即便是下跌也不会全面出现暴跌的情况。
萧条
第三,经济萧条既不会消灭富人,也不会消灭穷人,而是大量消灭所谓的中产阶级。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发生过真正的萧条,但美国,日本,欧洲都发生过,从日本当年的情况来看,当萧条发生的时候,富人因为手里有资金优势会变得更富,穷人手里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所以也没啥太大变化,而拥有房贷,车贷,收入在多数之上又勉强维持生活品质的中产阶级最吃亏,因为经济的下滑导致收入和工作机会减少,最终还不起相关贷款,自己半到手的财富会被逐渐收割。
利率
最后,没有降低利率而是采用降准可能还有两个考虑的因素,分别是汇率和降息的边际递减效用,现在处于美联储加息阶段,全世界资本正在向美国集中,如果降息导致汇率下降,会刺激资本外流。另外,降息放水也不是万能的,任何一种政策使用得多了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就跟咱们吃药产生抗体似的,比如日本的利率几乎都降到0了,依然无法带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