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早上,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暂停台湾地区柑橘类水果和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大陆的通知”,原因是台湾地区输往大陆的这些产品多次检出问题。
这个通知公布后,台湾省哀声一片。不过这并不是大陆第一次暂停台湾省的食品输入,在去年年初和今年6月,因为台省内的凤梨以及石斑鱼有问题,所以相继被大陆暂停输入。
并且就在8月1日晚,海关总署还决定暂停100多家台湾省食品公司的产品输入,据台媒初步统计,涉及到的食品达到了2000多种。
而台湾省方面,对此不从自己身上找错误,一边不停渲染大陆刻意打压,一边则跟民众打包票说“政府”能够帮忙解决困难,结果搞出来的一些措施不但没能够解决问题,反引来民众大量批评和指责。
那么大陆几次暂停台湾省食品输入,对其影响到底有多大?台湾省为此搞哪些所谓的解决措施,?又为何惹得民众批评声不断?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恳请大家长按点赞键不松手,推荐给更多人,谢谢大家。
去年年初,由于台湾省地区几次出口大陆的凤梨都有问题,甚至还在检测中发现了一种名为“介壳虫”的害虫,如果传入大陆,很可能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所以我们的海关总署考虑到防范植物疫情风险,就公布了“自2021年3月1日起暂停台湾地区的凤梨输入大陆地区”的重要决定。
虽然大陆的决定完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但是在台湾省内却掀起了轩然大波,上下意见分歧很大,相比那些凤梨种植户和水果出口商的忧心重重,台湾省的一些官员却显得不以为然,或者强作镇定,说大陆的禁令对台岛没什么影响。
其中有官员说,台湾省的凤梨品质好,大陆根本缺不了这种水果,所以这个禁令维持不了多久,应该很快就会继续采购省内的凤梨。
诚然凤梨和我们常吃的菠萝不是同一种水果,凤梨是热带水果,大陆产量不多,但作为一种水果,凤梨绝对不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对于大陆来说也是如此,甚至于有不少大陆民众,还是更习惯菠萝的味道,并且我们海南省凤梨的产量也不算少,可以满足大部分凤梨爱好者的需求。
因此大陆并没有如这位官员所预料,恢复对台湾省凤梨的采购。甚至于因为台湾省内凤梨没法卖大陆了,它在大陆空下来的那片市场,大部分被大陆产的菠萝和凤梨所占领,惠及了不少大陆果农。
至于台湾省内的凤梨很快就出现了滞销,让很多果农愁容满面,结果还有省内官员劝果农不用担心,说只要我们自己多吃点,就能解决凤梨滞销问题,甚至还有官员宣称,我们省内的老百姓只要敞开了吃,5天时间就能把台湾全省产的凤梨都吃掉。
当时台伪政府还大力号召民众多吃所谓“爱台凤梨”。
结果这些人喊破了喉咙,岛内凤梨的销量也没见增长。有人算了下,按照台省官员所说,民众如果要在5天内吃完全省产的凤梨,差不多每人一天要吃8斤。
眼看民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大,于是台湾省方面又出来说,虽然台省凤梨不能卖大陆了,但是还可以卖其它市场,比如东南亚国家。
结果呢,东南亚国家自己也产凤梨,不但产量大,品质还比台湾省好,所以根本无法打开东南亚国家市场。
就这样,在台湾省方面不断安慰和许诺下,省内凤梨产业在危机中越陷越深,到现在仍旧是一片惨淡。
去年,除了凤梨外,被大陆暂停输入还有台湾省内的释迦和莲雾,结果也是差不多同样情况。
有一位台省内水果出口商向媒体表示,自己做水果出口生意已经有10多年,最大主顾就是大陆,每年有约九成左右的货柜都销往大陆。但是自去年大陆暂停进口台省内的菠萝、释迦和莲雾等水果后,他的水果销量顿时锐减。原本一年下来,他可以出两三百个货柜的水果,但是今年已经过了一半,却只出了四五个货柜。
