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重塑民族脊梁,消弭国耻之痕

1900(庚子年),清政府和国际列强开战,最后被八国联军打败攻进北京,慈禧和光绪皇帝出逃西安,之后全权委托李鸿章和奕劻与侵华八国以及参与和议的比、西、荷共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及其附件。

其中第六项规定大清国需向诸国赔偿军费、损失费等共计白银4.5亿两,从1902年开始到1940年共计39年还清,利息为4%,本息共计9.8亿两。

看到这些今天的房奴应该很熟悉。

9.8亿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当时大清朝25年的财政收入总和,要知道当时的吉野号铁甲舰售价为206万两,也就是说能够买500艘,整个北洋舰队七镇八远共15艘主力,这笔钱能建30多支北洋舰队,这就等于是给你套牢了,另外这个4.5亿是怎么来的呢,并不是实实在在算出来的战争的损失费,而是列强们说我们有4.5亿人,人人都有罪,每个人都要赔一两合计4.5亿两,朋友们,无能的政府带给人民的只能是奇耻大辱啊。

这么多的钱他们是怎么分配的呢,其中俄国占比28.9%,美国其实出力不多,但是会计统计上做了手脚,虚报战损,最后他们占了7.32%,这些钱大概是他们当年陆军军费的6倍。

他们担心清政府不能按时赔偿,就拿海关税和盐税做了抵押,咱们的海关直接被英国人占领,他们来代你收税,收完后先把欠的钱拿走,扣掉剩下的再给清政府,这是国耻最严重的一种形式。

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继承了其还款责任,不继承也没办法,第一海关本来就在人家手上,然后又打不过。

重点说一下美国的情况,美国当时报损的时候,通过会计做了很多假账,使得赔偿额几乎多了一倍,1904年被梁诚发现,于是通过各种手段想追回这笔钱,梁诚从小留美,他很了解美国既当又立的特性,硬要肯定是要不回来,得找个明面上让他们不好反驳的理由,后来梁诚就表示:你们美国人一贯深明大义,非要不退的话也说不过去,我们也不硬要,不如把多出的钱拿来做中美合作,用来培养优秀的学生,然后把他们送去美国留学,也给美国培养人才。

美国一看这个方案好,钱实际上也没退,还变相发展了人才,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了。1909年,清政府成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肆业馆”,也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专门培养赴美留学的学生,到20世纪,在中国学生留美的比例上清华仍然是国内最多的学校之一,百年来,数不胜数的中国优秀青年通过清华大学最后成了美国人,为美国的发展可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样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这样的耻辱我们不能忘,最后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让我们真真正正的成为了一名站直了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