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2022年10月11日19:06:12 热门

前言

1949年8月的一天,北京的天气同往常一样炎热。毛主席在处理完工作后,突然收到了一封长达六千字的来信,信是鲁迅之弟周作人写的,他在信中诚挚地检讨了自己所犯下的过错。

看着看着,毛主席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这位曾经在北大任教的老师。读完信件后,他感慨万千地说道:

“既然是文化汉奸,那就把他养起来吧,又没有杀人放火。现在懂希腊文的不多了,我们可以给他安排一个相关的工作,然后以后负责文化书籍的翻译和出版嘛。”

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 天天要闻

正在工作的毛主席

毛主席的意思很明确,周作人是个文人,之前犯下的过错可以理解,而且国内擅长希腊文的人比较少,可以将他留下来做翻译工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贡献。

在毛主席的关注下,周作人做起了翻译工作,每个月还有一定的生活补助。从此,他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

兄弟两失和,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众所周知,著名的大文豪鲁迅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毅然决然地选择弃医从文,他以笔为剑,创作出《呐喊》、《彷徨》等大量优秀的作品,唤醒了正在处于迷茫之中的年轻人。在他的影响下,无数的年轻人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和民族而战,可鲁迅先生唤醒了很多人,却无法唤醒与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周作人。

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 天天要闻

周作人

周作人对我们来讲,可能是相对陌生的,因为他不像他的哥哥那样正直,一心为国,他是一个思想复杂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个反面教材。

1885年,周作人出生于浙江绍兴。作为家中的老二,他一直得不到父母的关心,这就导致了周作人极为渴望家人的爱。

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他们都只关心哥哥鲁迅,从小不关心弟弟周作人。时间一长,周作人逐渐养成了不爱说话、沉默寡言的性格。

在周作人九岁的时候,家中遭遇了巨大的变故,父母只好将孩子们送到了他们的舅舅家。后来,鲁迅把弟弟周作人接到了南京水师学堂读书,在这里,他不仅开阔了眼界,还收获了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

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 天天要闻

青年时期的周作人

到了青年时期,周作人又跟随哥哥来到了日本留学。相对于刻苦读书的哥哥来讲,周作人的留学生活丰富了好多,他在喜欢上日本文化的同时,还结识了自己未来的妻子——羽太信子。

当时,他们来到日本留学后,为了方便大家生活,鲁迅就带着弟弟还有几位男同学在学校外面租了一套大公寓居住。由于几个大男人 没有照料自己的能力,就花钱雇了一位当地的女佣,来负责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而这个女佣就是羽太信子。

羽太信子的个子不高,圆脸蛋,干起活来十分地麻利,身上还有着一种日本女人的温柔和贤惠。她温文尔雅的举止,一下就吸引了周作人的目光。

由于两人经常在一起生活,时间一长,周作人对这个女佣产生了感情,两个人双双坠入了爱河。不久,他们彼此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 天天要闻

周作人与妻子羽太信子(左一)

1911年,此时的大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一年周作人从日本留学回来。作为国家稀缺的高材生,周作人受到了良好的待遇,回国后不久,就担任了北京大学的教师。

他在任教的同时,参与了不少社会活动。新文化运动期间,他积极地进行撰稿,宣传新思想,正因如此,他的名气变得越来越大。

此时的兄弟两人,已经成为了民国文坛上的“双子星”。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兄弟两名气越来越大,他们之间的关系却走向了破裂,而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

自从周母去世后,主持家事的权力就落在了羽太信子的手中,一家人的收入都由羽太信子来保管。羽太信子负责起家中的开销后,不仅好吃懒做,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大手大脚。

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 天天要闻

鲁迅与周作人

没多长时间,原本宽裕的家庭出现了困境,看着眼前的一切,鲁迅多次提醒羽太信子要注意勤俭节约。可羽太信子不仅不听劝告,反而还对鲁迅恶意中伤,甚至还污蔑他对自己有非分之想。