水果商表示,在2021年前,他一年光是凤梨,就能销往大陆上百个货柜。而今年他在台湾省方面的引号“帮助”下,主要把凤梨销往日本,但销量仍不及过去的十分之一。用他的话来说,台湾省方面所谓的“帮助”,只能勉强算是聊胜于无。他表示自己之前盲目听信省内一些官员的许诺,以为凤梨的生意会好起来,所以仍坚持做凤梨生意,结果一年下来,亏得底掉,现在他也在考虑转做其它水果生意。
这位水果商绝非个例,有不少省内水果出口商都有类似的经历。
失去了大陆市场后,现在台湾省的菠萝主要销往日本,占到了总外销的6成以上,但是跟以前在大陆的销量远不能比。并且由于台省凤梨多次在日本被爆出“黑心”的问题,日本媒体也经常批评台湾省的凤梨品质和味道不好,所以价格不断下降。像在2020年,一颗台湾省凤梨在日本可以卖到700多日币,结果去年掉到了2颗300日币左右,到了今年,甚至1颗只能卖100多日币,相当于5元人民币,这价格绝对比大陆的菠萝还要便宜许多。
为此很多台湾省内的菠萝种植户都抱怨不已,说去年省政府方面曾向民众保证,要“花新台币10亿元做内外销工作,以维持农民的收益”,可如今销量不仅少了,价格也更低了,农民的收益根本无法维持?。
接着在今年6月,我们海关总署发布通知,由于从去年以来,大陆海关多次从台湾省地区输大陆石斑鱼中检测出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并且还检出土霉素超标。
根据两岸之前签订的相关协议,台湾省渔船运输养殖活鱼到大陆,出港前需要申请当航次装卸清单,上面要写明活鱼来自哪个养殖场等重要信息。
而在台湾省内,石斑鱼养殖户有2000多个,但是允许向大陆外销石斑鱼的养殖场只有450几个。结果很多省内鱼商,把不允许向大陆外销的养殖户的石斑鱼买来,在装卸清单上写上合格的养殖户的信息,导致卖给大陆的石斑鱼品质无法保证,出现了诸多问题。
所以大陆方面为了防范风险,依据相关法律,决定从6月13日起暂停台湾地区石斑鱼输入。
这个禁令出来后,省内的很多渔民都急了,纷纷呼吁台湾省方面尽快与大陆协商、解决问题。因为大陆是台省石斑鱼最主要的市场,在2021年,台湾省出口的约4000吨石斑鱼几乎全部都是卖往大陆。
然而台湾省方面却对民众呼声置之不顾,不想着通过正确途径解决问题,而是死也不承认自己管理不善,还进行政治操弄、炒作大陆在打压,同时故技重施,鼓励老百姓自己消费石斑鱼,从而解决滞销难题。
但这一次,老百姓可不买账,毕竟石斑鱼价格可不低,一般民众不大会吃。
结果台湾省方面又想出了一个“妙招”,决定要“强买强卖”,而它选中的强卖目标就是省内的部队。
其实在去年台岛凤梨风波中,台湾省方面就曾向军队大力推销滞销的凤梨,而军队也勉为其难,买了一些凤梨。所以这一次,他们又瞄上了军队。
但军队家里也没矿,最终只买了1500多公斤的石斑鱼,意思意思,权当表个态。
不过也有人说,军队其实不差钱,不买,主要是因为他们也怕卖给他们的石斑鱼有问题。
为此有台湾省网友调侃说,台湾省的军队太衰,一直只能吃滞销的东西。还有网友谴责说,把疑有禁药的石斑鱼卖给军队吃,无异于把士兵当实验品,这种行为实在不负责任。
眼看“强卖”军队不成,只好另选目标。于是之后不久,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决定,计划花6亿新台币,从今年9月开始到年底,为全台湾省中小学生每人每月提供一餐石斑鱼。
当地“农委会”介绍说,这项计划准备为每位学生每餐提供约70克鱼肉,预计一年下来总共需要1600吨石斑鱼。
结果消息一经传出,省内顿时民意沸腾,群情汹涌,很多人都怒不可遏。
之前把石斑鱼卖给军队,其实民众还没太多反对意见,一来是军队买的少,二者很多民众都觉得不关自己的事,所以权当看戏。但现在竟然把疑有禁药的石斑鱼给孩子吃,这已经是突破底线了,而且这事牵涉面更广,几乎关乎每一个家庭,大家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吃可能有问题的食物。
有台湾省内媒体爆料,因为无法外销大陆,省内有约3600吨石斑鱼滞销,按台湾省方面的计划,其中省内要自己“消化”1600吨,而这个数量正好跟“学校午餐计划”所消耗的石斑鱼总量相等,显然这是他们计算好的。
因此,大批台湾省内网民纷纷批评台湾省方面,为了“帮石斑解套”连孩子都坑,实在烂到不能再烂。
面对民情激愤,台湾省方面也有些慌了,连连否认学校午餐计划是为了解决石斑鱼滞销问题,声称他们是考虑到石斑鱼很有营养,味道又好,但是价格偏高,所以孩子们很少能吃到,于是便推出这么一个惠民措施。
