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语迟必显贵”耽误了孩子,晚说话不一定是好事儿

2023年10月29日07:54:14 家居 4738

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在其为主导的“蒙式教育”中指出,孩子最早的收获之一便是语言,也是孩子在未来的发展变得优秀中成为最大的助力

一转眼,华华已经3岁,到了非常适合上幼儿园的年纪,但全家人十分犹豫。原因无他,看着想吃饭只能说“我西”,想喝水连“水”字都说不出来,更别提表达上厕所了。每每华华妈带着他到小区里玩,邻居们看着跑起来像一阵风,且长得比同龄人还高大的华华,都纷纷惋惜:“他要是能说会道,肯定能成为小区的孩子王!”

别让“语迟必显贵”耽误了孩子,晚说话不一定是好事儿 - 天天要闻

听到邻居们的惋惜,其实华华妈也非常后悔。之前因为自己与丈夫都忙于工作,儿子才7个多月就交给了爷爷奶奶照料,除了睡觉,一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往往不到3个小时

而因为爷爷奶奶以前都待在农村老家,且不说不习惯说普通话怕影响了孙子的口音,平常不怎么交流,都是让他一个人玩玩具看一会儿电视

连华华到小区花园玩,都是周末时才跟着爸妈一起出门的。

所以,别的孩子2岁时虽然吐字不够清晰,但大多已经化身“小话痨”了。再反观他,要吃什么、玩什么用手一指,又或是发出“我”、“吃”以及一些简单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罢了。

别让“语迟必显贵”耽误了孩子,晚说话不一定是好事儿 - 天天要闻

最初,看到儿子与其他小朋友的明显区别,华华爸妈还想送他去早教班学习一下。但奶奶却说:“吃饭、说话不是自然而然就会了吗?我养华华他爸的时候也没特意教,现在不也没问题。”夫妻俩很快被说服,但如今事实证明,华华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却被说话问题耽误了!

卡耐基曾指出:“一个人的成功15%是凭借他的专业技能,而剩余的85%基本就是靠他的演说能力与人际沟通!”或许这与我们民间的那句“语迟必显贵”俗话相背离,但却有科学依据可以证明

“语迟必显贵”?科学证明是谬论

2至3岁语言发展期里,孩子还未表现出话多、话密及一定的表达能力逻辑能力,那么家长就要引起重视,否则不仅会增加出现语言障碍的风险后期干预难度大大增加,俗称陷入“语言饥饿”状态

而他们的观点不仅得到了美国知名婴幼儿大脑开发专家吉尔·斯塔姆认同,也是教育界、心理学界等其他研究孩子成长人类发展的学科专家们肯定。还有就是吉尔·斯塔姆与其团队经过近30年的研究后发现,作为影响孩子大脑智力“ABC”因素,即Attention(注意力)Bonding(亲子联结)、Communication交流能力中,交流能力是重中之重,关乎到前两项能否顺利进行

其实,专家们不仅指出了语言能力对孩子的重要性,还通过长时间研究证实了2至3岁对于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性

毕竟,从心理学来看,2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觉醒增强,已经不止于“鹦鹉学舌”,也有了自己的逻辑与表达。那么,为何在如此关键的时期内,有些孩子会出现语言能力发育异常的情况呢?

孩子陷入“语言饥饿”状态,这些因素不可忽视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章依文教授经过数据调查研究后指出,我国2岁左右的孩子里,大约有15%至25%的孩子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状况。而导致出现如此惊人现状的原因除了孩子的生理因素,绝大部分是因错误的养育方式引发。

别让“语迟必显贵”耽误了孩子,晚说话不一定是好事儿 - 天天要闻

首先就是生理因素,大多为器质性构音障碍。也就是诸如隐性腭裂、腭裂、软腭神经麻痹等,它们导致发音器官异常,继而不仅使孩子相对说话晚一些,也逐渐与同龄人拉开距离。

其次,如果说生理因素尚可通过现代先进医学进行医治、矫正,那么后天错误的养育方式则可能让孩子一直得不到改善

现代社会,几个月大的幼儿就已经可能开始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这不仅会让沉迷于虚拟世界的他的人际交往意识淡化不爱说话。而且,思维也会被固化表达能力受到局限语言能力发展更加缓慢

所以,家长们切不可错过孩子语言能力发育关键时期的同时,也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导

如何培养、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

1.创造适宜的环境

所谓适宜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环境,便诸如从他出生起,就要积极进行交流、互动。不仅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发育状况,将交流的内容简单逐渐过渡至复杂增加孩子的词汇积累,也锻炼他的表达能力思考的逻辑思维。

别让“语迟必显贵”耽误了孩子,晚说话不一定是好事儿 - 天天要闻

当孩子由右脑思考为主转变至左脑思考为主,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那么他的语言能力发展便是良好的。如从牙牙学语,到能唱出简单的儿歌背诗词等,都是明显的表现

2.鼓励孩子勇敢表达,给予肯定

我们中国有句俗语叫“孩子没有嘴巴只有耳朵”,也就是说孩子只有听大人的教育表达并不重要。殊不知,也正因如此,孩子才变得不爱说话。毕竟,谁愿意一张嘴就被教育呢?

