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手郑智化充满讽刺和现实意义的两首台语歌曲,直指人心

2022年07月05日04:17:07 热门 1868

郑智化,不必我多做介绍,20世纪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华语人文歌手之一。他的歌曲深深的影响着诸多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他是另类、反叛、孤傲的代名词。代表作《水手》,《星星点灯》。

浅谈歌手郑智化充满讽刺和现实意义的两首台语歌曲,直指人心 - 天天要闻

作为一个80后,听化歌已经二十多年了,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是一种执着呢?但我想,一个人的喜好是很难去改变的,于我而言,听歌与读书无异,虽然各有所好,但不会泛滥,坚持要听能给予心灵抚慰,充满人生哲理的歌,像化歌一样,我会一直听下去。

早期接触的化歌以国语专辑为主,逢化歌专辑必买。那时还是一个听卡带歌的时代,收藏了不少郑智化专辑卡带。当然,后期也有CD、VCD光碟了,但凡是看到郑智化的专辑,还是会购买收藏。

一直到出外读书之后,仍旧偏好听化歌,所以每逢外出闲逛的时候,就会在一些音像店及街边摊档搜罗化歌专辑卡带,也由此接触到更多化歌,更接触到了诸如《麻将》、《最后的夜都市》、《一封信》等等台语歌曲。

直至频繁上网之后,才知道原来郑智化除了发行国语专辑之外,也亲自作词作曲制作了几张台语专辑,因此,当时便有一阵的欣喜不已,而也因此让我对化歌产生更多更深的理解与共鸣。

郑智化台语专辑中许多歌曲依然充满了讽刺和现实主义,用犀利的笔锋,批判的眼光,独特的歌唱方式描写着一个个现实社会的阴暗面,而其中犹以《野花》和《拉客》给我的感受颇深。

之所以要把这两首歌放在一起来谈,是因为这两首歌所反映的主题有其共同之处,都是描写现实社会中生存在最低处人群—妓女。歌者用寥寥的几句歌词,唱出了这些风尘女子的生存状态,以及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辛酸。

一、《野 花》,专辑:《最后的夜都市》词曲:郑智化 编曲:王继康

浅谈歌手郑智化充满讽刺和现实意义的两首台语歌曲,直指人心 - 天天要闻

专辑《最后的夜都市》

《最后的夜都市》是郑智化于98年发行的首张闽南语大碟,一张地道台湾味的另类专辑。

专辑收录十首歌曲,除一首《风筝》外,其它九首都为闽南语歌曲,而今天要介绍的歌曲《野花》排在专辑的第一首。歌词就不贴出来了,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找来看看。

在《野花》中,歌者是以“客人”的身份来代入情景当中,更多的是表示对坠入风尘的青春女子的同情和怜悯,以致诸多感叹。

“青春的女性啊坠落了风尘”,词中虽无交待为什么会坠落了风尘,但是,"当初的痴心变薄情,“酒醉丢免搁想”等词句却已经能让人对其原由有所了解:总有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一段痛彻心扉的感情,一股不为人知的辛酸,使一个青春漂亮的女子无奈放弃“痴心”以致堕落,在灯火辉煌的夜场里沉醉,渐渐变得麻木。

“酒醉丢免搁想”喝醉了,就什么都不用想,也不用再忧愁了。对待买笑的客人,风尘女子态度总是显得冷漠薄情,嫌怨客人对她“哥哥缠”,意即厌恶客人总是缠着她。

”人在讲野花啊袂当插花瓶“,客人对女子有”好感“,觉得鲜艳漂亮的花儿就应该插入花瓶中,名花有主。但”野花“却对客人不产生好感,只是逢场作戏,有钱了就将其当客人敷衍对付,没钱了就不会再理会别人。由此也可看出,女子虽然坠落了风尘,可是,这并非是她心甘情愿的,她只是强作欢颜罢了。

在之后的唱词中,歌者就是一连篇无奈的感叹和痛惜了:”野花啊野花,开得这泥香为何会坠落黑啊黑暗巷;野花啊野花,开得这泥红你敢知花谢那落土,什么嘛无采功........”

歌者质问这样一个青春美丽的好女子,为什么会坠落到黑暗的风尘之中,痛惜青春女子接受命运对她的摆布与安排,强颜欢笑,最后变得无情无意,“感情弄是假”。

于是,最后一句作者“怨嗟”,同时也像是对风尘女子的一种奉劝,“你敢知花谢那落土,什么嘛无采功”:你知不知道,鲜花凋谢落下了土地,做什么都是无用功了,也就是说:当青春消逝之后,一切就再也不可挽回了。满腔无奈叹息!