关键时刻,原本就非常惧内的周作人再一次地站在了妻子一边。最终,兄弟两人走向了分崩离析,从此不再往来。

兄弟两从此分开了,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为了一己之私,丢失了文人血性

兄弟两人诀别后,周作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窘迫,羽太信子让日本的一家老小都搬到了中国,住进了周家的老宅。

此时的周作人,还极具爱国情怀。随着日本对中国的入侵愈演愈烈,周作人的心中非常愤怒,他非常痛恨日本行径野蛮的行为,他先是于1925年初发表了《介绍日本人的怪论》,打响了揭露日军侵华的第一枪,在接下来的三四年时间里,他又不断地发表抨击日本的文章,谴责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种种暴行。

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 天天要闻

羽太信子(右一)

只要是不利于国家的,他都会义正言辞地加以斥责,他激烈反日的态度,也是当时的杰出代表。可谁都没想到,以后的他竟然会成为汉奸,为日本人的文化侵略服务。

1934年,周作人和妻子羽太信子回日本探亲。在这个民族危机四伏之际,曾经的抗日急先锋回日本探亲,虽然说是自己的私事,可是影响力却非同一般。

他从日本回来后,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还恬不知耻唱起了媚日之歌,大肆鼓吹日本的文化,不断还宣扬日本的武士道,此时的他已到了善恶不分的地步。

1937年,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大举入侵中国。大多数的文人选择南下,继续拿起手中的笔同日军进行战斗,周作人的朋友们都劝他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周作人思考再三,最终选择留在了北平

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 天天要闻

卢沟桥事变

周作人之所以选择留在北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他的家累太重。他们一家老老少少加起来十多口人南迁确实不容易,再加上羽太信子的坚持,周作人留在了北平。可谁都没想到,周作人竟然沦为了汉奸,为日本人的文化侵略所服务。

日军占领北平后,多次派人找周作人合作,这种所谓的合作就是让周作人用自己的名号来为自己服务,起初周作人直接拒绝了。

紧接着,发生了多起针对周作人的枪击事件,使得周作人的立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就懦弱的周作人变得更加胆小,毕竟此时的自己面对是生与死的考量。

1938年2月,在北京饭店的一个会议室里,由日伪政权组织的“更生文化建设座谈会”在此召开。周作人等文化名人出席,引起了举国上下哗然,从此文化界一个铁骨铮铮的文人消失了。

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 天天要闻

周作人

不久,在《抗战文艺》上发表了茅盾、郁达夫、老舍等18位作家联名发表的《致周作人的一封公开信》。他们纷纷谴责周作人的行为,希望他能回到抗日的阵营当中,可周作人却置若罔闻。

之后,周作人先后担任了伪北京大学文学院的院长。汪伪政权成立后,又被汪精卫授予了教育总署督办,每天与日伪官员打得火热,以前那个文学斗士的形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自从当了汉奸后,周作人忙得不亦乐乎。1941年他出访日本,给日军伤员捐献了五百块,把自己的敌邦当成了友国。1942年,他又跟随汪精卫一起出访伪满洲国,并身穿日本军服,神气十足地检阅了部队。

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 天天要闻

周作人

这些行为,给他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他的生活处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当时伪政权每月给他将近3000元的大洋,他用这些钱将自己的住所进一步扩建,同时还雇佣了大量的仆人和保镖,生活相当地豪华。

他在为日本人服务的同时,却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作家,周作人的投敌给中国军民的抗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日本人借机进行宣传,周作人成为了日本推行奴化教育和文化侵略的“代表”。

周作人写信致歉,毛主席:那就让他为人民服务吧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久,国民政府颁布了惩治汉奸的条令,周作人变得惶惶不可终日。

在这全国人民欢呼雀跃的时刻,周作人却在苦思冥想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迎接即将到来的悲惨遭遇。不久,周作人在家中被国民党政府所逮捕。

