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卧室里,床是必备!
一般装修时大家都会选择一张双人床,尤其是在主卧室,传统观念中,主卧双人床是标配。
可是,传统的双人床并不实用,已经落伍了。
01
为什么年轻人都不用双人床
讲到双人床,大家的第一想法就是:够宽敞,睡得更舒服。
所以,如果卧室够宽,能放1.8米的床,绝对不会放1.5米的床。
然而,随着现代年轻人生活方式及居住环境的改变,双人床越来越不适合现代人的需求了,这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①双人床占地方
其实这几年屋价居高不下,很多人更倾向于选择小户型住宅,面积相对较小,卧室的空间也不是特别宽。
如果硬要挤进一张1.8米×2米的大床,再加上床头柜,衣柜,那么整个卧室剩余的活动空间就会特别小,甚至转身都难。
网友@达达哥说:
我家新买的房子,主卧室空间太小了,放上衣柜之后,感觉1.5米的配套床都装不下。
最后没办法了,只能把床头柜改成凳子,但即使这样了,屋子里面也只够转身,没有多余的空间。
网友@我是家家妈说:
当初买房时预想的就是1.8米×2米的床,以为终于实现这个梦想了,没想到搬进去以后才发现,整个屋子容纳了一个衣柜和床,就再也摆不下任何东西了。
原本想着屋子里面放个书桌,平时居家办公更方便,现在看来,已经是奢求了。
2、功能太过于单一
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倾向于将卧室的功能能拓展到办公,甚至是娱乐。
如果一张床就占据了卧室60%的空间,想要兼顾其他功能,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越来越多年轻家庭不愿意选择双人床,只因为满足不了现代生活的使用需求。
3、夫妻作息不同
市场竞争压力太大,很多年轻人的作息习惯也不一样。
比如有的家庭老公应酬多,每天晚上12点钟以后才睡觉。而老婆喜欢早睡早起,睡眠又浅,很容易被半夜回来的老公吵醒。
像这样的家庭,为了和谐,就不再执着于睡一张大床,双方之间也会给对方更多的休息自由空间。
而且现在很多夫妻X生活,结束后也是各睡各的。
网友@艾儿萌萌哒说:
结婚十年,已经分床三年了,只因为老公打呼噜太吵了,我睡眠很浅,一听到呼噜声就惊醒,整个人搞得神经衰弱的,所以干脆分开睡,这样也挺好。
02
年轻人的新选择
传统的双人床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年轻人的生活需求了,所以,越来越多年轻人更倾向于以下几种新选择。
想必传统的双人床,这些选择不仅可以让卧室变得更加宽敞,而且也更加美观实用。
1、墨菲床
这种床其实就是咱们常讲的折叠床垫,只是这种床通常会与其他的家具结合起来,隐藏设计。
最常用的就是墨菲床加收纳柜,简直就是小户型的“福音”,相当于小房间一房多用。
比如次卧平时没怎么睡人,如果摆一张大床,简直就是用来常年吃灰。
不如做衣柜时打造一张这样的墨菲床,将床内嵌隐藏起来,这样既满足了偶尔居住的需求,平时还可以把它当成书房用。
如果需要使用这个床,只需要拉下来就行,不需要的时候又可以把它收回去,一房多用,既可以用作书房,还可以做储物间,甚至你还可以把它打造成一个健身房+墨菲床。
网友@小红黍说:
家里不经常来客,但也需要准备临时客用的房间。可是又觉得不能为了一年中的几天,耽误其他360天的视觉。所以就设计了这个墨菲床。
虽然墨菲床要翻下使用,但我们没做任何拉手装置,达到了正面完全隐形的效果。
别看是书房还是侧翻式墨菲床,翻开愣是能放下1米5的双人床垫!临时客住妥妥安心睡。
这种床非常适合那些喜欢随时变换房间功能的人,不管是给客人用还是自己使用,墨菲床都太实用了。
2、地台床
等于就是地台+床垫,睡觉的时候把床垫铺上,房间另做他用,把床垫一收,卧室的空间瞬间就变得更加宽敞,比如看书、练瑜伽,品茶,都可以实现,相当于一个多功能的休闲区。
这种设计,对于小户型来说,增加了收纳空间。对于大户型来说,打造出了别样的休闲区。特别实用!
而且,而且地台床下面还可以设计更多的收纳空间,用来放置被褥过季的衣服杂物等等,更好的解决了小户型的收纳难题。
网友@浪姐说:
特意将次卧打造成了多功能房,做了地台+书柜一体,不仅显得更宽敞,而且灵活性更强。
平时家里没客人时,这个房间就主要用来休闲娱乐,看书、喝茶聊天。
家里来客人,把床垫一铺上就变成了一个舒适的小卧室。真的很实用。
3、推拉沙发床
推拉沙发床,简单来说就是将沙发和床的功能结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多功能床。
平时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收起来,作为沙发使用,但如果有需要,可以将它拉伸成双人床,提供舒适的睡眠空间。
网友@艾米莉亚说:
家里有个次卧空间特别小,如果直接放个1.8米的床,转身都转不了。选了很久,看中了这种推拉沙发床,白天的时候可以当沙发用,晚上轻松一拉开,就能变身一张宽敞的双人床。
而且,推拉床下面还设计了三格收纳空间,平时过季的衣服被褥什么的,都放在里面,感觉有了这个床,特别节省空间。
写在最后
以前总觉得,床只能拿来睡觉。但是随着功能提升以后发现,床不仅可以解决日常休息问题,还能令整个空间变得更加有格调。家居生活也变得更有趣了。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