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参考消息网援引俄新社报道称,俄罗斯外交部两天前发布公告显示,25日被乌克兰安全部队扣押的10名俄罗斯船员,当天已经被释放,他们很快就可以回国。
另有俄外交部消息人士指出,船员们毫发无损地离开了乌克兰。考虑到乌近年来的现状,这体现了基辅回归法律范畴的趋势。
与此同时,乌克兰人权事务全权代表柳德米拉·杰尼索娃致电她的俄罗斯同行塔季扬娜·莫斯卡利科娃称,在乌克兰被扣押的俄油轮船员已进入摩尔多瓦境内,并将从那里启程飞回莫斯科。”
从一系列报道可以看出,乌克兰扣押油轮,并抓人放人都在25日一天之内接连进行的。完全可以说,乌克兰此次扣押俄罗斯油轮,动静虽然闹得非常大,最后却很快就偃旗息鼓,白白忙活了一个回合草草收场。
7月25日传出这一消息时,的确相当震撼。全球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乌克兰安全部门在该国伊兹梅尔港附近截获了一艘油轮。据悉,该部门当时口气相当强硬,称这艘油轮于去年11月份下旬参与了乌俄刻赤海峡冲突,对乌方军舰的通行进行了拦阻。
另有确切消息,就在俄罗斯油轮被扣押的当天,乌克兰前军方高官、前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亚历山大·图尔奇诺夫在接受采访时高调扬言称,乌克兰的“海王星”巡航导弹能够摧毁任何级别的俄罗斯战舰,在必要时可以“摧毁”刻赤大桥。
这一激烈言论,无疑是对俄主权安全的一种危险挑衅。
乌克兰方面这一系列言行,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泽连斯基政府要比其前任对俄罗斯的态度更强硬,甚至不惜对俄罗斯施以军事威吓。
伊兹梅尔港事件发生之后,俄罗斯方面立即回应。俄罗斯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弗拉基米尔·贾巴罗夫抨击道:乌克兰对俄罗斯船只的扣留是绝对非法的。俄外交部正式警告称,如果发现乌方有扣押俄罗斯船员当人质的企图,俄方将立即作出回应,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实在乌安全部门提及刻赤海峡冲突事件之际,俄罗斯方面就预料到了,乌克兰可能会将被扣俄方船员当成人质,因此提前打了一剂“预防针”。
俄外交部这一警告表态算得上足够严厉,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据悉,乌安全部队对俄方船员也相当客气,只是提问了一些简单的例行性问题,然后不久便将他们送抵摩尔多瓦机场。
在油轮被扣事件上,乌克兰显得如此前倨后恭,自然是有原因的。在俄乌国家实力对比上,乌克兰远远不能与俄罗斯抗衡。
比如经济方面——
俄乌这对“斯拉夫兄弟”之间的关系固然很冷淡,可两国毕竟有极为绵长的边境线,双方经贸关系还是相当紧密的。尽管俄乌两国因顿巴斯地区闹独立、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等事件而闹得很不愉快,但俄罗斯仍然是乌克兰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
如果俄罗斯要对乌克兰发起制裁的话,后者将难以承受;反之,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依赖极小。换句话说,俄罗斯完全能离开乌克兰,而乌克兰若遭俄罗斯封锁,将不可避免会陷入绝境。
如今年6月初,俄罗斯正式向乌克兰发起一轮经济制裁,其内容有诸如禁止向乌克兰输入石油、停止从乌克兰进口轻工业产品、机械等。没想到泽连斯基政府立即认怂,表示要与俄罗斯展开谈判。
再论军事实力——
不可否认在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当年继承了其35%的军事研发能力及当时的武器装备,前军事力量居于全球前列。随着乌克兰历届政府听信西方忽悠而“自废武功”、对国家管理不善等一系列原因,如今军事实力一落千丈。比如乌克兰如今在应付东部边境的顿巴斯地区冲突,都不得不仰仗美国及北约帮助。
乌克兰这次本来是真的想在俄罗斯乃至全世界面前强硬一回的,奈何实力不济,泽连斯基不服也没有办法啊!(作者: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