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基金跟跌不跟涨引基民愤怒,我来告诉你为什么锅不在基金经理

2022年10月03日21:00:23 热门 1209

最近沙特和俄罗斯减产谈崩,反而增产,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总需求下滑预期,导致原油价格大跌。在某些大V的带领下,基民们纷纷抄底原油基金。早上听说原油基金评论区集体爆炸了,打开某基金软件,发现基民都在骂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吐槽的点大概有三个:

1、跟跌不跟涨。比如3月19日美原油日涨幅22%,布伦特原油日涨幅13.44%,但当日南方原油涨幅2.95%,嘉实原油净值涨1.28%,易方达原油C美元涨幅2.33%。此前大跌的时候一起跌,为什么大涨了之后却没有跟着大涨?

2、停止销售/限额。原来高位的时候随便买,现在低位就找理由不让买了?定投计划被全盘破坏,无法拉低成本。

3、怀疑有猫腻。有基民认为基金公司擅自修改曲线,收了手续费和管理费不说,基金经理还“偷吃”收益。

原油基金跟跌不跟涨引基民愤怒,我来告诉你为什么锅不在基金经理 - 天天要闻

其实民工之前在3月10日文章《美股十问十答:史诗级暴跌的逻辑、对A股的影响和可能的避风港》中就提醒过:“从历史上来看,油价在30块以下的区间并不多。但是现在并非抄底相关标的的时机,比如华宝油气etf,场外因为外汇额度耗尽无法申购,场内供小于求导致严重溢价,且在原油大跌31%的时候只跌停一天估计调整不过来,不建议介入。”这还不是所有原因,下面我将逐一说说基民吐槽的这些点(当然会引用很多业界良心老师的观点,不会大量做数据图表,我尽量用大白话说清楚)。

1、市面上的原油基金有两种,一种是买原油ETF的,一种是买原油相关公司的,它们都是QDII基金(QDII基金简单来说就是可以买国外股票等资产的基金),要限制使用外汇额度的。例如,华宝油气、华安标普油气买相关公司股票,而嘉实原油、南方原油、易方达原油都是买原油ETF的。一般来说,直接买原油ETF比买原油相关公司的跟踪误差要小,因为多一层传导过程就多一层损耗。但是你以为是真的直接买原油ETF吗?也不是,它们买的实际上是国外跟踪原油的ETF,那么这个基金的本质是一个基金中的基金(FOF),投的是全球范围内跟踪原油价格的公募基金。其实你买的既不是传统意义的FOF,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QDII,而是FOF-QDII。从这个产品的复杂程度上来讲,就挺吓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敢买一个运作流程都不清楚的产品?

2、因为产品架构的复杂,导致原油基金的净值波动原因非常复杂。简单来说,原油基金的净值收到几个因素影响:所投产品净值显示延迟、汇率大幅变动、大量申购/赎回。净值显示延迟是最大的因素,QDII基金基本上都是这样,虽然表面上是T+1显示,但实际上是T+2,比如投资美股的QDII基金,T的是美国收盘时间,但申购要在前一日A股收盘前申购,相当于还是T+2。原油基金更复杂,国际期货每天交易23小时,但基金每天开市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叠加时差因素,所以各原油基金的价格只反映当地开盘时间内的油价变化,仅是全天油价变化的一小部分。你购买的还是全球的一揽子基金,各地的收盘时间都不一致,所以做短线的话,你要提前两天预判,这个难度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太大了。汇率这个也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因素,近期人民币汇率确实大幅波动,会让净值的计算更加复杂。大量申购/赎回会摊薄收益,钱到账了,但是基金经理还没来得及去申购,哪怕是差一天,在市场大幅波动下也会引起较大的跟踪误差。

3、说基金经理偷收益就搞笑了。想起前一段时间有前同事问我,很多金融公司出事了,基金公司会不会也出现爆雷跑路,把我的钱卷走的情况呢?民工可以负责地告诉你,绝对不会。首先公募基金成立门槛很高,全国只有一百多家,牌照很有限;其次公募基金的资金都是银行第三方存管的,钱不会过手基金公司,所以你会发现申购基金的时候有个费用叫托管费,这个就是资金托管给银行的费用;最后基金公司有一套严格的合规流程,是受证监会严格监管的,无论是资金的投资,还是风险控制,还是整个投资的流程,都有专门的部门和负责人负责监控。

4、为什么盈利不盈利都要收管理费?这个只能怪投资者自己,跟上面说的净值延迟计算一样,这些内容都是白纸黑字写在基金合同中的,请问广大投资者,有几个购买基金之前看过基金招募书和基金合同?既然你选择购买公募基金,就代表你完全认同基金合同,对合同中的费用无异议。但散户总是拿这个说事,基金公司也很无奈,亏损了确实收管理费,但是盈利了人家也没有分成啊。如果你赚了超出你认知范围的钱,迟早是要还回去的;同样,如果你完全不了解一个产品,就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投机。

5、已经买了原油基金的,也不要慌,两个原因:第一,由于限购,后来杀进去的基民其实损失不大,很多人一天也就买了2000块、4000块,限购实际上是保护基民;第二,原油长期来看是涨的,不要太在意每天的净值变动,要拉长曲线去看周级别、月级别的变化,基本上跟踪误差没那么夸张。不过限额这个事情确实蛮恶心的,还是要找好的、老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去定投,大家玩指数基金也好、投原油基金也好本质上还是去做波动收益,而并非长期持有,适合长期定投的基本上只有主动权益基金。很多小规模的混合基金转型的时候也会遇到这个问题,此前有个迷你基金净值不断下跌,几乎要清盘了,但是该基金迅速转型债基,拉来了机构救场,成功保住了规模,但是之前定投的人就懵了,基金转型了,意味着定投策略失效了,变成了一个低波动的债券基金。

6、此外,还要说说另外一批投资者,就是在场内买原油基金的朋友。你在场外看到的净值是真实的净值,而场内的只是交易价格,因为场外额度用完,所以很多人去场内抢份额,结果都被埋了。比如有一天,场内的净值是0.7,而场外价格已经高达0.77,溢价10%,你还要去买吗?而且大家对溢价的预期非常混乱,华宝油气曾经溢价40%,还是有一堆投资者蜂拥而至。民工不得不感叹韭菜割不尽,春风吹又生啊。回想这几年,因为懒惰而去买理财产品的人躲过了股灾、互联网金融爆雷潮、区块链退潮,而有点知识有点理想的,反而被市场无情收割。

最后还是要引用一下广大基民喜闻乐见的肖志刚老师的话作为结尾:(很多时候暴跌的原因)就是市场结构太复杂了,老百姓买理财,理财买fof,fof买etf,最后老百姓离最终资产太远了,乱成一团麻,最后只能快刀斩乱麻了。以前还是靠羊群效应,一个股票暴跌,其他投资者开始恐慌,纷纷跑路。现在是通过etf、指数、衍生品,大家都铁锁连环了,结果就是火烧连营。所以我不喜欢那种因为交易结构复杂化带来的机会,像前两年的白马股,也是因为投资者结构复杂化,交易结构复杂化了。

(本文原发于我的悟空问答,不作为投资依据)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