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赵云死后葬哪了?千年后此地建学校引轩然大波

提起三国的名将,赵云是个不得不提的牛人。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他有三大特点。

一是长得帅。赵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是一位美男子。二是本领高。赵云武艺超群,手撸一杆长枪,无人能掠其缨,被后世尊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三是为人忠。他起初是公孙瓒的部将,建安五年,遇到明主刘备后,选择了不离不弃。他首战便在新野生擒夏侯兰,并劝降之。建安十三年,赵云在长坂坡一人独闯曹军,连戳曹营五十余将,保护了后主刘禅和刘备的甘夫人,威震华夏。建安十六年,截江夺阿斗,捏爆东吴阴谋,力保刘备长子没有落入虎口。

四是品行好。赵云为人正直,品行端正。平定桂阳郡时,拒绝赵范的美人计;刘备占领益州后,欲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力谏应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箕谷退兵时,谢绝诸葛亮赏赐,将赏赐的物资纳入府库,寒冬的时再赏赐给将士们使用。

勇猛、英俊、忠诚,正直,也正是因为这样,赵云成了百姓心目中最喜爱的英雄人物。他的“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也成了三国的旷世之言。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病逝,蜀汉有“赐葬大臣于生地或主要活动地”的葬制,后主刘禅便“敕葬赵云于成都锦屏山之东”, 也就是四川省大邑县东郊的锦屏山,

同时追封其为“顺平侯”。据悉,赵云不但有很多陪葬品,而且还有他的贴身兵器——“龙胆枪”。

因为赵云是知名人物,其墓地一直香火不断,直到明朝末年时,因为战乱而导致了赵云墓被毁。赵云墓虽然曾多次被毁,但是据后世考古学家研究,赵云墓并没有被盗过墓的迹象。一直沉睡于地下。

为什么赵云墓没有人盗过呢?

民间曾留下了一个诡异的传说。当年有人曾打赵云墓地的主意,认为里面肯定有价值连城的陪葬品,然而盗墓贼刚想动手发掘墓地时,突然出现了许多蛇,吓得他们落荒而逃。此后民间便流传赵云墓有灵蛇守护的传说。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来挖赵云的坟墓。

上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为了教育的需要,在这里建了一所中学,到了80年代改为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而在办学的过程中也拆除一些老建筑,当时人们就想把赵云的坟墓一并给挖出来。然而,就在大家围绕着赵云墓附近大肆挖掘时,天空突然下起磅礴大雨,刚挖出的土很快就又被冲到地下,就这样,挖了三天三夜也没挖出什么来。第四天,当众人选择放弃时,大雨也停了,这个现象令人惊叹不已。

其实,现在之所以没有对赵云墓进行开发,主要是其距离现在年代太过久远,考古难度巨大。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考古学家不会随便对其进行挖掘,怕造成影响和损失。因此,赵云墓中究竟是什么情况也不得而知,其“龙胆枪”在不在墓也成了谜团。

现如今,新修复赵云墓位于四川省大邑县东郊的锦屏山。其墓前建有一座子龙庙,正中竖有高2.5米、宽1米的墓碑。上面刻有“汉顺平侯赵云墓”七个篆体大字,两侧刻有填金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