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专家用“完美”一词评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历史绝无仅有,你是否认同?

我们大多数人对女真以及金国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岳飞,以及靖康之耻,甚至是通过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金国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金庸笔下,他与萧峰是结拜兄弟。而在史实中,与南宋岳飞对战的金国大将金兀术,即完颜宗弼,则是完颜阿骨打的儿子!

著名金史专家关伯阳先生评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用到了“完美”一词。纵观二十四史,对于中国历代帝王,很少有史学家将“完美”一词用在他们身上。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一生驰骋疆场,完成了两件大事——建立金国与灭辽国。

有人说,一个没有尊严的人,一定是个不成功的人;而一个没有尊严的民族,也注定会是个失败的民族。而完颜阿骨打就是从不愿给辽国皇帝“跳舞”开始,举起了民族尊严的大旗,他不怕担当“破坏大辽和女真友好关系”的罪名,不怕大辽国可能采取的经济制裁和军事打击,不怕本部落民众的误解与非议,甚至不怕其他酋长的趁机出卖与陷害,毅然决然地对辽国皇帝说“不”!阿骨打正是用这种“傲气”赢得了女真人对他的尊重,并逐步统一邻近部落,扩充了实力,连续发动反辽战争,并最终灭掉了大辽。

说起“跳舞”这事,那是公元1112年的春天,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到东北春州(在今吉林省)巡游,兴致勃勃地在混同江(今松花江)捕鱼,并且命令当地的女真各部酋长都到春州朝见。

天祚帝举行头鱼宴,请酋长们喝酒。几杯酒下肚,天祚帝有了几分醉意,就命令酋长们给他跳舞。那些酋长虽然不愿意,但是不敢违抗命令,就挨个儿离开座位,跳起民族舞蹈来。

轮到阿骨打时,他神情冷漠,两眼直瞪瞪地望着天祚帝,一动也不动。天祚帝见阿骨打居然敢当着大家的面违抗他,很不高兴,一再催他跳;一些酋长怕他得罪天祚帝,也从旁劝他。可是不管好说歹说,阿骨打拿定主意就是不跳,叫天祚帝下不了台。

这场头鱼宴闹得不欢而散。天祚帝当场没发作,散席之后,他对大臣萧奉先说:“宴会上,阿骨打气势豪强傲慢,旁若无人,可以借口边境事务诛杀他。否则,必定会留下后患。”奉先说:“粗人不懂礼义,没有大的过错却诛杀他,恐怕会伤害天下人向慕归化的心。小小一个部落,即使造反,也成不了气候。”天祚帝觉得萧奉先说得有道理,就把这件事搁在一边。

据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出生就有异象。《金史·太宗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辽道宗时期,司天监孔致和夜观天象,看到有五色云气屡出东方,大若二千斛囷仓之状,于是私下对人说:“其下当生异人,建非常之事。天以象告,非人力所能为也。”

阿骨打“十岁,好弓矢。甫成童,即善射。”曾对一群鸟儿连发三箭,结果箭无虚发,使辽国使者大为叹服,曰:“奇男子也!”优越的出身和出众的能力让阿骨打胸怀大志,同时也造就了他的傲气和强烈的自尊意识。在一次对辽战争中,渤海留守想馈赠一副铠甲给他,却被他婉言谢绝了。他的叔叔完颜盈歌问他为何不愿意接受?完颜阿骨打则说:“被彼甲而战,战胜则是因彼成功也。”意思是说,“穿着别人的铠甲作战,即使获胜了,我觉得那也不是我自己的荣耀!”

