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林徽因齐名,一出生就被当作“灾星”,36岁在家难产去世

福建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便盛产文人墨客。而近现代,福建更是出现了“三大才女”的女作家,其中两位分别是冰心与林徽因,另一位则是名声不显的庐隐。

而这位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女作家,在短短36年的人生中,以惊人的才华和三段坎坷的情感经历,在中国文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898年,庐隐出生在福建闽侯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她本名黄淑仪。母亲分娩时,恰逢家中遭遇变故,迷信的家人便将这一切不幸归咎于她,认为她是“灾星”。

所以从呱呱坠地起,庐隐就被贴上了“不祥”的标签,母亲对她厌恶至极,甚至不愿亲自哺乳,将她送到奶妈家抚养。

在奶妈温暖的怀抱里,庐隐度过了短暂而快乐的幼年时光。六岁那年,她被接回了家,但等待她的却是冰冷的眼神和无尽的漠视。

父亲外放为官,她被当作累赘寄放在舅父家,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的内心满是伤痕。

六岁时父亲离世,庐隐与母亲、兄弟姐妹陷入生活的困境,母亲将怨气都撒在她身上,动辄打骂。这种极度缺爱的成长环境,在庐隐心中种下了敏感、孤独的种子,也塑造了她叛逆、渴望被爱的性格。

她开始拼命读书,试图从文字中寻找慰藉与力量,也正是这份对知识的渴求,为她日后成为才女奠定了基础。而她对爱的强烈渴望,也促使她在后来的情感世界中,不断追寻、不断受伤。

在庐隐14岁那年,命运安排她与表兄林鸿俊相遇。林鸿俊温文尔雅,对庐隐关怀备至,这让从小缺爱的庐隐瞬间沉沦。两人瞒着家人,偷偷书信往来,互诉衷肠,沉浸在甜蜜的初恋之中。

可是,这段恋情很快就遭到了家族的强烈反对。在封建礼教的桎梏下,近亲相恋被视为大逆不道。庐隐的母亲更是坚决反对,她觉得女儿攀附不上林家,甚至以死相逼。

面对家族的压力和世俗的眼光,林鸿俊渐渐退缩了。他开始疏远庐隐,最终在家人的安排下,与他人订婚。庐隐的初恋就这样以悲剧收场。她痛苦万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日以泪洗面。

这段感情的破裂,让她对爱情既失望又更加渴望。她在小说《海滨故人》中,将这段刻骨铭心的初恋经历融入其中,借书中人物之口,倾诉着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我心早碎了,我不忍再看这悲惨的人生,我渴慕着有一个人,将我救出这恶浊的社会。”

结束了苦涩的初恋后,庐隐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在这里,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冰心、林徽因等,也开始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

她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以犀利的笔触批判封建礼教,倡导女性解放。

在一次文学活动中,庐隐遇到了郭梦良。郭梦良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在演讲中侃侃而谈,对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见解,深深地吸引了庐隐,两人很快陷入热恋。

然而,郭梦良早已成家,家中有一位包办婚姻的妻子。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争议和阻碍。庐隐的朋友们纷纷劝她放弃,但她坚信爱情至上,不顾世俗的眼光,决定与郭梦良在一起。

1923年,庐隐和郭梦良不顾家人反对,在上海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婚后,两人的生活并不轻松。郭梦良的家庭对庐隐充满敌意,拒绝承认她的身份。

而经济上的压力也让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但庐隐并不在意,她觉得只要能和郭梦良在一起,再苦再累都值得。

可惜,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25年,郭梦良因病去世,留下庐隐和年幼的女儿。

郭梦良

这对庐隐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她悲痛欲绝,整日沉浸在失去爱人的痛苦中。

她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现在已抱定‘死’的决心,我不再作‘人’想了。”这段感情的终结,让庐隐的内心再次遭受重创,她的作品也变得更加忧郁、哀伤,充满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就在她以为自己的生命将在痛苦中消逝时,李唯建出现了。李唯建是一位年轻的诗人,他比庐隐小整整九岁,却主动给她写信表达仰慕之情。

庐隐起初并没有在意这个年轻人的来信,但李唯建的执着和热情逐渐打动了她。两人开始频繁通信,在信中,他们畅谈文学、人生和理想,彼此的心也越靠越近。

李唯建称呼庐隐为“灵”,庐隐则称李唯建为“异”,他们的书信往来被称为“灵犀集”,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1930年,庐隐和李唯建结婚,并一同东渡日本。在日本,他们度过了一段甜蜜而宁静的时光。庐隐的心情也逐渐好转,她开始重新拿起笔,创作了许多充满希望和活力的作品。

庐隐和李唯建

然而,命运却总是没有眷顾庐隐。1934年5月,怀孕的庐隐为节省开支,未去医院生产,仅让助产士在家接生。不料难产导致子宫破裂,送医后抢救无效后逝世,年仅三十六岁。

临终前,她阻止了李唯建起诉医生的打算:“算了,不要去告了,人已死了,告他又有什么用呢?”

按照遗愿,李唯建将她所有已出版的作品放入棺内,让这些心血结晶永远陪伴着她。

当庐隐离世的消息传回国内,文坛一片震惊,苏雪林痛惜道“中国文人的悲哀”,茅盾称赞庐隐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注目革命性社会题材的女作家”。

尽管生命短暂,庐隐却以惊人的创作量(约150万字)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情感遗产则是庐隐留给后世最珍贵的财富之一。她的三段恋情,与林鸿俊的初恋、与郭梦良的惊世之恋、与李唯建的姐弟恋,不仅构成了她人生的重要篇章,也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情感样本。

这些经历展现了一个女性在追求爱情过程中的勇气与脆弱、坚定与彷徨,折射出整个时代的思想变迁。

正如她在《云鸥情书集》中所写:“热,要热到沸点;冷,要冷到冰点;笑,则笑到一切人心跳;哭,则哭到把所有的眼泪都流干。”

这种极致的情感经历,成就了她文学的独特魅力。她的故事,至今仍在诉说着那个时代女性的爱与痛、挣扎与追求……

参考资料:

[1]赵相宜.自我的觉醒、迷失与转向——庐隐《象牙戒指》再解读[j].今古文创,2024(15)

[2]黄碧婷.论庐隐“悲哀”的源起[j].文学教育(上),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