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考古学者说过;以山定水,以水定路,以路定城。台北市两大河域:淡水河与基隆河,沿山蜿蜒贯穿台北盆地,会合口形成社子岛,骑者今日ubike环绕社子河滨自行车道,由基隆河出发,至基隆河与淡水河交会口,再沿淡水河滨回到台北大稻埕码头,途中山水果然定了台北盆地的灵魂。
清明后四月台北的天气,已有初夏的温度,早晨7点左右,骑者由松山机场旁基隆河8号堤岸口出发,河滨自行车道沿着基隆河左岸向北前进,沿途晴空倒影,水波粼粼,七星山脉在右岸不远处矗立着。由出发处到两河会合点的社子岛头公园,约14公里。社子河滨公园处竟有游艇冲浪手在此活动,骑者望着快速前进游艇后尾一道长长的白色水痕,心中暗暗点赞。
到达岛头公园,两侧河道于此汇集,左前方为淡水出海口的观音山,右边为关渡湿地公园,向前远远望去正是淡水码头与市区。至此,颇有与台北盆地悠悠天地融合一体的感受。社子因位居两河交会之地,又邻近淡水河入台湾海峡出海口,每逢台风淹水,多有水患,因此虽然位于台湾首善之区的台北,但长年限建,反而留给台北市民一个自然湿地及开阔的水陆活动空间。在疫情期间,骑者更能珍惜城市与自然共存的和谐。
在岛头公园吸收了台北盆地山水精华后,骑者沿着社子环状河堤,由淡水河右岸河滨自行车道,继续前进。途径对岸的芦洲、三重,到达大稻埕码头。
上回在大稻埕码头参访了贵德街的茶行老宅,这次顺道拜访了大稻埕附近有名的迪化街。迪化街是当年著名的码头货品交易集散地。进入南北干货大街,仍然可以看到老宅林立、处处货商,当年迪化街布商是台北地下金融放贷的主力,现在永乐商场的布商只有老商号默默的延续着没落的布匹买卖了。后浪推前浪,是伟大城市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