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赚800亿!却降了10%……

2022年09月29日19:49:28 热门 1627

营收、净利双双下滑,自营成业绩增长“胜负手”

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曹雯璟

近日,中证协对140家证券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经营数据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 2022年上半年,140家证券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059.1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4%;净利润811.9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左右。

从已中报业绩的近40家券商情况来看,截至目前,其中仅有7家券商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为正,其余均告负增长,多家头部券商净利下滑超四成。

多位券商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加剧,自营投资业务收益大幅下滑是大部分券商业绩大幅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半年券商业绩整体下滑,多家头部券商净利下滑超四成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6日晚间,已有37家券商披露中报业绩,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87.29亿元, 同比下滑20.49%; 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69.95亿元,同比下滑25.98%。目前,还有东方、中信、申万、兴业中金等多家大中型券商尚未披露中报业绩。

从已披露情况来看,其中,上半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上市券商仅有3家, 分别为国泰君安(195.54亿元)、海通证券(121.04亿元)、招商证券(106.21亿元);此外,国信证券浙商证券光大证券、中泰证券上半年度营业收入均在50-80多亿不等,而安信证券东方财富的半年度营收在45亿元以上。

从归母净利来看,国泰君安(63.73亿元)、海通证券(47.58亿元)、东方财富(44.44亿元)、招商证券(42.88亿元)、国信证券(32.10亿元)、光大证券(21.08亿元)、安信证券(16.48亿元)、方正证券(14.21亿元)、中泰证券(9.12亿元)、东吴证券(8.18亿元)暂居前10。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券商整体业绩呈现下滑态势。截至目前,仅有东方财富(19.23%)、中航证券(25.63%)、华安证券(17.87%)、国联证券(15.37%)、方正证券(9.29%)、财信证券(1.46%)等在内的7家券商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为正,其余均告负增长。其中,多家头部券商净利下滑明显。比如,国信证券归母净利润为32.10亿元,同比下降33.05%;招商证券归母净利润为42.88亿元,同比下滑25.36%;海通证券归母净利润为47.58亿元,同比下降41.77%;国泰君安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3.73亿元,同比下降20.47%。

大赚800亿!却降了10%…… - 天天要闻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加剧,自营投资业务收益大幅下滑是大部分券商业绩出现滑坡的原因。比如,天风证券东兴证券华西证券西南证券红塔证券均公告称,主要是受市场影响,投资业务业绩有所下滑。此外,根据半年报披露信息来看,股票质押业务计提增加,投行业务、资管业务、经纪业务收入下滑也是部分公司业绩同比减少的原因。

招商证券表示,经纪业务收入的下滑主要因代理销售金融产品收入下降及公司佣金率下降以及港股交易量下降;投行业务收入减少主要因IPO业务收入减少;资管业务收入减少则是因市场下行,产品业绩报酬减少。

东方证券表示,公司上半年权益自营、资产管理等业务收入同比减少,同时股票质押业务减值计提同比增加。太平洋证券则表示,由于计提资产减值造成公司本报告期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券商上半年业绩较去年同期表现不佳,但环比改善情况良好,大部分券商二季度单季净利润环比增速迅猛。今年二季度,27家可比券商单季净利环比增速均值为332.49%,环比增速为正的券商有25家,占比为92.59%,其中17家单季净利环比增速超过一倍以上。

比如西部证券(2332.76%)、长江证券(1502.63%)、国元证券(823.26%)、长城证券(754.18%)、东兴证券(707.00%)、东吴证券(519.13%)、华安证券(480.22%)、华西证券(371.53%)、东北证券(279.76%)、国海证券(261.95%)等二季度单季净利润环比增速较快。另外,国泰君安(53.00%)、海通证券(117.16%)、招商证券(87.89%)、国信证券(217.89%)、东方财富(4.68%)、光大证券(116.40%)等一些中大型券商二季度单季度净利环比增速也不低。

自营成业绩增长“胜负手”

今年上半年,券商整体业绩表现不佳,截至目前,仅7家券商的净利润实现了正增长。究其原因,除了投行、财富管理等多个业务的营收同比下降之外,受股市波动影响的自营业务收益成为决定各家券商业绩是否增长的关键因素。

根据中证协官网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139家证券公司的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697.88亿元,而到了2022年上半年则减少至429.79亿元,整体减少38.41%。具体到各家券商来看,截至目前,已经7家券商的自营投资收益已经出现了亏损。

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自营投资收益”的计算口径,在已披露中报的券商中,长江证券自营投资收益亏损最多(-5.2亿),安信证券紧随其后(-2.3亿元),国元证券(-1.99亿元)和东兴证券(-1.73亿元)的亏损也超过了亿元。此外,华西证券(-3992万元)、中泰证券(-3285万元)、粤开证券(-279万元)。

