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年底的“九合一”选举已经步入了关键的冲刺时刻,尤其是桃园市的选战形势是最激烈的。候选人中有国民党的张善政、民进党的郑运鹏、台湾民众党的赖香伶和以无党籍身份参选的郑宝清。近日,张善政还在桃园北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造势活动,现场涌入两万人,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新北市长侯友宜、台中市长卢秀燕都纷纷出席助阵,气势如虹。随着桃园几位候选人的民调接连出炉,虽然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但也初见眉目。
根据岛内最新民调,桃园市长4位候选人中,张善政以38%的支持率领先,紧随其后的是郑运鹏,支持率为27%,郑宝清和赖香伶支持率加起来仅占到11%,其余还有24%尚未决定投票意向。从数据上来看,张善政和郑运鹏选情胶着,即使张善政处于领先,也未必就高枕无忧了。因为从具体的选民层次分析,20到29岁选民群体的变动很大。
从近一个多月的选战情况看,不少台湾年轻人开始出现动摇,投票意向不明确的人群中,年轻人的比例大幅增加,几乎翻倍,而张善政和郑运鹏在年轻人中收获的支持率都有所下降。可以预见的是,在投票临近的节点,两人都得在年轻群体上下功夫,争取拼上这最后一块拼图。
对于国民党来说,桃园的选情不仅事关所谓“六都”阵地能否拿下过半,更是对党主席朱立伦领导力的期中测试。朱立伦的决策风格在国民党内遭遇的批评不断,影响到了整合选举力量的步调。张善政作为朱立伦推出的人选,他的成败就是朱立伦领导力的一块试金石。
在对桃园的民调分析中,民进党籍民代沈富雄认为“得中立选票者得天下”,和朱立伦“中间路线”的策略框架大抵类似。朱立伦从上任就各方都不得罪,力行争取中间选民。打“中间牌”是否奏效?能否扩大蓝营基本盘?为选举能加多少分?关乎着蓝营未来的路线定调。
有熟悉党务的蓝营民代就透露,国民党要是输掉桃园,不管台北或是其他县市赢了多少,都不会有人觉得朱立伦“有功”。桃园选战若是功亏一篑,“倒朱”的声浪也势必再起。到时候党内山头林立,应该会更多倾向“下注”新北市长侯友宜来展望2024。说白了,桃园的选情之所以激烈,是因为对于朱立伦,桃园将关系着他能否坐稳主席位置;对于国民党,桃园的分量更直接影响着政策路线的方向。
而且这一回的“九合一”选举还不同以往,由于新冠疫情和负面选举两面冲击,今年岛内的选战已经是30年来最“冷”且最“脏”的一场选举,影响面极大。
岛内新冠疫情失控后至今未缓解,民众参加大型活动的意愿并不高,各个政党的造势活动大都只能靠公职或是桩脚动员硬撑。挑战者很难再通过造势活动来争取选票认同,相比之下“现任优势”被放大。也就是竞选连任的各级公职,只要没有大的过错激起民怨,连任的机会就增大不少。
于是既然没法给自己加分,那就让对方减分。大概从林智坚、陈时中开始,岛内选战中不断爆出各种争议,发展成了对候选人人格、道德的放大检视,政绩政见的关注度几乎没有。候选人的支持率随炒作起起伏伏,公众关注点已经被带偏。若是这样的选举形势一直持续比烂,最后的结果恐怕未必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