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袭来的三年,国内许多零售企业表示自己都快熬不下去了。
这背后的辛酸有实体门店客流量大幅度下滑,商品库存积压严重;标榜新消费业态的企业面临着增长乏力、二级市场上股价腰斩、市值蒸发。社区团购、直播带货在历经2021年的洗牌后,目前已逐渐渐入到常态化。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零售企业要如何做到降本增效呢?
01
国内商业进化史规律
其实从国内的商业进化史来看,实则遵循着这样的一个规律,用户的注意力在哪里,流量就在哪里,生意就在哪里,由量变引发质变,最终的商业模式也就在哪里。
比如说,改革开放国内兴起了很多批发市场。当时比较知名的两个批发市场分别为: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山东临沂大市场。当然,个别有着区位优势的省份也有着不同规模的批发市场。比如,郑州百容批发市场。
之所以国内会进入到大批发时代,其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后,用户的注意力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购统销”时代,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当时的消费者想要购买到更多的商品。
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企业并没有构建起从工厂到消费者的经销商网络体系。因此,大批发市场这种商业模式自然也就成为了当时相对较好的一种商业模式。
而在1998年,随着沃尔玛在深圳第一家大型超市的落地,这种一站式、开架式的零售业态也出现在了消费者跟前。此后,全国各地的大型超市出现井喷式增长。
我们说,改革开放在带动人们收入提高的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工作变得日益忙碌起来。此后人们的注意力已经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一次性地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即从此前的分散式购物转变为集中式购物。
2020年在疫情的催促下,国内的直播带货迅速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之中。其根源还是在于疫情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消费者收入,此时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爆火之前,直播带货的本质就是低价,这和消费者的注意力可谓说是不谋而合。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我们只有提前观察和注意到消费者注意力的变化,以及由这种注意力会催生何种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是否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并且提前布局以抢占先机,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上找到竞争优势,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
比如说,当前国内一人户家庭数量为1.25亿户,占国内总家庭数量的25%。若考虑到国内老龄化趋势、因经济发展区域结构失衡所带来的人口流动、不婚不育思想在年轻一代群体中的蔓延等等,其必然也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新的需求出现。
02
营销方式的创新
为什么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企业会感觉到营销越来越难做,甚至会陷入到同质化的营销呢?比如,饮料必说无糖、护肤必讲成分,美妆必讲大牌平替,服饰必讲国货之光。
因为在本质上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过用户的真实需求,找到品牌特点、用户需求、市场规模三者之间的交集,并在产品以及营销方式进行创新。
而在这个问题上,Babycare的一些做法或许值得企业所借鉴。目前国内的母婴行业有两大典型特征,一方面从竞争格局来看,国内目前的母婴行业具有典型的传统品牌老化、赛道分散、品牌集中度低的特点。
另一方面从消费端来看,由于此前三鹿奶粉事件的存在,消费者对母婴类产品的核心需求还是安全。在这个基础上,Babycare曾在2017年推出过一款创新的腰凳产品,这款产品采用工程学设计,在保证婴幼儿安全的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父母带娃时的身体负担,一经上市后就拿下了不错的销量。
目前国内的90后以及00后已经逐渐为人父母,他们在带娃方式上逐渐完成自我方式的觉醒。比如,他们想摒弃传统老一辈在带娃方式上的弊端,提倡科学带娃。在带娃的同时,也能兼顾自身对美的追求。也正是这种变化,让Babycare提出了全新的slogan“为爱重新设计”,确立了情感+功能互为补充的品牌心智,配合全网媒介宣传,逐渐完成对消费者心智的升级。
03
流量之困怎么解决?
流量之困是当前摆在每个商家面前的现实问题。但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何互联网流量红利会消失?我们说不管是抖音、快手这种短视频直播平台、亦或是拼多多、淘宝、京东这种电商平台、再或者是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种草平台,在一个平台发展初期,的确会给到先行者一定的利益。
而因平台机制的不完善,这个过程中也必然会漏洞可以钻。而随着入驻商家数量增多,平台机制的完善,原有的流量洼地则会被迅速填平,套利空间自然也就不多。
此时我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推广成本在上涨、订单数量却并没有明显提高。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个现实问题:未来流量红利不会出现,企业要做的是如何转型。
目前业内公认的做法就是将从直播间所带来的公域流量转变为私域流量。简单来说,从做用户一单生意到做用户一辈子生意。比如说,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中,很多企业一直都想要发力下沉市场。毋庸置疑,伴随着近些年来下沉市场消费力的崛起,这种做法也是符合现实情况。
而通过公域转私域,是进入下沉市场一个不错的方式,因为下沉市场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正如著名学者费孝通此描述的那样:“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
而由熟人社会下所引发的就是熟人经济,他们更倾向于熟人所介绍的品牌。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能把下沉市场的几十位用户经营起来,而这几十位背后则会扩散到更多的用户,进而能迅速提高产品的销量,节省企业的推广成本。
其实这个过程中又回归到互联网的本质,我要喜欢你的人喜欢你就够了,企业没有必要考虑一直要去拉新流量,而是让已有的用户对品牌形成忠诚度,通过多种对用户形成粘性。所以当下企业的重点应该是要重点构建起来自己的私域流量。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重点强调一个问题,不管是私域流量,还是近些年来社会上反复强调的数字化转型,它需要的都是企业必须要长期坚持。因为整个过程,实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图片来源网络▲
可在过去的很多年间,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行业普遍存在着焦虑的情绪,恨不得投入一件事立马可以看到效果。所以企业必须要降低自身的期望值,在明确大方向的前提下,一点点完善基础设施能力,因为这个过程是无法绕开的过程。
国内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下半场,告别此前的野蛮生长时代。但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大方向在未来不会改变,零售企业要做的必须是精细化运营和管理,才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转型很难也很累,但完成转型后的企业也必然能够浴火重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