长江证券表示,上半年,权益投资市场普遍下跌,市场表现弱于上年同期,导致权益类投资业务收入大幅减少;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紧抓市场机遇,加大投资规模,同时根据趋势变化调节风险敞口,提升组合信用资质。结合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来看,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收入有所提升。

安信证券也在财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安信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31.70%,主要是受市场行情影响,上半年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下降所致。从投资业务类型来看,安信在固收方面,保持了盈利,主要亏损集中在权益类投资方面。

“上半年整个权益类板块大家都知道是什么表现,确实比较凶险。”方正证券副总裁崔肖如是评价券商自营业务在上半年受到的冲击。

反观目前业绩逆市增长的券商,自营业务均同比实现正增长。根据上述计算口径,东方财富上半年实现自营投资收益6.39亿元,同比增长60%;方正证券同比增长70%,财信证券和中航证券也分别增长98%和80%。国联证券的自营投资收益增长12.6%,但是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双位数的逆势增长。

方正证券则表示,在券商传统的自营投资业务方面跑赢行业平均,是公司上半年业绩实现逆市增长的重要原因。

不过随着5月股市的整体回暖,不少券商的自营亏损大幅改善。以国元证券为例,国元证券的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在2022年一季度是亏损7.17亿元,在2022年第二季度则盈利5.17亿元。

华西证券分析师认为,国元证券自营投资的改善一方面来自权益市场自4月下旬以来的修复行情,另一方面得益于公司权益投资的及时减仓、结构调整、对冲风险、聚焦光伏新能源和食品饮料等优势板块。固定收益业务把握资金面宽松机会加大银行间杠杆比例,同时抓住上半年利率下行机会,实现了一定的价差收益,银行间回购方面合理安排回购期限,降低了总体融资成本。

如何在波动的市场中保持投资收益的正增长?方正证券执委会主任、董事会秘书何亚刚在公司2022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方正证券自营权益投资上半年取得正收益,主要是坚持非方向风险中性权益投资所致。

据他介绍,方正证券致力于大力发展中性策略,以及大力发展非方向业务,并且已经坚持多年。

国联证券表示,公司权益投资业务始终坚持价值投资理念,聚焦具有低估值、良好成长性的行业和公司,收益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固定收益业务不断强化FICC量化投研能力,打造特色固定收益类产品资本中介业务,在业务规模扩张的同时,严控风险,实现稳健收益。

平安证券则表示,该公司巩固债类交易优势,上半年把握住降息降准机会,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信用业务“期中考”放榜

利息净收入稳中有降 上半年实现297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颜颖

上半年震荡市场行情下,证券公司信用业务发展如何?

中证协数据显示,140家证券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059.19亿元,净利润811.95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1.40%和10.06%。信用业务方面,140家证券公司利息净收入为296.59亿元,同比下降3.87%;利息净收入占比营收14.40%,较上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上半年证券行业利息净收入稳中有降,占比营收比例继续提高。从业务发展来看,上半年多家上市券商提升筹券能力,拓展券源渠道,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信用业务,进一步加强对高净值客户及机构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

利息净收入稳中有降

上半年实现296.59亿元

在质押新规出台后,叠加市场风险出清的需要,近年来“压降规模”已成为各家券商开展股票质押的“主旋律”。从上半年市场行情来看,股票质押业务的经营环境整体更趋规范化,市场规模稳中有降。

从市场环境来看,2022年上半年,融资融券业务的市场规模有所下降。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为1.60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2.5%;其中融资余额1.51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1.8%,融券余额935.6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2.1%。

股票质押业务上,年内场内市场质押股数和市值规模持续下降。2022年6月末,市场质押股数为4080.55亿股,占总股本比为5.4%;市场质押市值为3.62万亿元,较年初的4万亿规模降幅明显。

中证协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140家证券公司利息净收入为296.59亿元,同比下降3.87%;利息净收入占比营收14.40%,较上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2022年6月末,证券行业股票质押回购融出资金2136.9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9%。

这一行业趋势,在各家上市券商中也有所体现。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目前公布2022年上半年利润表的31家上市券商或券商概念股中,共有16家利息净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其中包括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等大型券商。但因多家券商营收、净利润出现“双降”,因此利息净收入占比营收水平有所提升。

例如,海通证券2022年半年报显示,当期实现利息净收入30.88亿元。截至2022年6月底,海通证券融资类业务规模945.6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08.07亿元,其中融资融券业务规模657.0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82.18亿元;股票质押业务规模287.0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5.15亿元。

类似地,光大证券2022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为12.38亿元,同比下降3%,主要系融资融券和债券息差减少。截至2022年6月末,光大证券融资融券余额为365.67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18.81%。

