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几个哥哥要给春玲披麻戴孝!把她好好葬到咱们申家的祖坟里!”
1998年8月,嘉祥县的采血站,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少女身影。
她瘦得皮包骨头,看上去只有十来岁,但却再三表示自己已经成年了,抽血的护士有些无奈,象征性地抽了一点血,就把营养费递给了她。
申春玲感激地对护士道了谢,便捏着几百块钱离开了,走出采血站,走向不远处的邮局,但这时她还不知道,死亡的阴影正向她靠近。
在烈日的照射下,因为抽血晕乎乎的春玲感觉视线有些模糊,但看着马路对面的邮局,她还是露出了期待的微笑。
“碰”的一声,马路两边的行人都尖叫起来,精神恍惚的春玲没能躲开一辆载着钢筋的大货车,倒在了车轮之下,瞬间就没了呼吸。
这个只有16岁的女孩,就这样结束了短暂又充满磨难的一生,而很快同情她的人们发现,她卖血的钱竟然是为了给四个哥哥,这下大家都将矛头对准了这家人。
记者们也纷纷赶去调查,很快触目惊心的真相出现了,网友们都为这个傻姑娘泪流不止。
那么,16岁的春玲到底为什么要卖血给哥哥们钱?她的父母是不是真得对她毫不在意呢?
挑起家庭重担的少女
“春玲,你去找你妈吧,别让这个家拖累你了......”
申树平忍住心中的不舍,他看着坐在板凳上瘦瘦小小的女儿,无比痛恨没用的自己。
春玲收起手里的信,上来给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继父盖好了被子:“爸,你别再这样说了,我是不会离开这个家的,想吃什么,我现在去做饭!”
申树平看着一脸倔强的女儿没有再劝,只能把所有的愧疚埋在心里,而春玲走出屋子,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当然也想自己的妈妈,但是心中更放不下的还是这一大家子。
此时只有13岁的她已经成了家中的顶梁柱,等照顾着爸爸和爷爷奶奶吃了饭,她便顶着烈日下了地。
望着家里的五亩小麦地,春玲心里是满满的期待,只要把这些麦子卖了,家里就有了粮食,哥哥们的学费说不定也能凑出来了。
连着好几天,春玲都泡在麦田里,可小小的她独自一人即便每天干上十几个小时,却还是赶不完的活。
眼看错过了时间,就要影响麦子的收成,春玲急得坐在地里哭了起来,旁边的村民们听见连忙赶了过来。
在明白情况之后,大家也是忍不住叹息,申家真是苦得很,现在只能靠一个小女孩,她自己哪里能行呢?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好心的村民们便一起帮春玲收割麦子,在大家的帮助下,总算把几亩地的活干完了。
看着眼前一张张淳朴的面孔,春玲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她想给大家鞠躬,但却被人拉住了:“你也不容易,别客气了,快回去歇歇吧。”
春玲心里暖呼呼的,但她没想到,更大的好事降临了,二哥在高考中超常发挥,一举考上了同济大学!
二哥激动地抱着妹妹,喊道:“春玲,等哥哥上了大学,以后就能赚大钱给你花,你再也不用这么累了!”
家里人也都乐坏了,连身体不好的申树平气色也好了起来,这个家似乎终于要时来运转了。
不过可惜的是,参加高考的三哥却名落孙山,他故作坚强地说:“没事,以后正好我在家和春玲一起干活,家里也轻松一些。”
但春玲却板起了脸,她早就看出三哥的不甘心,便严肃地劝他:“三哥,你还是复读吧,这是大事,不然之前的辛苦才是白费呢。”
她明白哥哥的顾虑,一方面是心疼自己,一方面是担心复读的费用,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春玲决定自己来想办法。
二哥的学费和三哥的复读费加起来要3000块,而这个家甚至几百块都拿不出,而在90年代,也很少能找到临时的工作能赚这么大一笔钱。
这时,春玲听说有人靠卖血能换来一些营养费,她便瞒着家里人来到了采血站。
医生看着这个瘦小的姑娘,十分怀疑她是否成年了,但春玲却谎报了年龄,坚持要卖血。
尽管如此,医生也不敢多抽,只是抽了200毫升,然后给了她400块营养费,让她回家好好休息。
捏着这笔钱,春玲激动不已,如果多卖几次血,岂不是就能凑够钱了,因此虽然她有些虚弱,隔了一天还是又跑到了采血站。
医生对这个卖血的小姑娘印象很深刻,更何况这间隔时间也太短了,于是他坚决不同意:“小姑娘,这么短的时间是不能卖两次血的,最少也要等3个月。”
春玲一听这话就急了,她不知道不卖血还能去哪赚钱,于是扑通一声就给医生跪下了。
“医生求求你让我抽血吧,我没事的,如果没有这些钱,我哥哥上学的钱都没有了......”