整首歌充满了哀叹和痛惜的曲调,同时体现的也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感慨。

《野花》的词曲都是由郑智化个人创作,据了解,歌曲带有台湾当地“凉山情歌”的韵调,由此也可见歌手郑智化在歌曲创作中的天赋,更体现了他那种对艺术的相互包容和精粹糅合的创作理念。

二、《拉客》专辑《麻将》,作词:郑智化,编曲: 佚名

浅谈歌手郑智化充满讽刺和现实意义的两首台语歌曲,直指人心 - 天天要闻

专辑《麻将》

歌曲《拉客》收入郑智化于1966年发行的专辑《麻将》之中。《麻将》这张专辑,一共六首歌曲,是郑智化应台湾大导演杨德昌邀请为其同名电影《麻将》制作的,专辑除主题曲《麻将》,还有几首插曲,如《Ain’t I flying like a bird》《一个人卡快活》等。

至于《麻将》这部台湾本土电影,张震是主演之一,讲述四个小青年混混轻狂迷茫的青春故事,也是一部充满现实主义,反映台湾当期青年堕落腐化,思想扭曲的写实电影,台词暴力露骨。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找来看看,在此不多做介绍。

相比《野花》中一味的痛惜和无奈的感叹,《拉客》所体现的主题就显得犀利和赤裸裸,极具调侃和讽刺的现实意义。作者通过一首歌,将一幅妓女当街拉客作生意的社会众生图呈现在听者的眼前。

刚开始听这首歌的时候,受歌曲的风格和韵律感染,感觉有些好笑。但是,多听几次,理解了词意,更多的便是一种思考和感叹了。歌曲开头廖廖数句,就描绘出台湾当时比较繁华的夜市--东门町和西门町:要饮咖啡,要看电影,要逛夜市,要去哪里,要干什么,应有尽有,弄嘛OK(什么都可以)。

在这霓虹闪耀,纸醉金迷的大都市,“皮条客”带着“小姐”向来往的过路人招揽生意(阮这的小姐妖娇又美丽),言辞暧昧大胆,过往客人躲避不及,半推半就(免惊歹势),双方讨价还价(嗯八来过,算你半价),相互打情说俏,调侃谩骂(你伯卡衰)。

歌者同样是以“客人”(漂泊的青春少年家)的身份,歌曲以买卖双方唱和白对话的直观方式,戏谑怒骂,描写出当时台湾社会奢华糜烂的生活气息的一角,给人以无尽反思。

曾几何时,“娼妓”却也可以像商品一样当街叫卖了呢?“妖娇又美丽”的“小姐”涂脂抹粉,花枝招展向客人卖弄风骚,虽然不懂括号里面日语的意思,不过,从唱调中可以听得出大概是一种讨好客人的暧昧言词。

歌曲中当客人因为看到一位“小姐”感到面熟,问她的年龄的时候,此时,歌者又白话“啊!你是我高中老师哦!”这里充满了讽刺性,也就是说,“小姐”当中竟然有一位神圣的,受人爱戴尊敬,教书育人的老师,那么,为什么老师在此时又成了堕落的“妓女”呢?于是,后面女声唱道:“青春短短,欠债累累,只好来卖。”一个女人,在白天是一位有崇高职业的老师,到了晚上,却沦为低贱的“妓女”的最终原因是因为她“欠债累累”,只好“厚面皮”在街边“拉客”。这一切,都留给人一种深深的反思,更为社会发展下,人心的“畸形”,也为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的一种同情和悲哀。

最后一段大合唱是歌曲高潮部分,更是点晴之笔。

繁华的世界中,既然“娼妓”也可以当街叫卖,无所顾忌了,那么,这样一个奢华,堕落的现实社会中,只要你有钱,还有什么不能卖的呢:“查某耶卖,朋友耶卖,爱情耶卖,总统耶卖。”女人可以卖,朋友可以卖,爱情也可以卖,总统也可以卖,总而言之,是“弄麻累卖”(什么都可以卖),只要你出得起价钱(等你出价)。

其中最具讽刺意味的就是,歌者唱出了总统也可以卖的词,这不能不说是在折射台湾内部存在的一种“买官卖官”的普遍现象,是对台湾社会某些坏习气的猛烈抨击。当然,郑智化的歌曲对台湾现实抨击得最为猛烈要属《大国民》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台湾经济相当发达,是“亚洲四小龙”之首,据说“钱都淹脚了”,然而,光鲜夺目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弱肉强食,贫富差距的社会现实,因此,受生活所迫,担负家庭生计,“欠债累累”的底层人民只有出卖尊严活下去,歌曲《拉客》正是表现了部分底层人民在生活中的挣扎,在现实社会中,为了生存,你也没有更多的选择,只有厚着脸皮去争取,去面对,于是:“你厚面皮,我厚面皮,伊厚面皮,弄厚面皮……”有钱的人继续着他们奢华的生活,底层人继续着他们的挣扎,为明天的生计担忧,为了生存下去,只有“紧来拉客”了!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