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乌矛盾迅速加剧,包括两国军队和地方势力武装力量陈兵顿巴斯地区成为“火药桶”,战争似乎一触即发。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称,美军突然向乌克兰增兵,并开始向乌东地区集结。但美国军方却表示,美军第53步兵旅战斗队,早在上周就进入乌克兰了。接下来,美军还会为乌克兰提供包括反坦克导弹,巡逻艇等各类武器装备。
一段时间以来,北约大肆炒作俄军可能“入侵”乌克兰的话题,甚至扬言俄罗斯军队已经兵分三路,可能从克里米亚,白俄罗斯,顿巴斯地区出发不宣而战。因此,北约必须加强防务力量,乌克兰军队则借机在顿巴斯附近地区集结。在外界看来,泽连斯基政府希望通过此举加快北约接纳乌克兰的进程,并解决乌东问题;俄罗斯则要向乌克兰和北约施压,支持乌东部的亲俄力量,并阻止北约向东扩张。
12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表示,他已经向普京总统明确表示,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行动,对俄罗斯的经济造成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拜登还强调,美国正与西方盟友讨论一揽子经济和金融制裁措施,会比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时对俄罗斯的惩罚更具破坏性。而在美国对俄罗斯进行外交胁迫的同时,还在加紧军事调动和部署。按照美国的说法,如果俄乌爆发战争,美军地面部队将从德国出发,然后快速扑向东欧。此外,美国还加强了在波罗的海三国的军事部署,并试图为东欧国家撑腰打气。
为了反击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发难,普京采取了软硬两手策略。日前,普京与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并强调,俄罗斯不打算攻击乌克兰,并寻求北约做出不会“东扩”以及不会在俄罗斯附近部署进攻性武器的承诺。同时,为防止北约舰队从黑海方向进攻,俄军除在克里米亚加强部署防空导弹系统外,还增加K-300R“堡垒”岸舰导弹武器,并将重兵部署俄乌边境地区,进而从海上和陆上对乌克兰形成围攻之势。为防范“最坏事态”,俄军甚至做好了使用核力量的准备。
有西方媒体消息称,随着北约持续强化针对俄罗斯的军事部署,俄军核导弹部队出现异动,搭载核导弹的车辆似乎正在进行秘密调遣和布防。俄罗斯国防部明确表示,俄军已经进入核战备状态,俄军超过95%陆基核力量,随时都可以进入战斗状态。据公开资料显示,俄军拥有307枚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这意味着可以随时发射,重创北约军事目标的核弹,至少可以有209枚。按照每枚洲际导弹携带7枚核弹头计算,俄军将有1463枚核弹头处于待命作战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敢于向西方亮剑,源自于大国的实力和底气。更为重要的是,普京早就摸准了西方国家的套路。作为柔道高手的普京,也深谙大国博弈之道。早在2008年,普京在格鲁吉亚小试牛刀。俄格冲突表面上是敲打与西方眉来眼去的格鲁吉亚,但实则是“杀鸡儆猴”,吓阻北约东扩。欧美除了抗议和制裁以外别无实质性举措,普京看穿了西方的虚张声势,他们不敢硬碰硬。于是,经过格鲁吉亚的试探后,2014年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动真格的了,借基辅局势混乱之际,一举收复了克里米亚。针对西方随之而来的制裁,普京轻蔑地表示,制裁根本无法和俄罗斯的国家利益相提并论,如果我们任凭北约东扩,让国家利益屈从于经济利益,我们将失去整个国家。他还曾强调,如果没有了俄罗斯,那么还要世界干什么?
目前来说,尽管俄罗斯与美国在乌克兰剑拔弩张,但美国并不敢与俄罗斯真正地硬碰硬。事实上,拜登政府曾一度想修复美俄关系,以便集中力量对付中国,但如今却又与俄罗斯展开对抗,而美国却不得不管控危机。之前,拜登表示,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的规定,如果北约盟友遭到攻击,我们确实负有道义与法律义务。但问题是,这些义务并不适用于乌克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北约不直接参战的情况下,乌克兰根本无力恢复对顿巴斯地区的实际控制,也就更谈不上收复克里米亚了。
有观点认为,美国在乌克兰并非是想要和俄罗斯打一架,而是试图通过挑起地区安全危机,将欧洲绑上美国的战车,使他们更加屈从于美国的遏华战略。不过,美国在欧亚大陆同时挑战中俄,只会促使中俄更加积极地强化战略协作。可以预见的是,美国不解决疫情危机,种族危机,经济衰退,供应链断裂等错综复杂的内部危机,反而刻意挑起大国对抗,终将因过度透支本国的战略资源而被活活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