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麾下的黑人佣兵火枪手是怎么来的?

2022年10月11日22:54:04 热门 1755

1662年2月1日,郑成功收复了中国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距今整整360年。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收复中国台湾的过程中,郑成功还拥有一支比较特殊的军队,打出了不错的助攻。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麾下的黑人佣兵火枪手是怎么来的? - 天天要闻

黑奴贸易。来源/(英)莉齐·克林汉姆,李燕《饥饿帝国》


中国与非洲远隔万里,中国人自古对黑人了解有限。唐代名动一时的“昆仑奴”,究竟来自非洲还是东南亚,至今存有争议。随着大航海时代到来,葡萄牙、荷兰等早期海上列强开始将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运来东方。也就是从16世纪初开始,非洲黑人逐渐来华。


1441年,葡萄牙人将第一批黑人从非洲掳回里斯本,此事被视为近代历史上黑奴贸易的开端。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黑奴贸易随即延伸到东方。葡萄牙人入居中国澳门之初,大批非洲黑奴便随之而来。


据统计,1564年明朝嘉靖四十三年)澳门仅有900葡萄牙人,却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印度人和黑奴。来东方从事贸易的葡萄牙人大量蓄养使用非洲黑奴,不但用黑奴料理家务、照顾饮食起居,而且用黑奴在航海贸易中充当水手、搬运货物。更重要的是,葡萄牙人往往用黑人充当随从侍卫,保护主人的安全。非洲黑人身强力壮、忠勇可靠,名声逐渐在东方传开。明代文人王士性于1601年(明朝万历二十九年)游历澳门,在游记《广志绎》中写下了这样的见闻:


番舶有一等人名昆仑奴者,俗称黑鬼,满身如漆,止余两眼白耳,其人止认其所衣食之主人,即主人之亲友皆不认也。其生死惟主人所命,主人或令自刎其首,彼即刎,不思当刎与不当刎也。其性带刀好杀,主人出,令其守门,即水火至死不去,他人稍动其扃𫔎(门闩锁钥之类的意思)则杀之,毋论盗也。又能善没,以绳系腰入水取物。买之一头值五六十金。


在明人眼里,非洲黑人虽忠诚、身手矫健,却性情嗜杀,令人胆寒。难以想象,他们如果与中国人通婚会是何等后果。其实,明清文献中已经有不少中国女子嫁给非洲黑奴的记录。明代文人蔡汝贤万历年间长期在广东为官,一般认为其撰写的《东夷图说》,不但留下中国现存最早的欧洲人图像资料,对当地的黑人也颇有观察:“(非洲黑奴)配以华妇,生子亦黑。”实践证明,这样的记录极为科学。后人显然在这样的事实基础上多有编排,演绎出种种人伦惨剧。比如清代文史大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过这样的故事:


某家买一黑奴,配以粤婢,生子矣,或戏之曰:“尔黑鬼,生儿当黑。今儿白,非尔生也。”黑奴果疑,以刀斫儿胫死,而胫骨乃纯黑,于是大恸。始知骨属父,而肌肉则母体也。


虽有这样荒诞无稽的脑补,但彼时非洲黑人常见于广东沿海是不争的事实。不少明清文人吟广东沿海人情风物的《竹枝词》里常有这样的诗句:“南海多玄国,西洋半黑人。”尤其澳门城内,圣诞前后全城欢庆,非洲黑人能歌善舞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百千灯耀小林崖,锦作云峦蜡作花。妆点冬山齐庆赏,黑人舞足应琵琶。”


然而,这些黑人地位低下。葡萄牙对他们随意凌辱,一旦犯错则动辄施以残酷的惩罚。沿街鞭笞然后装船运到马尼拉卖掉是家常便饭,曾有犯罪的黑奴被绑在城堡的炮口之下炸得粉身碎骨。明清文人对此颇多同情,据观察葡萄牙人喜欢养宠物狗,主人家狗的地位都比黑奴高得多,故曰:“宁为番狗,莫作鬼奴。”忍无可忍的黑奴选择逃亡甚至反抗,有时也会得到中国人的庇护。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麾下的黑人佣兵火枪手是怎么来的? - 天天要闻

