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古文观止》的第一篇
——郑伯克段于鄢
传说郑庄公出生的时候脚先出来,吓坏了母亲姜氏。(此处可脑补一下,医疗水平有限的春秋时期,接生婆没准也少遇类似案例,再遭遇个大出血之类的,赶上家中老人迷信啥的……)于是她给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起了“寤生”的乳名。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她对其是不喜欢的。
她的小儿子共叔段出生时很正常。这与他哥哥的出生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以想见,从出生起,母亲就把所有的爱给了小儿子。
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自是不必说,连世子的头衔她也要给自己的小儿子抢一抢。就问问这老妈,大儿子难道不是您亲生的吗?
若非郑武公没有同意,郑国岂不是要毁在她手里?
接下来庄公继位,姜氏就开始了她一系列的神仙操作,最终一步步把小儿子推向深渊!
——先是为段争取领地。
母亲一开始为他争取的领地是地势更加险要的“制”地。据说此地又叫“虎牢关”,地处河南荥阳。北边是黄河,南边是嵩山,属于易守难攻的要塞,但郑庄公并没有答应。于是她选择了“京”。文中说道“京”比都城面积还大。
——接下来段命令西、北两边邑,一边听命于他,一边听命于郑庄公;
——见郑庄公没什么反应就直接把两边邑收归己有;还进一步扩大了领地;
——见郑庄公依旧没动静,于是养马、屯兵、修城池、备武器、定好日期准备偷袭大哥(母亲在里边为其开门做内应);
——被早有防备的大哥打败,最终逃亡他乡。
历史上有些对郑庄公的反面评价。说他品行不端,明知道自己的母亲纵容自己的兄弟犯错,却不加以阻止。
我有不同的看法。
我觉得从小到大一直备受冷落的孩子,他的内心肯定是极其痛苦压抑的。长期处于这种生长环境下,他早已对母亲失望透顶。
或许小时候有那么个时刻期待着母亲能把对弟弟的爱分一点给自己,可是长大后肯定不会再心存幻想!否则也不会对母亲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让一个从小没有得到过半分母爱的孩子学着放下成见,爱自己被宠坏的兄弟,是件困难的事。况且与这个被宠得无法无天的小霸王站在一起的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她才是事件的幕后“英雄”!
这就是捧杀吧,希望我们为人父母的都以史为鉴,莫要因自己错误的行为耽误了自己孩儿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