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房企朋友的来稿,
她在杭州,被集中隔离了。
这7天里,她的心态变化,工作情况,
以及生活日常,如实记录。
她的被隔离,巧妙的度过了五一假期,
迎来新的开工季。
她说,自己是杭州“天选打工人”。
璐同学“被隔离偷走的时光”
隔离期满,走出酒店大门的这刻,似被头顶的光线晃了一下,忘记涂防晒了,不过没有什么关系,此刻的我只想感受阳光直射的温暖,感受这种浓烈的、蓬勃的力量,而非困于房间里无能为力。
绿化带里的土玫瑰开了,娇艳又清香,车窗外的天空比透过房间窗户看的要蓝,连白云都似乎更柔软些;疫情隔离,若不是亲身经历,又怎会珍惜“自由的美好”?
这段“非同寻常”的隔离时期也将成为我人生中难忘的记忆。
4月26日,当大部分人还沉浸在前一日杭城那场土拍狂欢中,我司却笼罩着一股失落之意:参摇的三块均落选,地主家的余粮告急了;公司上下小心翼翼的忙碌着,连走路都比平时轻了些,谁也不承想一股更大的风波悄然来袭。
下午两点,策略会准时举行,会议中途一句“公司大楼被封”的消息让汇报戛然而止,说话之人话音未落便看到匆匆行走的大白们出现在走廊里,心中一震,赶紧关会议室设备合上电脑速回25F办公室,推门却传来欢声笑语,原来这帮“二傻一般”的小伙伴本想逃离,无奈所有出口已封,于是他们从1楼爬上了25楼,好吧,就服优秀的你们。
此刻已是下午三点时分,焦躁不安的打听封控进程,整幢楼核酸、抗原检测,简单却又及时的食物充饥……一切有序进行,有序的连步骤都顺着逻辑走:22层有一个人阳了——楼下来了七八辆大巴车——22楼同层被带走——排查电梯里的密接者带走……
折腾到夜间两点终于迎来剩余的“次密接者们”暂时性解封——整装大楼封闭消杀、大楼剩余人员全部发配回各社区报备,准备居家强隔7+7;本因疫情笼罩的杭城,在夜里三点显得加倍冷清,于是脚下的油门更深了一点。
4月27日,早晨醒来主动报备社区、家中2楼自行隔离,就在社区已完成门口监控、入户磁石及封条等一系列操作后,再次接到社区电话说区里比较重视我的“次密接”,必须要拉出去集中隔离,与此同时部门群里不断传来小伙伴们被带走的消息,我知道,这次真的整体都“沦陷”。
赶紧打开手机,前一刻“嘚瑟”的绿码此刻变得红的晃眼,顾不得思考其他,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收拾行李:洗漱用品、宽松的衣服、日用品、药品、床品,电话遥控李先生买点咖啡+水果等,当然还有打工人不能丢下的电脑,在小区众人的注视下上了120防疫车呼啦啦开走了,至此正式开启我的“隔离”经历。
集中隔离,一个人,一个房间,一个无声的空间,以及暂时性被遗忘的自己。除了通过朋友圈、微博等了解外面的声音,其他一切静的可怕。
晨间标准化的酸爽动作——鼻子喉咙采核酸,每日睡得昏沉之际便可被敲门声叫醒(七点准时),睡眼朦胧的顶着鸡窝头带着口罩开门,采完后可保彻底清醒,这比在家设置3个闹铃都有效。
其二便是固定化的三餐养膘计划—犹如暗号一般,每顿开餐之前均会咚咚咚的敲三下后,放在房门口,餐食比日常都丰富,早间饮料、午间及晚间各一水果。
隔离点设有微信群,里面的人群不断的退去亦有新人加入,来来往往,没有交流亦无须交流。
同在其他隔离的同事说:
渴望听到外面的声音,哪怕这声音是嘈杂的、负能量,只要有声音,那就有人,有人的世界就有温度。
整个隔离期基本都在坚持运动,每日20分钟左右,有时做着教练的日常化训练动作,有时跟着刘耕宏扭两下,有时也会宠幸一下抖音里关注已久的健身小哥的直播,挂在床上吊肩颈成为必备事项。
为什么呢?因为我怕出去会废。
其他做过什么,已不完全记得。
碎片化式的重复着,或工作—确认稿件、策略方向、工作进程,腾讯会议。
或刷新闻——鸡皮狗碎的米国又开启专业技能—“挑唆”、乌克兰的仗没完没了、上海的抗疫越来越好帝都却越来越严重、杭城封控的区域逐渐解封。
或远程鸡娃——整理每日钉钉作业发送给他微信、安排五一作业计划,或扯淡唠嗑——同被隔离的伙伴们一起发誓出去后火锅小龙虾烧烤奶茶蛋糕统统来一轮,再或内卷彼此核酸时间多早。
没多少新奇时刻,也没发生多少能让我精神兴奋的事情,就这么的日复一日,寡淡无味。
进来的前三天有点焦躁,自识没有办法快进这段枯燥却又无法避开的“不平凡”的时日,于是我只能等。
然而就是这么戏剧化,就在临近“解除”的第六天下午突然整了个“惊喜”—通知转移隔离酒店,带着不安和恐惧与其他人员(为密接人员隔离)再次踏上“开盲盒”之行,好在到达后没那么糟糕,甚至还要更好点。果然做地产的人就是具备“折腾”体质,一次隔离都能花样多种、与众不同。
窗外的树叶伴随着阳光轻轻摇摆,叽叽喳喳的鸟儿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连它们都知道我还有半天就可以出去了吗?
