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如今,癌症越来越普遍,几乎每个人身边的圈子里都会有几个癌症患者。
至于原因,除了和环境污染、基因问题、不良作息等有关外,病从口入也是一大诱因。
很多人不知道,在我们日常做饭时,一些不起眼的小习惯可能让我们顿顿吃上了一些致癌物。
下面阿木就分享4条可能导致患癌的做饭习惯,大家看看你家中了几条。
一.高温油炸食物且油反复使用
很多家庭在油炸或爆炒食物时,习惯将油烧到很高的温度,不见油烟不下锅,认为这样会更香。
而且,为了节省食用油,炸完一次食物后,部分人可能会将剩余的油盛出来下次继续用于油炸。这种习惯在一些小餐馆或者家庭厨房中十分常见。
小贴士
现代食用油大多经过精炼处理,烟点较高。当油开始冒烟时,意味着油温已经远远超过了适宜烹饪的温度。
温度过高的食用油不仅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还容易分解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丙烯酰胺、苯并芘等,这些均为已知的致癌物。
而当油反复使用时,这些有害物质会不断积累,每一次油炸都会使油中的致癌物质含量增加,并且新的食物在炸制过程中也会吸收这些致癌物质。
所以,炒菜时应控制油温,避免油冒烟,可以使用木筷子或竹筷子测试油温,当筷子边缘冒出细小气泡时,即可下食材。
同时,避免油的反复使用。如果使用了较多的油进行油炸,可以将剩余的油用于制作凉拌菜等不需要高温加热的食物,或者直接丢弃。
二.炒菜时不开油烟机或者关太早
在炒菜过程中,有些人觉得油烟机噪音大或者认为短时间炒菜产生的油烟不多,所以不开油烟机。
还有些人在炒菜结束后,立刻关闭油烟机,而此时厨房内仍然弥漫着油烟,特别是在炒辣椒、煎鱼等油烟较大的烹饪过程中,这种现象更为常见。
小贴士
这些油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醛类、酮类、烃类等,长期吸入会对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增加肺癌的风险。油烟机是有效减少油烟污染的重要工具,但如果不及时开启或过早关闭,其效果将大打折扣。
油烟机建议“早开晚关”,做菜前20秒开,并保持其运行至烹饪结束后3-5分钟,以确保厨房内的油烟被充分吸走。同时,厨房应保持通风良好,窗户可适当开启,以加速空气流通。
三.酱料类不放冰箱放灶台
在很多家庭的厨房中,常见到一些酱料瓶,如蚝油、豆瓣酱、甜面酱等,被放置在灶台旁边,方便烹饪时取用。大家认为酱料本身含有盐分等防腐剂,不需要冷藏保存。
小贴士
但实际上,这类酱料食品通常含有较高的水分和油脂,是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如果长时间放置在室温下,尤其是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这些微生物会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增加腐烂、霉变的风险。其中,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极强的致癌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所以,开封后的酱料应尽快食用完毕,并放入冰箱密封保存,还要定期检查酱料瓶的保质期和状态,如有异味、变色或发霉等现象,应立即丢弃。
四.忽视厨房卫生导致食材受到污染
厨房的卫生状况常常被人们忽视,例如将新鲜食材和未清洗的食材放在一起,生肉和蔬菜共用一个案板切分,切完生肉后不清洗案板就直接切熟食,还有厨房垃圾桶散发着异味,垃圾长时间堆积等。
小贴士
厨房卫生状况不佳,容易导致食材受到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如当生熟食材共用一块案板时,生鲜食物上附着的大量细菌和寄生虫,都会沾到菜板和菜刀上,容易引起细菌交叉感染。长期食用受污染的食材,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
所以,厨房用具应定期清洗消毒,特别是砧板、刀具等直接接触食材的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并晾干,避免长时间潮湿。厨房垃圾桶应加盖并定期清理,下水道也应保持畅通无阻。同时,厨房应保持整洁有序,避免杂物堆积和灰尘飞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存在上述习惯的朋友们也不必过于恐慌,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并不难做到,早发现早纠正就能有效预防,希望大家都能吃的健康,吃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