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旅行达人/小众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
买了最早一班从西安到延安的动车,开启红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来到站前广场,仍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车站内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前厅两侧的一至二层,分别停放着东风4和复兴号、以及前进蒸汽机车与和谐货运电力机车,代表着我国铁路技术的升级换代。
从西安到延安,走的还是传统的铁路线,所以速度并不是太快,经过两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延安这个心中向往已久的红色圣地,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一出车站,城市所呈现出来的繁华景象,完全超出了预期。
车站门口就是公交站场,公交很好等,在地图还能看到准确的发车时间,所以就放弃了打车。延安城建于山谷之中,分布在延河两岸,路相对比较好认。酒店选择在宝塔山对面凤凰广场旁,这里也是延安的商业中心。
在酒店放下行李,便迫不及待地开启了延安之行。来到对面的南门里,这里建有一座城楼,代表以前延安府的南门。从远处看宝塔山似乎就在这旁边,站在城楼前的广场上才发现,中间还隔着一条延河,索性把它留到后面再去。
沿南关大街南行,不远就是延安大礼堂,旁边的山名叫凤凰山,山上留有很多革命遗迹。延安大礼堂建成于1941年10月,由毛江之设计,原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谢觉哉曾为礼堂题写门额。1947年3月,国军进犯延安,大礼堂遭受严重破坏。
解放后,人民政府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多次进行维修,1956年5月,谢觉哉重访延安,题写了“延安大礼堂”五个大字,镶嵌于正面门额。大礼堂内部未开放,只能在外面观看其英姿。其建筑材料虽简单,但却充满了设计感,足见当时建造者的用心。
再往前不远,就来到了另一处红色遗迹,这就是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后,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1936年,红军经过进一步的东征和西征,陕甘根据地扩大为陕甘宁根据地。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由苏维埃政权转变为抗日民主政权。
这时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抗战胜利后,边区政权顺利完成抗日民主政权向人民民主政权的转变。西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后,边区政府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到1950年1月19日撤销,陕甘宁边区政府共历时12年零4个月,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