当地“农委会”也对媒体表示,学校午餐计划绝对不是为了“给石斑鱼解套”,而是一项“互惠”的举措,可以实现学生、家长和渔民三方共赢。
可这些骗人的解释,很难让人相信。省内民众纷纷指责他们是“睁眼说瞎话”,尤其是当地“农委会”的官老爷们,就是急着为石斑鱼解套,也为自己解套。
于是省内有的官员开始避重就轻,“剑走偏锋”,说可以借学校午餐计划宣传台湾省的石斑鱼产业,让学生们多学点课外知识。
结果这番解释又被民众狂喷,有人说确实要跟学生们多多宣传台湾省的石斑鱼产业,让他们知道这些石斑鱼是因为检疫不合格卖不出去,所以才给他们吃的。
除了“强卖”外,台湾省方面同样在推销石斑鱼上面打起了“爱台牌”。
随着8月份的即将到来,石斑鱼也进入了盛产期。为了进一步解决石斑鱼的滞销问题,在台湾省“农委会”的支持下,安永集团于7月25日成立了所谓台湾省首家“鱼汉堡”专卖店,推出石斑鱼、海鲈等6款鱼汉堡,其中石斑鱼汉堡一个卖200新台币。
然而其实在这之前,台湾省内就已有别的商家推出了石斑鱼汉堡,而且只卖100新台币左右。
可当有民众质疑安永集团的石斑鱼汉堡价格太高时,该专卖店负责人却解释说,他们的石斑鱼汉堡主要卖的是“情怀”,是“卖给爱护地球、喜欢台湾的人”,其最大目的是为了帮助台湾渔民,所以价格才会更高。
这话在我们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大毛病,但在台湾省内却又掀起了一股斥责的声浪。因为这样的话,省内的民众实在太熟悉了,台湾省方面最喜欢搞的就是这种道德绑架,比如凤梨卖不出去了,他就说为了爱台湾,所以要多吃凤梨,莲雾卖不出去了,他又呼吁为了爱台湾,要多吃莲雾。甚至之前他为了给日本“核食”解禁,也宣传说爱台的就去买。
现在他又把吃石斑鱼跟爱台捆绑在一起,结果早就厌烦这一套的省内民众反而更厌烦,连最后一点对渔民的同情心都给“消费”掉了。
有台湾省网友表示,台湾省石斑鱼本来就“又贵又有毒”,所以都卖不出去,结果他还要摆出傲慢的姿态,来挟持民意,并且卖得更贵,这分明是把爱台的人当傻子。
省内资深媒体人赵少康就曾批评说,每次农产品出口受阻,台湾省的一些官员不去想正面解决问题,而只是会“劝吃”,并且还喜欢搞“情绪勒索”,这正说明当局太无能。
再接着就是8月1日晚,海关总署因为部分台湾省地区厂商违反相关规定,其名下的一些产品没有按期完成更新注册,所以宣布这些产品暂时停止输入大陆。
根据联合新闻网2日报道,目前不少台湾省内食品商,在大陆海关总署的状态已经被变更为“暂停进口”,其中包括多家知名品牌,例如郭元益食品、维力食品、味全食品及泰山企业等等。
有不少媒体表示,这可能是相比台湾省产的水果和水产品,更为严重的一次暂停输入。因为根据台湾省媒体统计,大陆已暂停进口百余家台商的数千项食品,项目包括水产、保健品、茶叶、饼干饮料等等。统计数据显示,全部登记的3200余项台湾省企业食品中,有近2100项被“暂停进口”,比例高达60%以上。
其中水产品遭禁比例最高,达到了780多项,而海关总署网站上显示,有多家台湾省水产品公司状态都显示为“暂停进口”。
台湾省“农委会”日前表示,遭禁的水产品,包括了活鱼、生鲜冷藏鱼、冷冻鱼、干制鱼、调制鱼、鱼罐头等等。而在鱼类品种方面,除了之前被禁的石斑鱼外,现在又多了远洋的鲔鱼、鲣鱼、大比目鱼、秋刀鱼等多种鱼类,但具体“被禁止的范围有多广,渔业署还在查核当中”。
在保健品中,蜂蜜算是被禁的一大类。台湾省内养蜂协会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省内蜂蜜产量并不多,每年大概就8000到1万吨左右,能够外销的更少,因此理论上说蜂蜜被禁对省内蜂农影响并不大,然而还有很多台湾省的蜂农在东南亚国家,比如泰国、菲律宾等地养蜂,这些地区的蜂蜜产量可就大得多了,而且还大部分都是销往大陆,所以禁令对这些台湾省蜂农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至于茶叶部分,相关协会的人表示,台湾省生产的茶叶,低端的基本都是内销,所以受禁令影响不大,但是高端茶,比如产自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有机茶,很大部分都是卖到大陆,而这些商家和茶农受禁令的影响就比较大。
不过受禁令影响最大的还是台湾省经营饼干和饮料类食品的商家。