听着女孩的哭诉,医生也十分不忍,但他还是不能拿人的性命当儿戏,于是他象征性地给春玲抽了50毫升的血,然后自己拿了700块钱给了她,并告诉她真得不能再来了。
春玲明白,这是好心的医生在帮助自己,于是她给对方磕了几个头,发誓以后有钱了一定要报答他。
等到晚上回到家,春玲拿出了这一千多块的营养费,家里人都惊呆了,当他们得知这是卖血换来的钱时,忍不住骂了起来。
“怎么也轮不到你卖血赚钱!下次再敢去就打断你的腿!”
春玲明白家里人这是在心疼自己,她笑了起来,只要能让哥哥们上学,自己的身体早晚会养回来的。
但这些钱还是不够,为了不让孙女再干傻事,爷爷奶奶也狠下心,把准备用来打棺材的树给卖掉了。
就这样,一家人终于凑够了学费,二哥和三哥都离开家,踏上了求学之路,此时的他们尽管心中担忧,但也认为,等自己学成归来,就是一家人过好日子的时候。
但明天和意外,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他们想要报答的妹妹春玲在尝尽了生活的苦之后,却没来得及品尝一丝甜。
在春玲意外身亡的噩耗传到几个哥哥耳中时,他们都嚎啕大哭,连夜往家里赶,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他们亏欠了太多太多......
卖血背后的感人亲情
也许在看春玲卖血的行为时,大家会很气愤,为什么她这么傻,要如此无私地为这个家奉献呢?他们甚至都没有血缘关系啊!
这就要从春玲随着改嫁的母亲来到这个家说起,1982年,春玲出生在一户姓王的人家里,虽是长女,但父亲却不怎么疼爱她。
尤其是等到弟弟出生之后,重男轻女的王家人就更是忽略了春玲,只有母亲会照顾着她。
这样的生活持续到春玲12岁就夏然而止,1994年6月,因为过度劳累,父亲突然离世了,而后不久,为了养活两个孩子,她的母亲选择改嫁到嘉祥县的后申庄。
来到新家庭的春玲非常敏感,过早懂事的她明白,自己是个“拖油瓶”,而且还是大家不喜欢的女孩,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干活才行。
但事实却与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继父申树平原本有四个儿子,却没有女儿,对她是格外的疼爱。
这个性格老实又憨厚的男人把春玲当成了亲生女儿,虽然家里也不富裕,但还是坚持送春玲上学,还日日接送,期待她也能成才。
这在当时的农村来说是多么难得啊,对一直不被重视的春玲来说也是格外温暖。她不想辜负这份期待,从此不仅在班里努力学习,还帮家里做着各种家务。
而几个哥哥也是很喜欢这个贴心的妹妹,正在上学的他们每次回家,都会带一些小礼物送给她,一家人其乐融融,春玲过着12年来最开心的日子。
但好景不长,不幸再次降临了,1995年,原本是一名木匠的申树平在外做工时,不小心从高处摔了下来,半身瘫痪了。
这个家的收入原本就基本靠着申树平,现在不仅没了收入,后期的医药费也是个大问题。
于是几个哥哥商量着,要有一个人放弃学业,来照顾家里,因为大哥在外面上大学,所以二哥就率先开口:“我退学吧,反正大哥毕业就有出息了,我留在家里刚好。”
但申树平却坚决不同意,二儿子学习一向优异,又已经到了高三,怎么能前功尽弃的。
老三和老四也是连连劝说,抢着表示还是自己留下,但申树平却已经有了死意,自己反正已经没几年好活了,干嘛拖累孩子们。
但这时春玲却站了出来:“哥哥们,还是我退学吧,你们要给家里争脸面,我本来就是个女孩子,没到咱家的话也压根上不了学。”
她心里想得很清楚,如果没有来到申家,根本就没人送自己上学,现在也是时候报答家人了。
