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灯、手电、蜡烛的一些回忆

2022年10月07日19:58:13 家居 1874

作者:徐静怡


关于电灯、手电、蜡烛的一些回忆 - 天天要闻




关于电灯、手电、蜡烛的一些回忆 - 天天要闻


小时候,有时家里会停电。若是白天停电还好,若是晚上停电,四周围一片黑漆漆,我次次都会“啊”一声叫出来,表示自己对这突如其来的黑暗不适应。于是,手电筒就派上用场了。


那时候的手电筒,是银色金属外壳的,身子里装1号电池,头是类似圆锥的形状,一打开电源,便发出橘色的光,手电筒的头还可以调节手电筒照出去的光束的远近。晚上停电的时候,需要用手电筒,晚上出去散步,走到没路灯的地方,也可以用手电筒。


那时候,卧室里灯的开关,还不是现在这样挨着床头,伸手就能够着。那时候的老房子里,还是拉绳的灯。那种灯,开关是一个黑色的圆圆的小“盒子”,拴着一段长长的绳子。为了不让绳子随风飘,家人经常会在绳子垂下来的一头系一个重一些的小物品。我们小孩子有时候调皮,拽着玩儿,故意用力重一些,灯绳断了,灯不能开关了,这时候小孩子心里总会咯噔一下:万一大人问起来可怎么办?我表哥便立刻问我:“这怎么办?”毕竟小孩子,干坏事后总是充满忐忑的。我无所谓:“没事,我去找我爸!”我爸永远是我干过坏事儿后的救兵——任劳任怨帮我修理还没有一句批评。爸爸熟练地拧下小黑盒的盖子,把断头的绳子解下来,拴上新的绳子,再把盖子拧上,只和我们说一句:“轻点拉就行了,没事儿。”我哥如释重负,仿佛躲过一劫,我自豪地扬起头看着我哥:“我说没事儿吧?”


爷爷家经常为了晚上开灯方便,会把灯绳延长,上半节是塑料蜡绳,下半截栓一段细麻绳,绑在床头,晚上如果起夜,伸手一拉床头的灯绳就行了。


我姥姥有一个小一些的手电筒,她晚上起夜,则是在枕边放一个小手电。手电,似乎是我们小时候家家户户的标配。我记得小学的时候,语文作业上问我们“家电有什么”,我不止一次地想:手电筒能不能算家电?但是我没有填过“手电筒”这个答案。后来,姥姥不用手电了,用床头灯


爷爷家的床头灯,是金属身子的,底部是一个大夹子,可以夹在床头上,连接底部和灯托的部位可以弯,灯托那儿垂下来一根绳儿,是开关。那时候的灯泡,永远是橘黄橘黄的白炽灯,灯泡亮久了,一摸还烫手,所以这种款的灯,还有个灯罩,灯罩像一个帽子,帽子下有两圈铁环,可以套在灯泡上,既能防止误碰灯泡被烫着,也可以不让白炽灯的光那么刺眼。


姥姥家的床头灯,可以算是台灯了,在我看来,比爷爷家的床头灯好看多了,隐约姥姥家的床头灯,是玻璃身子的,主色调是大红色,透明的。玻璃身子上还有一些小点缀,可好看了。我每次都会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台灯欣赏很久,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摸一摸它光滑圆润的身子,摸起来有点凉冰冰的,但是不敢随便拿,这么好看的灯,在我手里摔碎了那就太可惜了!


那时候,供电还不像现在这么稳定,我只记得当时皖维厂自己也有发电站,可以给厂里供电的。好像西区9号楼后面就有变压器,我小时候第一次见那个嗡嗡作响的东西,不由自主地害怕了一下。所以小时候停电也常见。停电后,应急之物就是手电筒和蜡烛了。


手电筒照着,去家里放蜡烛的地儿拿出一根蜡烛,用火柴或者打火机把蜡烛点燃,手电筒就可以“休息”了。蜡烛毕竟容易倒,固定蜡烛的方法也很多,用夹子夹着,或者斜着蜡烛的头,让火苗在蜡烛头边烧一圈,让蜡液滴在台子上或者桌子上,趁热把蜡烛底按上去,等蜡液干了凝固了,蜡烛底稳了,就可以了。也有时候会找一些小药瓶,把长的蜡烛插在小药瓶里。


蜡烛那橙红橙红的烛火在黑暗中随着微风随着气流摇摇曳曳,偶尔可以看到烛火的尖尖冒出细细的不易被察觉的一缕烛烟。如果是端起蜡烛走两步,把蜡烛从一个房间带到另一个房间,还得小心翼翼,用一只手遮一下烛火,防止烛火灭了。


来电了以后,我总会迫不及待地把蜡烛吹灭,吹灭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蜡烛燃烧的味儿,我还挺喜欢那味儿的。


小时候,我爷爷家有个蜡烛台,具体样子我忘记了,蜡烛台上可以插三根蜡烛,在我印象中,蜡烛台早已被滴下来的蜡裹得厚厚的了。


后来,爷爷去世了,再后来,我也长大上中学了,有次爸爸和我聊天,说到爷爷家的烛台。我还很不屑:“那个破东西?早就不在了吧,没啥心疼的。”


我爸无限惋惜地说:“不是哦,那是爷爷在西藏军区的时候带回来的,那个可是正宗的藏式烛台,而且还是银的,可惜家里用那个太不爱惜了,不然把那个烛台弄弄干净,它还是很古朴很不错的。”



关于电灯、手电、蜡烛的一些回忆 - 天天要闻



最忆是巢州

家居分类资讯推荐

修不了空调,买不到书包,关税对美影响可能在几个月后真正显现 - 天天要闻

修不了空调,买不到书包,关税对美影响可能在几个月后真正显现

上个月,美国宣布自5月2日起取消对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日前,美国一家物流行业数据分析平台负责人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就表示,高关税下美国零售商从国外进口的货物会越来越少,造成消费者可选择的商品严重短缺,影响美国民众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美国“货运浪潮”公司首席执行官 克雷格·富勒:我认为一些大型零售商,...
24万余元买的原木家具货不对板,消费者起诉获赔73万元 - 天天要闻

24万余元买的原木家具货不对板,消费者起诉获赔73万元

00:15华声在线4月30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虢灿 通讯员 蒋志强 胡海鹏)花了24万余元购买全套家具,合同约定全部使用桃花心木原木,不能使用其他木材,收货时却发现家具的辅材、面板使用了其他木材,买家认为家居馆涉嫌欺诈,起诉到法院要求“退一赔三”。近日,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法院判决,卖家退货退款并赔偿73.14万元...
中年断舍离:一场精神的二次发育 - 天天要闻

中年断舍离:一场精神的二次发育

在东京银座的精品店里,我遇见了42岁的山田女士。她正专注地擦拭着仅有的三支口红,这个动作持续了整整十分钟。当得知她曾是奢侈品柜姐时,这个场景的隐喻意义突然显现——原来真正的精致,始于对物的敬畏而非占有。神经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35-55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