黑人奴隶。摄影/Archivist,来源/图虫创意


尽管如此,葡萄牙人对黑人最为倚仗之处,是以黑人为作战力量。早在1548年(明朝嘉靖二十七年)五月,督浙名臣朱纨便于击败葡萄牙武装商船后上奏称,俘虏中有三名“黑番鬼”。经审讯,其中一人名叫“嘛哩丁牛,年三十岁,咖呋哩人,被佛郎机番自幼买来。”


所谓“佛郎机”即France,明代用于称呼葡萄牙;“咖呋哩”则是葡萄牙语的Cafraria,泛指东非黑人地区,是欧洲人对部分南班图人的称呼。不过一个月后,“六月十一日,佛郎机夷人大船八只、哨船十一只径攻七都沙头澳,人身俱黑,各持铅子铳、铁标、弓弩乱放。”葡萄牙人无疑在作战中使用了为数不少的黑人,而且黑人的角色颇为重要——“各持铅子铳”。这些黑人被训练成技术老道的火枪手,战斗力不可小觑。黑人显然还擅长使用长矛、长戟、剑盾和十字弓,应是在使用火枪的葡萄牙主人填装弹药时用冷兵器提供掩护。也有人指出,当时澳门是远东生产近代火器的中心,不少黑奴从事过火枪火炮的铸造生产,所以还掌握了一部分火器维修甚至制造的技术。


16世纪末,荷兰崛起,新兴的海上强国开始与葡萄牙争夺东方的贸易主导权。1601年(明朝万历二十九年)荷兰武装商船来到中国广东沿海,企图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贸易据点澳门。


荷兰人未能得手,目睹此战的明朝人却发现,荷兰人也使用黑人参战。此后,荷兰人屡次图谋澳门,均不能如愿。1622年(明朝天启二年)6月,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印度尼西亚巴达维亚的据点派出远征舰队,准备以上千兵力一举拿下澳门。葡萄牙人举全城之力相抗,两个早期殖民列强就这样以明代中国的澳门为舞台开始交锋。双方大战两日,葡萄牙人大获全胜。澳葡当局后来将取得大捷的6月24日定为澳门城市日,作为公众假期庆祝。这一天也是天主教的施洗者圣约翰日,葡萄牙人将此番击败“异端”的新教徒荷兰人视为圣约翰佑护下的奇迹,施洗者圣约翰(澳门译为“圣若翰洗者”)遂成为澳门的主保圣人。


至于荷兰人,几年后又一次企图夺取澳门仍以失败告终,从此转而入侵中国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麾下的黑人佣兵火枪手是怎么来的? - 天天要闻

澳门风景。摄影/lkunl,来源/图虫创意


澳门的黑人奴隶在葡荷澳门之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战斗中,荷兰人惊恐地看到,黑人持火枪、长戟和剑盾上阵,拼死冲向荷兰人的阵列。这些葡萄牙人的黑奴将荷兰人的阵列冲到崩溃,连荷兰人的战地指挥官也被迎面冲来的黑人击倒,险些丧命。部分黑人在追赶时停下来搜刮荷兰阵亡者的尸体,也放了相当一批荷兰人生路。


后来,荷兰亲历者心有余悸地写道:“许多葡人的奴仆、黑奴等,被酒灌醉后,无所畏惧地任枪弹射击,令人难以相信。”葡萄牙方面则得意洋洋地记载:“为了嘉奖黑奴表现出来的忠诚与勇敢,得胜者当场宣布归还他们以自由。”后来更有记载,这些非洲黑奴不但得到了葡萄牙人的释放,还得到明朝官府的表扬,当地明朝官员特地赏给黑人几百担大米。