在春玲的坚持下,最终大家同意了这个办法,她就此辍学,开始照顾一家老小,在田地和家里忙碌不停。
但没过多久,一个打击又来了,母亲在这样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也不想自己和孩子如此辛苦,便提出要离开。
申树平并没有阻止的意思,而是沉默着答应了,但春玲却不愿意跟母亲离开。
“妈,如果你真想走,就带着弟弟走吧,但我要留下来,人不能忘恩负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小的她十分坚定,最终母亲也没有办法,只能带着儿子离开了,看着母亲离开的身影,春玲狠狠地哭了一场,便收拾好心情,从此独自撑起了这个家。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申家人和春玲的感情更加深厚,这才让她做出卖血换钱的事情。
但这样的感情,在春玲去世后,变成了申家几口人无法忘记的伤痛......
感人的下葬仪式
前面说过,春玲曾经卖过两次血,家人也骂过她不许再这样做,本来她也确实没了这个想法。
但田地的收成难以把控,尝试过种棉花、种苹果的她都没赚到什么钱,家里也一直过得很窘迫。
1996年,四哥退学选择了参军,减轻了一些家里的负担,继父的身体也在慢慢好转,大哥考上了研究生,二哥三哥也学业十分顺利,春玲觉得生活终于要好起来了。
但1998年春节过后,先是奶奶过世,随后四哥也因为考军校的费用愁眉不展,春玲便又动了卖血的想法。
她再一次来到采血站,卖掉了300毫升的血,换来了600块钱,但身体瘦弱、长期营养不良的她这次扛不住了。
走在路上就开始感觉晕乎乎的,最终在去往邮局寄钱的路上,悲剧发生了......
而外地的几个哥哥得知消息后,都悲痛欲绝,他们总以为马上就能让妹妹和家人过上好日子了,但命运却是如此无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个哥哥从外地连夜赶了回来,大哥实在无法回来,只能哭着给妹妹写了悼词。
1998年8月24日,春玲的葬礼在村里举行,三个哥哥披麻戴孝,跪在坟墓前不愿起身。他们脑海中是父亲的哭诉:“你们要给春玲披麻戴孝,要把她好好送进咱们的祖坟里。”
我们都知道,一般只有为长辈才能披麻戴孝,对小辈是不能穿孝衣的,但申家人却坚持要这么做,只有这样,心中的悔恨似乎才能少一些。
而且在当地,是不允许未成年人举行葬礼的,而春玲这样的“外家人”也没有葬入祖坟的规矩。
但申家人苦苦哀求,而村民们也早已对朝夕相处的春玲有了感情,因此不仅同意了这件事,还都自愿戴上黑纱,来送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一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事件被报道了出去,申春玲这个名字,让许多人为之落泪,而发生在她和家人之间的故事,大家也是褒贬不一。
但不管如何,没有人会不敬佩这个至纯至孝的女孩,大家也都深深地怀念着她......
结语
如今,几个哥哥也早已成家立业,但逝去的小春玲却是他们心中永远不敢提起的伤痛。
面对很多网友的指责和怀疑,他们也无法为自己辩解,只能期望如果有来世,可以弥补这些遗憾。
最后想说,如果我们身边也有无私奉献的人,比如父母,那我们不要去忽略这份付出,不要总想着之后再去报答,最好的行动时间永远是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