别让“语迟必显贵”耽误了孩子,晚说话不一定是好事儿 - 天天要闻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能说会道的孩子,往往有愿意听他说的父母。”即父母们若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倾听者”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心中所想,以尊重、包容、理解的态度对待,给予足够的肯定,让孩子不怕说出来不怕说错,他又怎会不爱、不敢说话呢?

3.以身作则,注意说话内容与方式

为了培养、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必然重要。同时,家长们与孩子说话的语气、内容,又或者是当着孩子的面与别人交流方式、情绪、内容等,也是不可忽略的事情

“耳濡目染”一词,不仅仅是家长的行为、习惯、三观影响着孩子,平日里更是要注意讲文明、懂礼貌以身作则展示最恰当的人际交流方式,成为孩子最佳模仿对象

枕边育儿寄语:

根据《中国儿童保健杂志》曾发表的一份报告可知,在2016年时,我国6岁以内的儿童出现语言发育迟缓发病率已达到4%至6%以上,其中不少家长还认为这是自家孩子“贵人语迟”。殊不知,错过了2至3岁的语言能力发育黄金期不说,还很有可能耽误孩子的未来!若不想后悔莫及,家长们从孩子出生起,就不能对他的说话时间、状态有所疏忽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家居分类资讯推荐

窗帘到底怎么选?只需这6招,轻松搞定高级感软装! - 天天要闻

窗帘到底怎么选?只需这6招,轻松搞定高级感软装!

在软装阶段,窗帘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不仅关乎隐私与遮光,更能营造出整个空间的氛围与格调。然而,很多朋友在挑选窗帘时却容易陷入各种误区,花了冤枉钱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因为选错窗帘而导致全屋装修翻了车。
李公明 | 一周画记:生活就是抵抗 - 天天要闻

李公明 | 一周画记:生活就是抵抗

开栏小语:涂鸦小分队的人有一句口号: 画什么才重要!怎么画和画成什么,没那么重要!图一 《对工作说“不”》 纸本 彩墨 65cm X 45cm 李公明 2025年5月1日作据“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5-05-01),经济学学者梁捷及政治学学者林垚于4月26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进行了一场关于大卫·弗雷恩(David Frayne)的著作《对工作...
空调都这么普及了,为什么风扇又火了? - 天天要闻

空调都这么普及了,为什么风扇又火了?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在空调普及率飙升的今天,许多人以为风扇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然而,这个看似 “过时” 的家电,却在近年来强势逆袭,重新赢得了大众的青睐。从办公区到居家生活,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审视风扇的价值,发出 “真香” 的感叹,这股 “风扇复兴潮” 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写几个爱用的贴心手护 - 天天要闻

写几个爱用的贴心手护

⚪️ 悦木之源“手膜级”护手霜姜味暖暖一支相当于护甲油+指缘油+护手霜,值哭了好吗,全方位润手,香味也像一杯暖暖姜茶,特别适合冬日!⚪️悦木之源“柔酸嫩手精华”我涂这个所到之处都是这个香味,给同事们狂种草!很高级的雪松茉莉香味,而且效果巨突
铜钱草开花了要摘掉,要不然占养分,叶子黄黄的。 - 天天要闻

铜钱草开花了要摘掉,要不然占养分,叶子黄黄的。

这两天看见铜钱草开花了,铜钱草开花没啥观赏性,繁殖也不靠种子。所以铜钱草的花没啥用,很多人都说直接摘掉就完事。的确是,铜钱草开花只会浪费养分,细心观察叶片,很多黄黄的叶子了,明显就是被铜钱草开的花抢占了养分。然后摘掉这些花,再摘掉那些黄黄的
76岁老人0图纸0铁钉造出1200平米绝美木楼,数十年屹立不倒!网友:再世鲁班 - 天天要闻

76岁老人0图纸0铁钉造出1200平米绝美木楼,数十年屹立不倒!网友:再世鲁班

近日,这样一条视频火了:76岁的侗族老人,不会画图纸、不用一颗铁钉,仅凭布满老茧的双手和脑子里的“三维建模”,就能造出一座总面积1200平方米的三层双塔式木楼。视频里,一位白胡子老人手持墨斗,站在木块旁专注地弹线、测量。评论区一片惊叹:“这才是真正的非遗匠人!”“76岁正是闯的年纪!”“老祖宗的智慧太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