至于澳门的黑人如何投入郑芝龙、郑成功父子麾下,据部分早期来华的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日记和回忆录记载,过程颇为曲折,甚至有几分离奇。众所周知,郑芝龙半生纵横海上,因在家中排行老大而小名“一官”,又因皈依天主教、接受洗礼而得教名“尼古拉斯·加斯巴尔德(Nicholas Gaspard)”。同样人所共知,郑芝龙在日本平户曾娶日本女子田川氏为妻,生下郑成功。其实,郑芝龙在日本绝非只娶过一个田川氏,他迎娶的日本夫人至少四五人,为郑家添的男丁足有五六人。多年后,早已降清的郑芝龙在北京被清廷处死,与他一同遇难的三个儿子便出生于日本。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麾下的黑人佣兵火枪手是怎么来的? - 天天要闻

郑成功雕像。摄影/张东望西的视界,来源/图虫创意


根据欧洲天主教传教士记载,这些儿子早年便被郑芝龙接到身边,他在日本却还留有一个女儿。日本自战国时代结束、德川幕府建立后,逐渐推行“锁国”,禁绝天主教。1635年(明朝崇祯八年,日本宽永十二年),德川幕府发布第三次锁国令,日本大批天主教徒流亡海外,逃难到澳门。这位郑芝龙的女儿自幼信奉天主教,教名“芜索拉·德·巴尔卡斯(Ursola de Bargas)”,又是中日混血儿,也随之流亡澳门。


她被澳门当地天主教会收留,后来嫁给当地葡萄牙人安东尼奥·罗德里格斯(Antonio Rodrigues)。多年后,郑芝龙得知此事,传话给澳葡当局,令其将自己的女儿送来。葡萄牙人却予以拒绝,理由是郑芝龙的女儿乃虔诚的天主教徒,郑芝龙却早已放弃信仰,不能将她交给异教徒。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葡萄牙人以此制衡郑芝龙。郑芝龙不惜以武力相威胁,葡萄牙人则用他女儿的原话应对:自己不会生活在没有教堂和神父的地方。郑芝龙遂答应专门为自己的女儿修建教堂,允许天主教神父陪伴在女儿身边。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麾下的黑人佣兵火枪手是怎么来的? - 天天要闻

郑芝龙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英雄郑成功》截图


葡萄牙人无话可说,应也是借机与郑芝龙修好,便同意了他的要求。郑芝龙的女儿女婿一起从澳门来到当时郑氏的大本营、今属福建泉州的安海,并为父亲带来了一份见面礼——从澳门招募的一批非洲黑奴火枪手。


见多识广的郑芝龙知道这些黑人在葡荷澳门之战中的出色表现,黑人们应也希望能在这位海上枭雄麾下以雇佣兵身份效力,从而摆脱奴隶身份。彼时,清军已南下过长江,南明隆武政权已立,郑芝龙身为明朝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的抗清军务。葡萄牙人此举,恐怕同样带有插手明清鼎革乱局、伺机从中渔利的意味。但无论如何,郑氏从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黑人佣兵部队。


郑芝龙眼见清军势大,不久即降清,被清廷送往北京软禁。根据欧洲传教士记载,当初郑芝龙女婿罗德里格斯的父亲、他的葡萄牙亲家贝洛(Manuel Bello)从澳门一道来安海认亲,如今更陪郑芝龙同赴北京。女儿女婿则重返澳门,不再过问郑家事。而原本是一介书生的郑成功,哭孔庙、焚儒服,继承父亲旧部,毁家焚宅率军出海,在东南沿海继续坚持抗清数十年。那些来自澳门的黑人佣兵,就此成为郑成功忠心耿耿的部下。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麾下的黑人佣兵火枪手是怎么来的? - 天天要闻

郑成功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英雄郑成功》截图


有关这些黑人佣兵的数量,各类记载至今语焉不详,少则五十人,多则五百人,一般认为三百人左右。也有人认为,实际数量随着郑芝龙和郑成功的招募而有所增加。郑芝龙早年受洗加入天主教,通晓葡萄牙语,能够跟澳门的黑人沟通。所以有人认为,这些黑人在郑氏父子身边充当卫队。更有人推测,郑成功手下黑人数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有这几个方面:黑人作战勇猛剽悍,能使用、维修乃至制造火器,却因肤色和奴隶身份,军饷薪酬大大低于葡萄牙白人;晚明多有葡萄牙佣兵入华助战,帮明朝和南明小朝廷抗清,估计花费要远远高于郑氏雇佣黑人火枪手。更有人指出,插手明清乱局的葡萄牙人要撇清干系,所以不会再贸然允许郑氏招募葡萄牙白人佣兵;但招募黑人佣兵则毫无问题,因为葡萄牙人可以称这些黑人是从澳门逃亡的黑奴。