完颜阿骨打成为女真族最高统治者后,接到有人谋反的密报。他平静地叫来报告中提到的谋反者,说:“我能得到天下,都是因为我们君臣同心同德,这当中包含着你们不可磨灭的功绩。现在,我听说你们想要谋反,如果真是这样,你们肯定需要鞍马、甲胄、兵器,我可以全部提供给你们,决不食言。反叛后,你们如果再被我抓住,将必死无疑。但假如有人愿意及时悔改,从此之后不再三心二意,我会给你们一次机会,原谅你们,信任你们。”

叛乱分子对完颜阿骨打的平静感到格外恐惧,他们伏在地上,瑟瑟发抖,不能对答。完颜阿骨打对为首的谋反分子处以七十下杖刑,并放掉了其他人。如此宽宏大量稳定了部落中的人心,他的威望也得到极大的提升。

公元1114年,不堪忍受辽国的欺辱的完颜阿骨打,揭竿而起,“诸路兵皆会于来流水,得二千五百人。”伐辽之战只有区区2500人兵力,但首战即获大捷:夺得宁江州,扩军至3700人。

丢盔弃甲的辽国守军回报天祚帝,天祚帝则漫不经心地下令:“女真造反?那带10万人去教训教训他。”

面对10万强敌,“太祖自将击之”,决定在敌人没有完全集结之前,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他说:我刚要睡觉,就觉得有人摇我的头,如此一连三次,这是“神明警我也!”神在暗示让我们连夜出兵,必能大获全胜。

隆冬之季,3000多士兵听了他的话,士气高涨。乘风踏雪,直扑出河店。向正在优哉游哉地扎营、破冰、戏雪的辽兵发起了进攻。“会大风起,尘埃蔽天,乘风势击之,辽兵溃”。女真俘获了无数辽兵、车马和粮草。

出河店大捷之后,各路女真兵纷纷归来,女真兵力首次过万。完颜阿骨打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黄龙府。

地处吉林的黄龙府,是一座经济重镇,离它不远,就是辽人的老家潢河。在12世纪的中国北方,谁取得了黄龙府,谁就进入了“腹地”,就有了高高在上的心理优势。对辽国如此,对日后的金国也是如此,岳飞抗金,就立下了“直捣黄龙,与君痛饮尔”的誓言。

“辽遣都统耶律讹里朵、左副统萧乙薛、右副统耶律张奴、都监萧谢佛留,骑二十万、步卒七万戍边。”阿骨打采纳了“围点打援”之计:对黄龙府,只围不攻;对援军,务必全歼。果然,围困之下,粮草断绝,辽军弃城而逃。

“辽主闻取黄龙府,大惧,”朝野震惊。天祚帝亲率70万大军,向新生的金政权发动进攻,与一举消灭之。

“是役也,兵止二万。”当时金国只有区区2万人。年近半百的阿骨打,为了鼓舞军队的士气,再次走上誓师台。他持刀割面,在众将士面前仰天大哭,说:“当初,我领你们起兵,是为了咱们不再受辽欺压,让女真人有个属于自己的国家。不想,天祚帝不肯容我,亲自来征讨。我们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拼以死战,转危为安;另一条是你们抓我一个,献给天祚帝,杀我一族,投降契丹,或许能寻条活路!”

阿骨打倾情表演的这场“苦情戏”,让2万兵卒热血沸腾。两军交战后,金军将士个个冲锋在前,杀出一条条血路。正当两军杀得正酣时,辽朝内部出现了叛乱,后院起火,天祚帝放弃了消灭金军的千载良机,回军自救。阿骨打抓住时机,“乘怠追击之。”1000辽军追赶上天祚帝,反被天祚帝的25000军队包围。但是辽兵团结一致,向天祚帝的銮驾处奋力杀去,天祚帝惊慌逃走,“辽师败绩,死者相属百余里。” 这种“擒贼先擒王”的战术是游牧民族惯用的方式,他们深知:头狼才是整个狼群的关键!后来的成吉思汗铁木真也是这种战术的惯用大师。

这场“人类战争史上不可思议的对抗战”,阿骨打凭借其超常的胆略和杰出的军事才能,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经过此一战,不可一世的大辽国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1123年,完颜阿骨打在争战返回上京的路上油尽灯枯、含笑而逝。临终前,他授意侄儿完颜宗翰:灭辽已毕,准备攻宋。

《金史·太祖本纪》称赞阿骨打是真英雄:太祖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金有天下百十有九年,太祖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传之子孙。呜呼,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