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9月26日起实行海外及台湾抵港“0+3”“来港易”扩至内地所有地区等四项入境便利措施。23日,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洪雯在接受南方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特区政府调整入境检疫规定有助吸引外资,激活多个产业。

受访者供图
争取把流动资金留在香港
根据最新调整,从海外或中国台湾经机场抵达香港的人士,隔离措施将由现在的“3+4”改为“0+3”,即入境后不再进行强制的酒店隔离,只需在住所或自选酒店进行为期3天的医学检测。同时,便利内地进入香港的“来港易”“回港易”免隔离计划,将不设每日额度限制,且适用地区将涵盖内地所有地区和澳门特区。
对此,洪雯认为,香港作为国家的特别行政区,是对接世界的窗口,需联通世界,担当好“中间人”的角色。“香港和内地在很多产业上是一脉相承的,香港企业接到国际货主的订单后,发到内地生产制作,支撑内地工厂如常运作。”她说,入境检疫规定调整为“0+3”可以吸引商务旅客到港,有效重新激活多个产业,推动香港和内地的产业链运作。“商务旅客到港后,要争取把外国及内地在港流动的资金留在香港,为香港增值。”
此外,洪雯认为,香港放宽入境检疫措施后的相关数据对国家也有参考意义。
产业恢复仍需时日
据了解,受疫情影响,香港会展业受到很大打击,并波及了一些需要线下沟通达成贸易合作的行业。“例如,以往香港每年的三月有全亚洲最大的国际珠宝展。”洪雯举例,因邮寄珠宝有风险并涉及非常高昂的保险费用,珠宝交易须当面验货、当场下单最符合成本效益。因此,该展会疫情前有4600多个展商参展,高峰期登记入场买家多达9000多人。但受疫情影响,该展会从今年3月改期到8月举办。“参展商数量只有400多家,不到原来10%,”洪雯说,“原本是BTB的国际交易平台,现在变成BTC的卖场。”

受访者供图
除珠宝展外,香港还有亚洲最大的皮革展、水果展等七个国际知名的行业展会,有的因受疫情影响,甚至已转移到其他国家举办。“筹办一个大型的展会一般要两年时间,每年如常运作也最少需要半年时间准备。”洪雯说,虽然目前入境检疫规定有所放宽,但香港会展业要恢复到以往的状态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香港产业结构调整正当时
在洪雯看来,目前是香港重新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的时机。“香港之后的发展重心还继续放在人来人往、带进带出的密集型旅游服务业,还是进行新的拓展,推动生物科学、航天科技甚至是废铁炼钢等产业,这是值得思考的。”她建议,香港特区政府可以用好“金融”工具,调整香港经济结构,思考产业发展蓝图。用金融引入多元化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香港人才培养,使香港更有活力。
洪雯说,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排名位居前列,但还未能用好“金融”这个工具。比如,香港很多学生对高精尖科技感兴趣,但因为香港没有发展相关产业,他们读完书后在香港找不到相应的工作,人才就会流失。因此,可以用金融来推动创投,推动香港产业结构多元化,让年青人有更多选择和机会。
【南方网记者】 区小鸣 发自香港
图片为受访者供图
【作者】 区小鸣
今日香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