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重庆又添“网红桥”红岩村大桥通车
10月28日上午,红岩村大桥主线正式通车,山城市民又增添一座新的过江通道,在交通不拥堵的情况下,最快10分钟便能从渝北区柏树堡抵达九龙坡区五台山立交。
红岩村大桥位于已建成的嘉华嘉陵江大桥和石门嘉陵江大桥之间,主桥上层桥面为城市快速路设计标准,设置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为80公里,车行道两侧设置人行道,标准宽度31.2米;下层桥面中央布置双线轨道,在10米宽的轨行区两侧各布置一个7米宽的单车匝道,设计为慢速交通系统。该桥采用高低塔双索面双层桥面斜拉桥型。
桥塔选用竖向荷载传递最直接的门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塔总高202米,低塔总高150.7米。
据介绍,在设计桥塔时,设计团队以受力合理的“门”型桥塔为立足点,利用简练、刚直、坚硬的竖向线条,以及水平延展的主梁和倾斜的拉索等多组刚性线条,构成简洁、明晰、充满力量的造型艺术,刻画出山城人民耿直、坚毅、团结、向上的性格特质。
据了解,大桥主梁为桁架结构,一共有49个节段,单个节段最重达631吨,节段间高强螺栓连接的可调范围仅有2毫米。为此,项目团队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大桥合龙敏感性分析,在大桥合龙施工过程中预设实时监测仪器,全过程精准跟踪监控大桥合龙数据,最终实现了主桥零误差毫米级精准合龙。
施工方还打造了项目管理协同平台,以BIM模型为载体,与项目技术、质量、进度、安全等管理相融合,实现项目管理各系统的数据集成和一体化。
开放交通后,市民由渝中区去往渝北区,可通过歇台子隧道进入,经红岩村嘉陵江大桥-红石路隧道,转入柏树堡立交后到达,仅需8分钟左右。
红岩村大桥通车后,将形成纵贯中心城区南北的重要通道,极大缩短陈家坪片区至龙山片区的通行时间,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快速路网结构,助力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来源: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02
台湾首座跨海大桥金门大桥预计月底通车
据悉,经通车前勘验,台湾交通部门高速公路局评估称影响金门大桥工程通车部分事项可于10月28日完成改善,交通部门负责人与相关单位确认后,决定金门大桥于10月30日开放通车。
据介绍,金门大桥为全台第一座极具高风险性及高技术性的大跨径海上特殊公路桥梁,更是金门的重大工程,全桥于今年7月22日完成合龙。金门大桥通车后,大小金门间交通将不再因天候海象而中断,往来两地的民众将有一条陆路运输通道。
据了解,金门大桥是台湾首座跨海大桥,连接金门本岛和烈屿乡(小金门),西起烈屿乡湖埔路,东到金宁乡湖下慈湖路,全线5.4公里,其中跨海桥长4.8公里。通车后,金门本岛到列屿之间,开车只要5分钟。
金门大桥2011年开工,原计划2016年完工,但开工后经历一波三折,直至今年才竣工。(来源:澎湃新闻)
03
蒙山至金秀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10月26日,国道G355蒙山至金秀公路第二合同段(以下简称“蒙秀2标”)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至此,广西蒙山至金秀公路实现全线通车,直接改善大瑶山地区的交通环境,蒙山至金秀路程从3个小时缩短至一个小时。
蒙秀2标位于广西来宾市金秀县,全长28.703公里,公路等级为二级,设计时速40公里/小时。项目工期24个月,全线共有隧道一座、桥梁4座、涵洞102座,穿过大瑶山脉腹地,施工路线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崎岖。
面对施工地形复杂受限制条件多、高架大桥施工难度大、前期征拆协调工作复杂、涉路施工多等重难点,全体参建者通过积极同当地政府、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对接加强涉路施工监管、实行夜间交通管制,专人24小时巡察,加宽盖梁尺寸、优化架桥机设计保证架梁施工等举措,按时按质实现交工验收。
作为连接蒙山至金秀两县的重要通道,蒙秀2标顺利通过交工验收,为蒙山至金秀公路建成通车划上了圆满句号,将带动当地旅游业、茶叶、中草药等产业发展,促进山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直接惠及沿线各民族群众数万人,对提高区域公路通行能力和路网整体服务水平,促进两县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起到重要作用。(来源: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04
中开高速江门段银洲湖特大桥实现主桥贯通
10月27日下午,中(山)开(平)高速公路江门段项目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银洲湖特大桥中跨成功合拢,实现主桥贯通。
据悉,银洲湖特大桥跨越银洲湖黄金水道,连接新会区三江、双水两镇,并通过三江互通和双水互通对接江门大道南东线、西线,是中开高速江门段难度最大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银洲湖特大桥主航道桥、辅航道桥及东、西引桥,其中主航道桥是双塔双索面混合式结合梁斜拉桥,主跨530米,塔高203.6米,共分37个阶段施工。