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 天天要闻

周作人被押往法庭

周作人被捕后,嚎啕大哭地说道:“我好后悔啊,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当时就应该随北大南迁,都怪我自己意志不坚定啊。”

1946年,周作人被指控汉奸罪。被审判的时候,他身穿白色的夏布长衫,看起来非常地瘦弱,可他的身上,却没有书生的优雅、飘逸的气质。

审判开始后,法官一一罗列出了周作人的罪状,其中包括:帮助日本政府实施奴化教育,编修伪教科书;协助敌人调查华北资源;参拜靖国神社;发行有利于敌伪的宣传报纸等罪名。

听完法官的指控后,周作人恬不知耻地为自己辩解道:“我没有想留在北平投降敌人,只不过是为了维持教育,抵制日本人的奴化,减少占领军对百姓们造成的伤害。”

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 天天要闻

周作人

很显然,周作人的这番话,不仅是想说自己没有卖国,反而还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救国。

然而,不管周作人再怎么狡辩,都改变不了他卖国的事实。由于证据确凿,周作人被国民党首都高等法院以“汉奸罪”,判处了有期徒刑14年。

周作人对判决不服,多次向法院申请,要求复判,可不管他提出什么样的理由,只不过是为自己的卖国行径,找的一个牵强的借口罢了。

周作人在狱中的生活,变得十分地枯燥,他每天除了饮茶、读书,写一些古诗之外。偶尔还写一些条幅,给狱内外的人士。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大战役,逐步消灭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全国各地。国民党行政院作出决定,将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广州,同时对关押在各地的汉奸作出了处理,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一律释放,凡是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一律押到台湾。

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 天天要闻

国民党败退台湾

周作人出狱后,先是乘坐火车来到了上海,暂时留在了学生家中居住。不久,他又和妻子羽太信子一起定居到了北京。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旧政权更替之中,周作人不知道自己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的事情还有没有效?他心里清楚,虽然中国现在还有战事,可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取得革命胜利是迟早的事情了,于是,他在一片茫然之中,想到了周总理。

思来想去,他提笔给领导人写了一封信,信中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深刻的忏悔,同时还强调了自己的一些技能,比如说非常擅长翻译等,表示愿意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总理接到信件后,转送给了毛主席。看到这封信件后,毛主席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这位曾经在北大任教的老师,他感慨万千地说道:“既然是文化汉奸,没有干过杀人放火的事情,那就先养起来吧。我们可以给他安排一份相关的工作,让他能够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所服务。”

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在毛主席的关注下,周作人重新做起了翻译工作,同时每个月还有一定的稿费,极大地改善了现在的生活。

后来,周作人顺利地进入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他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日本文学古希腊文化经典汉语译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50年代末,随着形势的变化,周作人的生活一度出现了困境。妻子卧病在床,再加上物价飞涨,家里很快就入不敷出,周作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始变卖家当,其中还有自己留下来的一些古董字画等,还经常托朋友带副食接济,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周作人的处境变得更加困难。出版社国外译著工作暂时停止,周作人失去了收入来源,全家人只能靠着长子周丰的工资来勉强生活。

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 天天要闻

晚年的周作人

1967年5月6日,儿媳张菼芳伺候完公公后,就和往常一样上班去了。下午两点多的时候,邻居们看到老人趴在了铺板上一动不动,姿势很不自然,等到家人赶回家的时候,周作人全身冰凉,已经离开了人世。

看着眼前的一切,大家纷纷猜测,这很有可能是他下地解手的时候,突然发病,还没有来得及穿鞋,就离开了人世。

49年鲁迅之弟写信致歉,毛主席知其遭遇后感慨: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 天天要闻

周作人与妻子羽太信子

纵观周作人的一生,他也曾经是个意气风发的文人,可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却把哥哥的教导抛在了脑后,成为了背叛国家和民族的罪人。即使他没有受到人民政府的审判,可后半生也只能用苟活来形容了,这样的人更不值得我们的同情和原谅。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