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刚领证,这个国家就抢着要买

2022年10月04日11:39:40 热门

文章作者:北风雪林

9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和生产的大飞机C919拿下型号合格证,向全面商用迈出坚实一步。

因此,9月29日,无论对于中国制造,还是“大国重器”,都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C919刚领证,这个国家就抢着要买 - 天天要闻

当然,在C919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我们也能听到一些批评和唱衰的声音。

比如这是不是“不顾生命安全和市场规律”的政绩工程?

比如核心零部件完全依赖进口,是不是还是组装机?有没有卡脖子的风险?

比如C919是不是国内特供版?国际上没有其他国家看得上C919?

壹,C919拿证,国际上“唱衰”和“想买”的声音一同响起!

从2007年大飞机项目立项,到2014年C919各方研制和生产全面提速,再到今年拿下型号合格证。

虽然一直都有“国内自嗨”的质疑声,但实际上,国际上对C919的关注一点都不少。

在我国的大飞机战略全面启动前,全球占领大型远程商用飞机国际市场的,只有波音空客两家。

美国波音在军事订单的反哺下,成为美国高端制造业的“最后门面”。

在欧洲,空客虽然是法国企业,但实际上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都是空客的大股东。

同时,德国和西班牙的一些公司也是空客大飞机产业链的核心供应商,每年仅靠空客订单,就能收获数亿,数十亿欧元的超高利润。

所以全球大飞机市场,过去只有美国和“欧盟集体”这两个大玩家。

今年C919的6架原型机先后完成多项适航测试飞行,距离全面商用越来越近的时候,德国媒体《威斯特法伦报》却刊登:“中国大飞机今年起飞,但是谁会去乘坐呢?”的文章。

德媒的标题不是疑问句,而是反问句,通篇文章都是对中国制造的怀疑和轻视,得出“无人会选择乘坐”的结论。

几乎同一时间,法国,西班牙,甚至美国媒体,都有类似的“唱衰C919声音”集体出现。

这些“唱衰”,恰恰说明我们不是“不行”,而是极具威胁性。

如果中国大飞机只是无人乘坐的“大泡沫”,欧美民众和媒体都会选择无视他。

欧美媒体集体以“酸溜溜的贬低文风”来写C919的快速崛起之路,说明欧美航空业专家的内心其实是“重视甚至恐慌”的。

在中国C919刚在国内拿证,西方媒体集体唱衰的同时,国际民航展会上,却传来“非常想买”的求购声。

这个在C919刚拿证,就提出求购意愿的国家就是非洲人口大国尼日利亚

10月1日,国内老百姓都在欢庆国庆节的时候,加拿大蒙特利尔正在举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大会。

C919刚领证,这个国家就抢着要买 - 天天要闻

在这场会议上,尼日利亚航空部长哈迪·斯瑞卡表态,希望购买C919,作为尼日利亚新组建的航空公司的主力机型之一。

大家千万不要因为尼日利亚是“非洲穷国”就看轻他。尼日利亚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

过去几十年,庞大的人口,代表失业,饥荒和严重疫情。但是自从尼日利亚加大了与我国的合作之后。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力量,未尼日利亚打下了工业基础,同时创造了就业岗位。

有了我国能源和基建项目的帮助,尼日利亚的人口红利会得到最大释放,因此超越南非,成为非洲第一经济体几乎是必然的。

欧美的航空业,诞生了一百多年,从机场建设,到飞机需求与航线建设都几乎饱和了。

欧美未来市场,只有旧飞机更新换代的市场份额。

取眼球航空市场的主要增量,就在中国,印度,东南亚,非洲这些发展中国家

因此与欧美国家“酸溜溜的傲慢唱衰不同”,我们未来主要向争夺的国际新增市场,就在亚非拉

因此非洲大国尼日利亚“想买”的声音,比欧美的空洞唱衰,要真实可信得多。

贰,大飞机,既是初心,也是未来!