望着窗外马路上奔流不息的车流不禁发了呆:在未来的一年后、三年后甚至五年后….再次谈论此事时又是怎样的心境,或许会感激自己的“不知者无畏”的勇气,会想起敲下文字这一刻的平静,更会记住这一份让自己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的“惊喜之礼”。
记下被隔离期的碎片。
碎片一:心态不乱,隔离中,也要有仪式感
入房间后,酒精湿巾全部擦拭,换上床品(不打算带回),物品分类摆放,集中隔离本就是考验心理,在有限的空间里为自己营造温馨的环境十分必要。
吃饭的过程中,留下汤的塑料碗进行热水消毒,“摆盘”水果(我就是那个吃外卖都要倒进盘子里的人),按时起床洗漱,换上班衣服,每日下午速溶咖啡一杯,或是一杯红茶,再或是一杯桂语山房的桂花龙井…伴随窗外的日升月落,就是要把隔离也过的有滋有味才是。
碎片二:不躺平,要继续工作
即便隔离被“关”起来,保持工作状态,不然只会让隔离的状态更加无厘头。
工作日工作内容和会议一样不得少——月报、审核营销费用、“精研”工作的推进、集团简介的更新、思考2022年度围炉夜话方向…..打工人打工魂,我爱工作工作使我快乐(这句话好假,鄙视自己)。
终于和居家隔离的合作方们一个待遇——随时丢工作在群里,一起卷起来。诚然如果没有工作的加入,会让隔离的日子更加枯燥,所以感谢不可缺少的工作沟通。有工作,是幸福的。
碎片三:遗憾里,也能生长出美好
《笨小孩》、《杀手不太冷静》、《纽约的一个雨天》、《狙击手》、《喜洋洋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穿越寒冬拥抱你》、《阴阳打更人》、2021《十三邀》六期、《致命谋杀》6集….嗯,好像还有一些零碎的时候看了《脱口秀大会》、《王牌对王牌》…趁着“闭关“的日子里,将原本“没时间做的事情”一一做完,犹如将遗憾变成另一种美好。
这,好像也挺不错的。
碎片四:真心不容易,致敬抗疫的所有人
集中隔离犹如开盲盒,好坏全凭拉到地点后才知道,幸运的是部门小伙伴们大多数分散在杭州各角落,不幸的是其中有一个衰者被拉到台州,据说条件是真的差(一度担心他被隔离的抑郁及产生幻象)。
被隔离时我们或烦躁崩溃、或郁闷、或埋怨环境、或埋怨饭食不合口味,可我们只有7天或14天,而那些行走在隔离点的服务者、大白、点长….他们一直都在重复着这份枯燥:早晨做核酸、录档案提交数据、发饭、测体温、传送隔离人员的所需物品、安抚些许“少爷病”“公主病”的被隔离人员….同理心、换位思考,请多一份宽容、多一分理解,毕竟他们也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妻子、丈夫,被隔离人员发泄了焦躁,但隔离点工作人员又向谁来发泄呢?
碎片五:既然我们都避不开生活的苦辣,那不如去爱它们
期间最让我欣喜的莫过于得到麦家老师的亲笔赠书,所题之言完全符合当下:
“既然我们都避不开生活的苦辣,那不如去爱它们。”
隔离前几日因工作接待了杭城知名媒体人,谁知进来后竟要填写流调信息,我和他同时“瑟瑟发抖”,同时祝愿我“要好好的,毕竟我好大家才是真的好”,毕竟除了见我以外他还会见其他开发商,结果会如何……
远在京都的某位朋友喜获期待礼物后询问我想要啥,回复:自由。
半天对方甩了一句“算了,你要不考虑下世界和平…..”瞬间笑翻。
请记住自由和世界和平都无法达成的你,欠我一顿饭,还有一次陪着爬长城的承诺(前提是我真的有那个体力)。
同在隔离中已出现幻象的同部伙伴们,或每日饭点打开视频云吃饭、云干杯,或半夜丧心病狂的攀比夜宵(泡面、可乐、辣条及小鸡面等储备零食),或通过耍可怜向隔离点的工作人员索要一次咖啡外卖机会,且“无耻”的向伙伴们晒了后遭遇群攻的画面现在想起还会嘴角上扬….枯燥无味隔离的日子,逗比欢笑和满满的幸福感是彼此给予的。
从2019年的春节开始,我们常说明年会好的、下个月就会好、过段时间就好了。
然在“过段时间”之后又去怀念“已过去”的繁荣与自在,如同今年的地产人怀念2021年地产市场一样。
疫情不会彻底消散我们就得学会与之共存,以敬畏之心保护自己及身边的亲人(包里常备酒精喷雾或免洗消毒液),千万别存“反正与我没关系”的心态看之待之,毕竟也曾以为“集中隔离怎么会有我”……
2022年的7天,无法忘记却也不想再经历,就如某天夜晚小伙伴道:
隔离的意义在于,再次验证人类是群居动物。
无论任何时候,保持热爱,总会有瞬间会告诉我们,生活温柔且很浪漫。
终于,绿码了。
璐同学昨日隔离期满,被放出来了。
她说,出去我就要小龙虾火锅蛋糕奶茶咖啡统统来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