此外,部分中小券商利息净收入指标出现负值。例如,西部证券2022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为-1亿元,华金证券为-1452.56万元,财信证券为-1384.73万元。不过,这与相关公司当期融资规模扩大、利息支出增加等影响不无相关相关。

信用业务获重点布局

近年来,在白热化“佣金战”之下,行业佣金率普遍下调,全行业佣金率已低至“万2.5”。在此背景下,以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为代表的信用业务成为证券公司提升盈利能力、增强服务客户手段的核心竞争力。

东吴证券分析师欧阳诗睿指出,重资本业务逐渐成为券商最大的收入来源。投资业务及利息净收入等重资本业务合计占比由2008年的22%提升至2021年的48%。头部券商在资本实力、牌照、投资能力及资金运用效率上的优势明显突出,同时兼具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如何在市场不振的情况下加强信用业务的服务能力?从各家上市券商采取的措施来看,一方面是提升筹券能力,拓展券源渠道;另一方面是实施精准营销,推出更为精细化、定制化的业务方案,加强对高净值客户及机构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

此外,金融科技的赋能也必不可少,例如,国泰君安介绍,其推进券源通3.0系统建设、深化数字化转型,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招商证券也上线了融券业务专用“e招融”平台、股票质押智能管理平台,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

不言而喻,想要重点发力信用业务,势必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今年以来,中信证券、东方证券、财通证券兴业证券等多家上市券商纷纷抛出再融资方案,多以信用业务(资本中介业务)作为重点资金投向。

例如,兴业证券近期的百亿配股方案中,即有半数投向两融业务。兴业证券称,融资融券业务是资本消耗型业务,受净资本规模限制,其公司业务持续增长面临较大瓶颈,亟须补充净资本,打开业务增长空间,保障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另外,后续科创板做市的上线,还将进一步丰富资本中介业务的内容。开源证券金工团队指出,科创板做市业务属于客需型资本中介业务,本质上比拼的是券商产品创设、交易对冲、风险控制、渠道销售和资金管理能力,业务规模的扩大利于券商提升杠杆率、稳定净利差

无惧市场波动,财富管理成上半年券商业绩亮点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明

遭遇俄乌战争、疫情等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股票市场也比较动荡,券商整体业绩也表现不佳,不过从目前已经披露的主要券商财报来看,上半年财富管理业务逆势抗跌,其中不少零售指标逆势上扬。

8月27日,国泰君安、海通、招商、国信四家千亿级头部券商发布半年报,营收都出现10%以上下滑,净利润更是全线下降超20%,业绩承压明显。然而几家头部券商财富管理业务相对抗跌,经纪业务用户和APP用户等指标甚至逆势增长。

国泰君安证券上半年财富管理业务收入61.9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仅下滑1.81%,明显低于公司整体营收10.79%的下滑。上半年末,君弘APP用户达384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平均月活693万户、同比增长24.5%。个人资金账户数150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3.2%。基金投顾和金融产品销售都有明显增长,期末公募基金投顾规模34.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8.6%。上半年金融产品销售额3552亿元,同比增长11.4%。海通证券上半年财富管理业务营业收入48.52亿元,同比减幅6.51%,也明显好于该公司整体收入腰斩式的下降。在金融产品销售方面,上半年海通证券产品日均保有量逆势实现同比增长9.7%;其中非货币基金产品日均保有量同比增长27.2%;公募产品日均保有量同比增长12.1%。

国信证券的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虽然也有所下滑,但也好于公司营收整体情况,并且经纪业务客户数等指标还是继续增长态势。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数量达1353万;金太阳手机证券用户总数超过1900万;微信公众号用户数超过270万。而2021年末,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数量达1254万;金太阳手机证券用户总数超过1763万,微信公众号用户数近240万。招商证券的财富管理收入下滑也好于公司整体业务情况,并且正常交易客户数还在增长,上半年公司新开户135.14万户,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正常交易客户数约 1559 万户,同比增长21.61%,托管客户资产4.1万亿元。

国海证券在公司整体收入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财富管理业务收入逆势增长。上半年零售财富管理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0.88%。上半年累计新开客户13.47万户,同比增长25.92%;存量签约资产较去年末增长13.96%,存量签约客户数较去年末增长45.71%。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财富管理业务围绕客户综合服务需求,强化零售客群经营,着力打造总部赋能中心,全面提升零售经纪、产品销售及投顾业务竞争力。国信证券表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不断夯实“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专业化、差异化、高品质的综合服务体系持续扩大客户规模,持续优化机构和高净值客户拓展与服务,全力加速向全价值链财富管理转型。

深圳一位资深头部券商人士表示,财富正在从地产不断转向资本市场,居民资产的财富管理需求日渐增多,证券公司正迎来财富管理大时代,即使资本市场上半年出现波动,但财富管理业务的周期性已经明显弱于自营等板块,并且已经成为不少券商转型及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

编辑:小茉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