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底用 Model X 完成了一趟 48 小时近千公里的广汕之旅后,Autopilot 在高速上优秀的辅助驾驶表现就彻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不,得知年初特斯拉推出国内“特供版”Model S/X 车型以及 3 月中旬又对 Autopilot 进行了一番重大更新之后,我的内心又忍不住骚动了起来……
时隔 4 个月,我又一次找来了这位呆萌的胖墩。
话说提车当天,在体验店门口得知等待我的是一辆白色 Model X 时,我还楞了一下,心想:“莫非跟上回是同一辆车?”
事实证明我多虑了。
同样是白色 Model X,不同的是,这次是一辆白内版本的试驾车,并且是针对中国市场略作改进后的新车型。
先说说这套新鲜感很强的内饰。
由于车比较新,到手时里程数尚未超过 1000 公里,内饰基本与新车无异。所以在没有受到太多“污染”的情况下,我必须要说:
这套白色内饰真的太 TM 惊艳了!!!
完全雪白的座椅,加上左右两侧门板、中控台下部以及扶手箱等处的白色饰板。打开车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如雪原般纯净的白色世界,视觉效果炸裂!
But!这恰恰也是最磨人的地方。
这么说吧,这套洁白无瑕的内饰简直是个折磨强迫症患者的神器。要知道我的裤子不是牛仔裤就是深色系休闲裤,每次只要一坐上车,我就会产生一种难言的罪恶感……
港真,深色裤子还不算大事,毕竟短时间内还看不出影响。
但为了保持它的美不受破坏,我还必须时刻提防车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零食、雪糕、饮料等等。
一切会对这套内饰造成毁灭性打击的东西,只要出现在车上都能让你一阵心惊肉跳。那感觉,别提多刺激了
……
在这也想给各位准车主提个醒,如果没有做好一周擦 7 次车的准备,我觉得……白色内饰还是别选了吧……
除了内饰颜色外,前面也提到了,这辆车特别的地方还在于它是经过改进后的新国标车型。
2017 年 10 月中旬,特斯拉宣布了一项针对中国市场的重大更新:特斯拉专为中国市场研发了兼容“新国标”、配备双充电接口的 Model S/X 车型。
具体来说,新车型同时具备直流和交流(DC/AC)双充电接口,特斯拉车主除了使用特斯拉自建的充电网络,还可以使用符合“新国标”充电标准的第三方充电桩进行充电。相应的充电接口位置也做了小改动,这一改动也被部分特斯拉老车主戏称为“完美的疤痕”。
老款车型
新款车型
差别在这
实际上,被改成像油箱盖一样的充电口对于整车美观还真没啥影响。或许是看燃油车看习惯了,我平常使用基本就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
而且在大部分特斯拉超充桩改造成新国标接口以后,新车型由于直接提供了兼容新国标的充电口,反倒省去了老款车型上充电需要来回插拔国标转接头的繁琐步骤。
老车主免费获得的新国标转接头
再有一点,由于在今年 1 月 1 日发布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新能源汽车被要求“时速低于 20 公里/小时,应发出声音警示,提示大家车辆正在行驶”。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明确规定
所以从元旦后,特斯拉生产的所有供华车型全都新增了一项“行人警报”功能。
而这辆新国标版本的 Model X 自然也是有的。
该功能开启后,车辆会在时速低于 20 km/h 的情况下发出特定声音,并以此警示前方的行人。
而如果你不喜欢这项功能,特斯拉在中控菜单中也给你提供了主动关闭及再开启的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新增的“行人警示”功能并不只是软件更新那么简单,其中还涉及到细微的硬件变化——特斯拉在新车型中额外加入了一个外部喇叭。
也就是说,老车主们是不能通过简单的软件升级获取这项功能的。
试驾期间收到的推送更新
不过这个影响微乎其微,因为这项“行人警示”功能实际体验下来……
好像也没啥效果
。
相信我,如果前方行人真的没能察觉到后面传来的轮胎和地面摩擦声,那你也甭指望他能聚精会神地捕捉到那音量大不了多少的“行人提示音”了……
下面就要说到前段时间好评如潮的 Autopilot 更新了。
上回长途试驾 Model X 的时候,虽然我对 Autopilot 表现印象深刻,但在某些时候,它还是会给我一种操作十分“萌新”的感觉。
翻出了去年底试驾的照片
尤其是在自动变换车道这一点上:动作显得简单粗暴,对车上乘客显得不够友好。
只是瑕不掩瑜,这不妨碍 Autopilot 成为当前区分特斯拉以及其他品牌车型的一大利器。
还记得前不久某位媒体老湿发出过的一记“灵魂拷问”:
“特斯拉 Model 3 和雪佛兰 Bolt 有本质的区别?”
Emmmmm……
你们说,会进化的 Autopilot,算一个么?
图片来自网络
本次升级之后,搭载 Autopilot 2.0 硬件的车型之中的 8 个摄像头已经全部启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经过实测,软件升级后的 Autopilot,能明显感知到的提升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自动变道动作大幅改进变(动作更柔和)
·车道保持能力增强(方向盘频繁小幅修正的情况显著减少)
·车道识别能力增强(一截荒废的绿道上都能开启Autopilot
)
特别是第一点。
以往使用 Autopilot 的自动变道,通常车辆会在触发的一瞬间就猛打方向,并且经常伴随一脚极猛的提速(当前速度没到预设值的情况下),切换到隔壁车道后方向又是一下子猛的回正。
网络示意图
这样的操作……极容易导致车上乘客被来回晃得头昏脑涨,一时间连车外的景象都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讲人话就是晕车。
更新后的 Autopilot 则没有这个问题,现在变道的动作明显柔和许多。通俗易懂点的说法就是——更加“老司机”了。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买特斯拉之后坐车头晕了~
现在只用担心钱的问题。
实际上,经过国内外车主们的测试,本次 Autopilot 改进的地方据说还有关键一点——车辆能够识别雪糕筒!
但从结果来看,这项改进似乎尚未成熟和稳定,根据测试车主的结果来看,有好有坏。出于安全的角度考虑,我们并未对其进行验证测试。
另外,升级后虽然体验的确上了一个层次,但 Autopilot 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
·城市快速路行驶中突然急刹减速,原因不明(推测为强光反射导致)
·部分道路限速情况读取错误
·自动变道完成回正动作还有优化空间
·相邻车道车辆的识别一般,对加塞以及跨线行驶等行为反应依旧慢半拍
毕竟连一向对时间表十分乐观的马老板自己都说了,要实现跳票多时的完全自动驾驶,可能还要等到明年底。
So……
现阶段的 Autopilot,充其量只是一项领先的驾驶辅助工具,真的真的真的不代表能够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功能。
拿自个生命去挑战机器底线,永远都是一件愚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