大飞机产业,一直被称为高端先进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同时代表着上下游十几个门类,几十个产业的“高端制造产业链集群”。

我国第一代领导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看到了国家自主制造民用客机的战略意义。

当时毛主席,先后几次接见研制国产飞机的专家代表,周总理也一直跟进第一代国产飞机的研制。

只可惜“大飞机研制”是需要几十年积累,久久为功才能出成果的产业。

而到了八九十年代,我们国家需要快速公关的产业很多,当时的改革开放,也让我国有“轻易买到西方飞机”的友好氛围。

现在的人批判那时候“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错误思潮,喜欢批判这是个别领导拍脑袋的认知。

实际上大家问问长辈,或者查查当年的报纸反映的民间氛围,这种“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观点几乎是当时的全民认知,是民意的“广泛共识”。

就这样,七十年代开启的“运十”国产民用飞机研制项目,在八十年代被事实搁置。

所以说,2007年重新立项的民用大飞机项目,是重拾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初心”。

大飞机以及大飞机背后代表的庞大先进高端产业链,也是我国未来产业升级的“重要公关方向”。

当高端制造业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我们发现许多“先进科技产品”,一开始欧美日韩与中国都能制造。

可是造着造着,欧洲和日韩的品牌很快就失去了“先进性”和“性价比”。

全球高新科技产品,造着造着就只有中美联国能造了。

C919刚领证,这个国家就抢着要买 - 天天要闻

当今全球的大飞机市场,只有美国波音好欧盟空客两个玩家。

就飞机本身的竞争力来说,空客是有很多技术优势的。

可是透过美国操纵俄乌冲突过程中,欧洲政府与政客的盲从,我们就知道如果美国下死决心要“肢解空客”,欧洲体制内自然会有官员去操办这件事。

美国借俄乌冲突掏空欧洲实体制造业的狼子野心已经路人皆知,只是飞机制造业这些欧盟最后的看家产业,能够坚持的年限要久一些。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欧洲空客被美国波音彻底肢解吞并之前,完成自身的发展壮大。

虽然这次国际会议上尼日利亚流露出购买C919的意向,但是按照排队,C919前面还要完成815架国内订单。

造大飞机不是炸油条,不可能快速起锅,快速爆产能。

今年年底商飞公司才能交付第一架C919,下一步就是将产能扩到年产几十架,然后是年产一百多架。

按照这个速度,815架现有订单,就要排到2030年。

叁,如何摆脱“卡脖子”魔咒?

在C919十几年的研制生产过程中,最大的诟病,还是“核心部件从欧美进口”的问题。

而且国产大飞机被美国“卡脖子”,随时断供,这不是我们的“阴谋论猜测”,也不是未雨绸缪,而是美国政府实实在在的干了!

C919刚领证,这个国家就抢着要买 - 天天要闻

2020年2月16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讨论停止向中国供应飞机发动机一事。美国政府将取消向CFM公司发放的LEAP 1C发动机出口许可证,该发动机被用于中国C919客机

正是美国政府的阻挠,让我国C919的研制到试航试验取证的周期略微延后。

这还只是“试验阶段”,美国的断供威胁影响的只是我们的实验进度。

如果是未来爆产能阶段,美国时不时在核心部件上“卡脖子”,我们将面临的是无法“按时交付”的商誉损失。

C919目前的零件国产率是60%,欧美进口比重虽小,但却包括多个核心组件。

C919的发动机,现在用的是美国和法国合作研发的LEAP-1C型涡扇发动机。

除此之外,C919上使用的照明系统、防火系统、驾驶舱控制系统、电源系统、过热保护系统、液压系统、除冰系统、风挡雨刮系统、燃油系统、油箱惰化系统都由不同的美国公司提供。

对于核心组件几乎“全进口”的现状,我们当然不满意。但我们想想国产家电,国产手机,国产汽车这几十年是如何走过来的?

国内几乎每一个大型制造业产业链从国外迁移进来的过程,都长达20年,都从最初的境外生产,国内组装,甚至国内仅仅贴牌开始。

然后经过十几年的国产全产业链的替代,最后让外资品牌失去“竞争力”,被迫退出市场。

C919刚领证,这个国家就抢着要买 - 天天要闻

大飞机的国产化,肯定也要遵循这一产业链转移的规律。而且现阶段欧美日韩对我国的警惕心更强,封锁更严格,这个转移的过程只会更艰难,时间更久。

C919现阶段核心组件大部分进口的现状,我们当然不会满足。不过零件国产化率,也会和爆产能的进度想配合。

这样,欧美厂家赚到的只是初期“小产能”的利润,等到国内大飞机“爆产能”,后期的核心零部件,国内配套厂经过十余年的研制和实验,就能做到性能替代了。

C919从立项到拿证,经过15年的磨砺,走到当下,已经证明我们的长期战略经得起国际时局变化的捶打。

C919的取证,只是“大国重器”的“开端”,腾空万里,遍及世界,才是“大国重器”的未来!

我是远方青木,未来几个月会在新公众号“海中青木”更新文章,欢迎大家关注,希望每天晚上都能和大家在一起。

C919刚领证,这个国家就抢着要买 - 天天要闻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