高203.6米的索塔是大桥重要组成部位,是目前广东省江门市在建项目的最高高度,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此外,银洲湖特大桥跨越崖门水道,可供5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根据实地统计,每日航经大桥的船舶数量为436艘次,预计到2025年桥区河段将有各级船舶780艘次经过,防撞需求大。
据介绍,围绕银洲湖特大桥建设各项需求,施工企业首次创新采用浮式钢覆复合材料防撞设施,将高强基GFRP材料与钢材、耗能芯材合理构建消能减振结构,减少船舶撞击力,高效保护主墩,降低下部工程规模。并应用智能化信息化主动防撞系统,在桥梁区域设置AIS设备探测船舶是否越界通航,建立了主动预警与被动防撞相结合的防船撞体系,以确保大桥运营安全。
据了解,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开展了10余项科研课题研究,并不断拓展成果转化渠道,全面保障大桥施工品质。银洲湖特大桥主桥贯通后,他们将进行桥面铺装、钢护栏安装和调索等后续工程,按照当前进度,计划年底实现项目建成通车。(来源:中新网)
05
峨汉高速公路乌斯河隧道顺利实现贯通
10月27日,随着一声响亮的爆破,峨汉高速公路乌斯河隧道顺利实现贯通,为今年底峨汉高速公路峨边至金口河段、汉源至乌史大桥乡段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乌斯河隧道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乌斯河镇,全长6.027千米,最大埋深约1472米,是峨汉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由于隧址区属于高地应力区,需穿越5条断层带,集软岩易破碎、突泥涌水、岩爆、变形塌方、高地热等不良地质于一体,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
为安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一线团队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加大技术攻坚,结合信息技术,将各项创新理念灵活运用于现场施工,并总结形成了“山区高速公路大埋深硬岩高地应力段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运用”“创新QC——研制地下硐室岩爆防治系统”等多项科技创新成果。
据了解,峨汉高速公路起于峨眉山市南侧,经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甘洛县止于雅安市汉源县北侧,设置流沙河枢纽互通与G5京昆高速公路雅西段相接,路线里程122.882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完善四川省总体公路网规划布局,显著改善峨边、金口河及大小凉山等民族地区的交通条件,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区域旅游业发展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起到促进和支撑作用。
目前,峨汉高速峨眉至峨边段已于2021年7月1日开通试运营,今年底除大峡谷隧道外其余路段将全部通车,全线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来源:封面新闻)
06
南玉铁路六景郁江特大桥主塔全部封顶
10月25日,南宁至玉林铁路(简称南玉铁路)六景郁江特大桥主塔顺利封顶,至此,大桥两个主塔全部封顶。
南玉铁路是广西首条自主投资建设的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正线全长193.31公里,是南深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南宁、贵港、玉林三市,连接北部湾城市群与桂东南城镇群,沿线共设6座车站。
六景郁江特大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六景镇,全长11.465公里,主桥为五跨钢-混部分斜拉桥,主跨320米,横跨郁江,是南玉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
本次顺利封顶的主塔总高度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横向布置为H形,塔冠纵向造型寓意“爱心”。大桥所在位置偏僻且位于风口,最大风速16.7米/秒,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给物料运输、高空作业、安全质量管控带来了挑战。
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承建单位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将物联网系统、BIM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先后攻克了裸岩地质条件下栈桥施工、大直径深水桩基成孔、水下爆破快速清基、围堰拖轮浮运等一系列施工难题。塔身施工中,建设者以液压爬模系统为基础,结合大桥施工特点研发了大截面塔柱快速施工的新型拉杆、索鞍快速定位精调装置等新型工装,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升了塔柱施工效率。
建成通车后,南宁至玉林的行车时间将缩短至50分钟左右,对优化区域综合交通结构、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力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实现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