也有人指出,当时还有其他海上势力雇佣过零星的黑人。但那些海上势力同样视黑人为奴隶,不尊重黑人的天主教信仰,强迫黑人在斋日食肉,军中更无神父,于是这些黑人转逃到郑氏麾下。郑氏军中的待遇则截然不同。据欧洲传教士记载,有一次黑人佣兵通宵达旦庆祝耶稣升天节,黎明时鸣号放枪,“大官人(指郑成功)听到这巨大声响,吃了一惊,因为他事先未得到消息。问过原因后,他下令赏众人(指黑人佣兵)酒水、糕点,并赐银作为白天继续庆祝的费用,但命令不要再鸣枪,以免惊动地方。”郑成功不将黑人佣兵作为奴隶看待,自然赢得了黑人的效忠。


当初,荷兰人进攻澳门时,正因为不敌拼死作战的黑人才转而入侵台湾。在收复台湾时,郑成功麾下的黑人佣兵算是遇到了老对手。闽南地区至今流传着郑成功“使唆黑鬼放熕”的俗语和传说故事。可以想见,在闽南父老心中,这些黑人火枪手使用枪炮火器何其出色。黑人佣兵应同样擅长冲锋陷阵的近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热兰遮城日志》如此记载观察郑军调动的情况:“从他们(指郑军)的黑人当中,也有五六十个出来,沿着海岸走了一小段路,就坐在地上朝这边观看,他们全副武装,佩戴着大刀、关刀、弓箭、枪、旗帜和绳梯。”黑人佣兵们显然携带的是近战装备,准备冲锋在前。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麾下的黑人佣兵火枪手是怎么来的? - 天天要闻

郑成功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英雄郑成功》截图


事实上,侵占中国台湾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大量使用非洲黑人奴隶,为对抗郑军同样以黑奴参战,此即郑军所观察到的中国台湾“乌番兵”。有人指出,这些为荷兰人作战的黑人奴隶之中,有一些原本是由葡萄牙人训练,因战败被俘而投靠新主;而经过数战,郑成功对荷兰人采取长期包围战略,正好让麾下黑人佣兵出面,用各种方式劝降荷方黑人。果然,数百名荷方黑人奴隶兵陆续转投郑氏麾下。荷兰人被逐出中国台湾后不久,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被忽视的福摩萨》一书福摩萨即拉丁文及葡萄牙文Formosa,又译“福尔摩沙”,为“美丽”之意,是早期西方人对台湾岛的称呼,此书又译《被遗误的台湾》),一般认为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台湾总督揆一Frederick Coyett所写,其中便记载:“他(指郑成功)还有两队黑人兵,他们大多原是荷兰人的奴隶,学过来福枪和滑膛枪的使用方法,他们在福摩萨战争中给荷兰人以很大的损害。”闽南地区至今流传的郑成功“使唆黑鬼放熕”故事,也多称郑成功感化了用计俘获的荷兰“黑鬼兵”,让“黑鬼兵”反戈一击,对着荷兰人“放熕”(放枪开炮)



总之,郑成功麾下的黑人佣兵火枪手,与名动一时的重甲步兵“铁人军”一起,成为收复中国台湾时令人印象深刻的元素。而逐走荷兰人、收复中国台湾之后,这些黑人佣兵便从历史中悄然淡出。一般认为,他们从此在台湾安家落户,成为后世一些台湾人的无名祖先。但大量远不为人所知的细节,仍有待不断探寻。


参考文献

金国平,吴志良:《郑芝龙与澳门——兼谈郑氏家族的澳门黑人》,《海交史研究》2002年第2期

吴承祖:《郑成功“使唆黑鬼放熕”传说考》,《闽台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

朱俊芳:《明清时期澳门人口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