大陆海关总署官网上显示,产品类别为“饼干、糕点、面包”项目中,台湾省本来总共有107家拿到在陆注册编号,但是现在已经有35家的状态是“暂停进口”,占到了约三分之一。
据维力食品官网显示,该公司产品主要以外销大陆为主,它在大陆总共有9个据点,现在因为被大陆暂停进口,损失堪称惨重。
郭元益食品负责人也向媒体表示,他们公司在2日才临时接到相关消息,过去公司销往大陆的包括凤梨酥等多种食品,现在都遭禁了,损失比较大。
据台湾省所谓“财政部”统计资料显示,台湾省去年对大陆出口的食品金额高达113.4亿人民币,其中调制食品是最大宗,省内有32%的外销调制食品是销往大陆的,出口值达到了43.8亿人民币。
台湾省食品发展协会理事石资泽向媒体表示,该协会成员总共有约三四百家,其中一半以上乃至三分之二都跟大陆有食品上的生意往来,而受大陆禁令影响,有不少协会成员损失至少有几百万。他预测,这次禁令影响的层面可能会比过去的菠萝和石斑鱼来得更大,也更加严重。
然而台湾省方面面对这种情况,还死鸭子嘴硬,8月2日,所谓台南“市长”黄伟哲在推特上发文,称台湾食品厂应变能力很强,而所谓“当局”要做最有力的后盾,表示“我们没有在怕的”。
可对此,台湾省商业总会理事长许舒博却认为,两岸和平稳定是台湾省经济发展的基石,只有和平稳定的局面才对台湾省经贸有实质的帮助,但是现在台湾省方面却屡屡打破这种局面,结果对台湾省内食品业者及广大农渔民带来了巨大损失。
并且有很多台商表示,现在台湾省食品业界可谓一片“愁云惨淡”。比如维力、味全、泰山这些品牌,每年都有上百个货柜销往大陆,原本在进入8月后,糕饼业都要准备开始迎接月饼旺季,但现在这些知名商家都遭禁了,再加上先前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他们受到的损失将非常大。
不少商家也忍不住对媒体谴责台湾省方面的行动连累百姓,谴责他们总是做一些无谓的事,结果受苦的还是百姓,而事后却故作一副高姿态,实则心里面“慌乱不已”。
而市场反应出的悲观情绪也非常明显,在8月2日,省内大部分食品股的股价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下跌。原本省内上市食品股指数在7月29日站上1900.05点,创下了3个月新高,结果2日却跳空低开,终场大跌2.15%。
紧接着就是8月3日,大陆海关总署决定从当日起暂停台湾省地区柑橘类水果和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大陆。
自去年以来,大陆海关多次从台湾省地区输大陆柑橘类水果中检出有害生物,以及多种农药残留超标;而今年6月,从台湾省地区输大陆冰鲜白带鱼和冻竹荚鱼的包装上则被检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据台湾省中时新闻网报道,台湾省地区去年“其他柑橘类”共外销2886吨,其中有2483吨销往大陆,占比高达86%,还有“冰鲜白带鱼”去年外销9146吨,几乎百分百都销往大陆,至于“冷冻竹䇲鱼”去年外销4226吨,其中2161吨送往大陆,占比约50%。所以大陆这一禁令出来后,台湾省地区相关从业者受到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
前面我们说的那位做凤梨外销的水果商向媒体表示,菠萝、释迦、莲雾原本都是台湾销陆的数量最大、质量最好,同时也是大陆消费者接受度最高的水果,但是在被大陆暂停输入后,对业者带来了巨大损失,而现在连台湾省的柑橘类也被禁,包括柠檬、橙子、橘子等等,那他们就只剩下番石榴、杨桃、芒果等原本在大陆市场销量就很少的水果还能出口。而以往,他这些水果加总后,连一个货柜都装不满,那以后这生意还怎么做?
原本,这位水果商还准备转做其它水果的出口,但现在他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但从目前情况看,其实大量台湾省食品被大陆暂停输入,可能才只是个开始而已。接下来,我们也拭目以待。
最后还想还想说一句:孩子,赶紧乖乖回家吧,妈妈依然爱你!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里,我们下期不见不散,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