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我市志愿者经调查核实,于5月7日确认一位新发现的抗战老兵——百岁高龄的王光诚老人的身份。王光诚老人的事迹,为我市抗战历史增添珍贵的一页。
主动入伍当兵
是接受日军投降的亲历者
今年100岁的王光诚获确认抗战老兵的身份。
王光诚出生于1925年,家住地处六万大山余脉的博白县水鸣镇西垌村。5月3日上午,根据前期所掌握的线索,博白县微笑爱心协会的5名志愿者前往老人的家,作进一步走访调查。
在一间青瓦泥墙的农舍,王光诚坐在一张竹椅上,身着一件蓝布衫,一头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虽已至期颐之年,他的腰背依然挺直,思维时而清晰,时而混沌,就像一场时断时续的老电影,一帧一帧地回放80年前那段抗战史:
1945年初,前方战事吃紧,按当时“三丁抽一”的征兵政策,王光诚家里三兄弟,他大哥有眼疾、二哥已成家,作为老三的他,主动入伍当兵。到了部队,王光诚尚未经历大的战役,不久就传来日本投降的消息,他随后跟部队到台湾接受日军投降,接收日军的投降物资,如枪支、弹药、汽车等。
历史档案佐证确认抗战老兵身份
1949年1月,王光诚随部队在北京和平起义,之后编入解放军四野15兵团两广纵队,继续南下参加解放广州、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南军区海军政训大队副班长。在海军部队服役期间,王光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无怨无悔守海岛,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两次。
1953年,王光诚复员返乡,政府先后安排他在博白县政府食堂、白花农场工作。当时遇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他主动为国分忧,回乡务农,育三子一女,有七个孙儿两个孙女。王光诚以身作则,教育后代老实本分,要学好文化、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如今,王光诚晚年家庭和睦,幸福美满。他先后获得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等。
博白县微笑爱心协会的“冰点儿”(左一)、“琼楼玉宇”(右一)等志愿者在记录王光诚的抗战事迹。
走访中,志愿者注意到,王光诚精心保管着“起义人员证明书”与各种勋章,这些“宝贝”见证一个普通农民在时代浪潮中的成长与蜕变:从抗战时期的热血青年,到解放军战士,再回到和平年代的普通农民,他的人生轨迹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博白县微笑爱心协会“关爱抗战老兵”项目负责人“琼楼玉宇”,因多年来走访抗战老兵,在记录老兵口述抗战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在认真细致地整理、收集好王光诚的现有资料后,转交给相关抗战史专家审核。5月7日,广西壹方基金会抗战老兵资料审核组最终确认王光诚抗战老兵的身份。
“琼楼玉宇”表示,他们按相关程序,将把王光诚纳入广西壹方慈善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项目的“季度陪伴、生日祝贺及各种传统节日慰问”等系列福利范畴,让这位抗战英雄感受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致敬英雄,传承抗战精神
抗日战争爆发后,无数热血青年义无反顾走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以实际行动守卫国家。随着时间的流逝,参加过战争的这些战士已是白发苍苍,有的已经离世,在玉林已很难新发现抗战老兵。
“琼楼玉宇”说,此前,他们登记在册的博白籍抗战老兵仅剩王方明1人。王光诚老人的发现,不仅是对历史的抢救性保护,更提醒后人铭记那段浴血岁月。
从2015年起,博白县微笑爱心协会陆续整理了该县21名抗战老兵的口述抗战史,约10万字,并收录到《博白县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博白抗日风云》篇,让更多人了解客家老兵浴血奋战的故事及背后那段战火纷飞、抗击外敌的历史。
采写丨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君铭 通讯员 庞玉宇
编辑丨钟丹丹
审核丨蒋西河
监制丨文 波出品丨玉林市融媒体中心
往期精选▼
◆ 批前公示!玉林这个高铁站交通枢纽综合体项目效果图出炉
◆ 进度过半!玉林这片污水管网提质改造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 全长38公里,玉林一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全面开工
◆ 改造完成!玉城老牌市场“大变样”
◆ 进入轨道精调阶段!广西这条高铁7月具备联调联试条件